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一战结束前后的法军都极度重视进攻。即在进攻之前进行足够周密的计划,同时尽一切手段保持强大的火力支援。这个战术让法军获得了1918年的辉煌胜利。因此,在二战爆发前都坚持同样学说。
1919年6月15日,法军炮兵照例提交了《战场上的炮兵使用》。只不过当时的参谋们都没有想到,十多年后的晚辈仍然是这套力量的众多拥趸。在这份报告当中,法军参谋们指出战时炮兵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无法及时跟上步兵的进攻步伐。其次便成功预见了机动车辆将会极大地改变未来的战争形态。遗憾的是,这些真知灼见却反而将整个法军炮兵引入了可怕的停滞局面。
一战中的法军已初步摸索到机械化的门槛
针对前一个问题,法军认为火炮必须能在任何天气和地形上快速部署作战。因此,发展前无古人的摩托化或机械化炮兵便是最好选择。在试验场上,采用车辆牵引的摩托化炮兵,可以比传统的骑乘炮兵早1个半小时完成部署。
但军费的缩减,让摩托化理想变得越来越渺茫,机械化更是无从谈起。1931年,较为先进的Char B1坦克服役,成为法军理想的前线炮兵支援火力。但也没能让他们直接跃入机械化炮兵的“龙门”。
CharB1坦克 实际上承担着前线机动炮兵的角色
但技术条件与经济因素的制约,不能阻止法军尽力践行自己的炮兵理论。就在这时,昵称“75小姐”的施耐德M1897型75mm野战炮出现,引起了高级官们们的浓厚兴趣。当时的法军上下都没人意识到未来战争会和过去有什么区别。即使他们看到了摩托化部队的潜力,也不认为会从根本上改变战争的样式。
当然,法军也不是没有发展出性能优秀的远程火炮。例如这种施耐德M1936型105mm榴弹炮,射程就达到16千米。一旦列装法军步兵师,便能在射程上彻底碾压德军师属LeFh 18型火炮和SFh 18型火炮。其机动性甚至优于轻便的“75小姐”。但这些技术优势,都不能阻止法军对炮兵使用的狭隘理解。
法军对75mm野战炮有着非比寻常的执着
鉴于一战经验,法军将部队的士气视为影响战斗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军高层坚持射速更快且更容易积攒数量的“75”小姐,以便在火力支援时能造成更大的气势。甚至得出诡异的结论,2发75mm炮弹对敌军士气的影响优于1发105炮弹。
这个理论的依据,可以追溯到前次战争的炮兵使用经验。法军炮兵总监路易斯-莫兰更是在1936年的高级军事委员会上声称:德军因为炮兵发展从0开始,才装备大量105mm榴弹炮。我们拥有的数千门75mm野战炮,在上一次战争中已展示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以保守著称的路易斯-莫兰
回看前次大战,法军也诶却偏好由步兵师或更高级的主官负责指挥炮兵,以迅猛密集的炮弹考验对方防线。这一传统到1940年时却仍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对任何指挥官而言,失去了对炮兵控制,就等于失去了对战局的掌控。也是因为这个观念作祟,法军始终没能建立起有效的战术步炮协同体系。
1926年的法军炮兵条例规定:应当极力避免将炮兵分散给下辖单位使用。指挥官要保证有足够的炮弹,砸向敌军的关键阵位。换言之,炮兵的射击目标选择基本由高级军官决定。在前线苦战的步兵,基本没有话语权和控制权益。
一战中 躲在堑壕内的法国步兵
1929年的梅斯炮兵学院的教案则宣称:炮兵观察员不需同前线部队一并战斗,而是要在后方高点观察敌军动向。当前方部队进攻受阻,观察员会将消息传给炮兵指挥官,由他来决定是否开火。后者继续请求上级裁定是否增援。步兵的影响力自然是被完全剥夺。这样一套复杂而机械的传导体系,无疑浪费了大量时间。
相比之下,其他国家的陆军对此并不感冒。1918年,担任美国远征军司令的潘兴将军,就对僵化的法军是嗤之以鼻。他自己也提出了更新的理念:尽量避免精确到秒的长时间火力准备,增加步兵与炮兵之间的协同能力,让观察员随军行进并可直接呼叫炮火支援。后来的英美两国陆军,也在二战中完美实践了这套力量体系。
抵达欧洲的美军 很快就抛弃了法军的僵化思维
作为法军主要假想敌的德国人,也在1932年将快速的穿插合围作为进攻关键词。他们的炮兵从未实现机械化梦想,仍能以射程和威力来弥补自身机动性的不足。同时代的法军却要求,炮兵单次进攻距离不超过2公里。当德国下级军官能随时呼叫炮兵支援,他们的法国同行仅仅是在扮演当高级军官的传声筒。这种差距在30年代初还不明显。但随着德国的重新武装进程开启,法国人就被彻底甩在了身后。
截止1940年5月,法国陆军总计装备11000门火炮。但新式的105mm火炮仅仅只有159余门,而105mm旧式火炮也仅有410门。大量的155mm火炮则根本没有配发给部队。
二战爆发后 法军依然只能机械的使用旧装备
如此之少的大口径火炮,也决定了法军无非跟进时代的变迁。在灾难性的法兰西战役中,德军装甲师经常能轻易在对方阵地上撕开突破口。法军步兵在干瞪眼之余,也无法对确保自己威胁装甲部队的侧翼。
据守在阵地的法军炮兵就会感到非常沮丧,因为自己曾引以为傲的“75小姐”居然处于火力劣势。很多法军部队都是因无法及时呼叫炮火支援而士气大跌,并转而迁怒于军官。最终的结局无非是自行崩溃或缴械投降。
法兰西战役的结局 在开始前就注定了
正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共同的反作用,注定了巴黎将对快速突进的德军采取不设防状态。至此,长期垄断世界第一陆军头衔的法国,将成为很多后来人眼里的嘲讽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