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佛法无边
《六祖坛经》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镜。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
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若无,眼耳鼻舌当时即坏。
“无念法”,是禅宗即心成佛的重要修行方法。《六祖坛经》中有这样的说法:“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所以,禅宗行人,莫不以修“无念法”为正宗。
然而,由于历史及传承方面的原因,现代人研习“无念法”时,对于思想和念头的关系问题,往往很难做到准确把握,以致其修证过程坎坷蹉跎。为了准确认识“无念法”,特就有关内容论述如下:
1、“念头”不等于“思想”:
根据佛教唯识心理学理论,“思想”为第七识末那识的功能,其中“思”为意志活动的生起功能,“想”为对外境的认知生起功能。而“念”则是由末那识引生的第六识意识产生的,是人的意识与外境的一种胶者状态。
因此,“念”虽然与“思想”有关,但并不等同于“思想”;“思想”是内向性的,“念”是外向性的,“思想”只有通过“作意”行为产生的“意识”(注意力),并藉“意识”驱使浅表的眼耳鼻舌身“五识”,才能与外在境相发生作用,而只有“意识”与境相的胶着状态,才能称之为“念”。
因此,“思想”与“念”的关系,犹如爷爷与孙子一样,二者之间,不论在称呼上、功能上、以及对心身的影响上都是有所不同的。
“念头”与“思想”是有所不同的,一个造作业力,一个不造作业力。为此,要想断除业惑,并不一定要断除“思想”。
2、“思想”不可以断除:
根据唯识理论,“思想”有两种不同的活动模式,一是恒思量,二是审思量。其中,审思量有生有灭,可以言断;而恒思量则是人的基本意识功能,不可以断,断则意味着死亡和转生。
所以,《六祖坛经》说:“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这个“别处”,也就是修无想定者所进入的无想天。无想天又叫长寿天,为无色界的四空天之一,这是一种无明空的境界,此中众生,寿命长达八万大劫,此间既无佛法可闻,又难以转生他处,最是难以救度。
为此,佛教中有这样的说法,宁可堕于“有”,不可堕于“空”,一入偏空,无佛可救。
3、“思想”可以息“念”:
主宰“思想”功能的未那识,又称染净依,其思考内容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染着性的情绪,一是清净性的智慧。其染着性的情绪,虽然可以导致“念”的产生,造成业惑与烦恼;但是,其清净性的智慧却可以让人回心转意,由此中断“念”的胶着状态,从而使人从业惑中解脱。
其作用过程为: 思想→回心转意→中断意识=无念
所以,佛教的“八正道”中的正见、正念、正思维修法,禅宗达摩祖师的《入道四行观》修法,以及“放下”、“由他去”等口诀的关键,都特别强调善用“思想”来达成解脱。
4、“能断百思想”属外道邪见:
佛教的修行,所强调的是智慧解脱,使人成为能够普度众生的大觉悟者。为此,“思想”对于佛教修行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只是从“思想”中的染着性情绪上着眼,为了消除顿恼而去追求“思想”的断除,不仅难以远离分别意识的造作,从根本上消除人的心身烦恼,而且会把人的智性降低到如同低等爬虫、或者植物人一样的无情状态,这种修行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六祖坛经》中,对于卧轮禅师“能断百思想”的见解,六祖斥为“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并在《坛经》中一再强调;若百无所思,是为法缚,不得解脱。
5、“无念”旨在灭除“意识”:
“无念法”是禅宗如来禅的入门心法。对于这一修法,《六祖坛经》的定义是:“何名无念?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所以,“无念”的修行宗旨,也就是坦然地面对客观事物,理智地避免内心与外境的相互作用。
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人的内心之所以能够与外境发生作用,关键在于意识中的注意力,如果没有注意力的桥梁作用,人的内心与外境根本无法相互影响。因此,在禅宗早期的根本经典《楞伽经》中,其《一切佛语心品》指出:涅槃的关键在于“离意识”,“如是意识灭,种种识不生”。而这种“意识”,并不等于现代人所说的“思想”,在佛教心理学中,“思想”是第七识末那识的功能,“意识”乃是眼耳鼻舌身“五识”的主宰,其本质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注意力”。 所以,有效息返注意力的作用,乃是“无念法”修行的一个重要关键。
6、“无念”关键在“心无恚碍”:
佛法的修行,其根本的方法内容就是背尘合觉。“无念法”的修行,关键在于断除“尘境”的迷惑,由此引生觉悟。
那么,如何更好地实现“无念法”的修行目的呢?由于人的思想意识本来就是由“尘境”构成的,因此,在具体心理活动过程中,一切下意识的取舍与造作,不仅无益于解脱“尘境”,反而会使内心进一步陷入“尘境”之中。所以,如来禅的“无念”修法,其基本口诀也就是个“放下”,甚至包括这个“放下”也要放下。用《心经》的说法,关键就是要做到“心无恚碍”,“远离颠倒梦想”。
《心经》的“远离颠倒梦想”,其本质与外道的“无想定”是绝缘不同的。《心经》的“远离”方式,乃是从“想即是空,空即是想”的见解出发,以“心无恚碍”的方式“即想而离想”,顿然超脱。
而“无想定”的修法,则是视“想”为“不空”,并以此见解分别取舍,强求“无想”之“偏空”。因此,其本质是一种舍心逐境的迷惑行为,与禅宗背尘合觉、明心见性的方式是背道而驰的。
7、“无念”的目的在于“觉悟”:
《六祖坛经》指出:即心是佛,不假外求,求则转失。禅宗如来禅所强调的“无念”,其本质意义,在于澄清人的内心迷惑,由此自然发露人的佛性,使人产生“觉悟”。因此,“无念法”只是修行的方法,而并非修行的目的。如果修行人已经证的“无念”,那么,“无念法”的修行也就宣告完成,其下一步的修行重点就是“观照”,由此逐步达成觉悟的圆满。此外,还有“机用”的开发、功德与事业成就法的修行等。
所以,佛法的修行是无止境的,倒驾慈航的菩萨个个都是古佛,修行人断不可得一而足,由此堕入“大事已了”、“无所事事”的境界。这一点,望真正的有志之士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断激励自己步步深入修行的更高层次。
(来自:普通人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