以德报怨 何以报德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被要求要宽容,要慈让,对于别人不当言行,能原谅的要原谅,能感化的要感化。在遭受了别人不当言行后,我们不仅不生气,不采取措施报复,反而是更加善待对方,希望这样宽容和慈让可以感化对方,这种行为我们称之为“以德报怨”。

一直以来大家对“以德报怨”都有一定误解,认为就是无止境的善良和宽容。

“以德报怨”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里的意思是:有人问孔子,别人冒犯了,我用道德和教养感华他,好不好?孔子说,你以德报怨,那用什么来回报德?别人冒犯你,你应当“以直抱怨”,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再通俗地说,就是你对我好,我便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便客观地对待你。由此可见,孔子反对一味地讨好和感化别人的“怨”,“以德报怨”更是断章取义。

善良是很珍贵的,但善良没有长出牙齿来,那就是软弱。没有棱角的善良,不仅不能向世界传达你的善意,反而输送了你的怯意;没有原则的善良,反而助长了恶。

做一个有棱角有锋芒的善良人,懂得用智慧惩恶扬善,“以德报德”在好人面前做个好人,“以直报怨”在坏人那里露出自己的锋芒和自己烈性。(李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