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中国》 9x10cm,木口木刻,1949年
我很想用绘画来表达我的爱与憎。
我爱艺术胜过生命。
——刘岘
2019年9月18日“啄木——刘岘与木口木刻”展览在我馆已经开幕了,刘岘先生一生从事木口木刻,是对中国版画艺术和中国美术都作出重要贡献的艺术家,他不仅挑战了制作难度颇高的木口木刻,更终其一生运用这项技艺创作了大量木刻作品。针对刘岘先生艺术成就,公共教育部策划系列公共活动,更加深入地诠释其学术理念。
百花齐放之其他一切花,刘岘 ,木口木刻,1958
1
“啄木——刘岘与木口木刻的渊源”分享会
时 间:2019年9月20日18:30-20:00
地 点:美术馆多功能会议室
讲 者:王人殷
| 讲者简介 |
王人殷女士是刘岘先生的独生女,是刘岘先生生平和创作的研究者和推广者,对于刘岘先生有系统研究。
| 讲座内容 |
刘岘先生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他坚持木口木刻创作,并使这一艺术在中国生根发芽,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本次讲座将从研究者和家属的双重角度,回忆刘岘先生的艺术创作历程,介绍刘岘先生创作木口木刻的背后情思。
注:本活动免费参与。
《巩固团结,抗战到底》 木口木刻 9cm x 11cm 1938 年
2
“花:从文人雅趣到日常生活”讲座
时 间:2019年9月21日10:00-12:00
地 点:美术馆多功能会议室
讲 者:饶翔
| 讲者简介 |
饶翔,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光明日报文荟副刊副主编,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出版著作《重回文学本身》《知人论世与自我抒情》,曾获中国新闻奖等奖励。业余爱好侍弄花草。
| 讲座内容 |
1958年,著名诗人郭沫若在人民日报副刊连载组诗《百花齐放》,以百诗咏百花,呼应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氛围,也吸引了众多画家参与创作百花图,一时成为文艺界的一桩盛事。随后,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诗集《百花齐放》,收入了刘岘等人的版画作品。郭沫若当年为什么要创作这组诗歌?今天如何重新看待这组诗与版画?花与诗、与画、与文人、与艺术家仿佛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密关系,使得赏花这种日常活动频繁地进入艺术创造领域,而从赏画到赏花、种花,花作为一种审美对象,最为典型地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于美的追求与向往。
注:本活动免费参与。
百花齐放之含羞草,刘岘 ,木口木刻,1959
百花齐放之鸡冠花,刘岘 ,木口木刻,1959
3
“国际木口木刻”的前世今生
时 间:2019年9月21日14:00-16:00
地 点:美术馆多功能会议室
讲 者:杨宏伟
| 讲者简介 |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
| 讲座内容 |
木口木刻专家杨宏伟老师是国内研究和创作木口木刻的顶尖专家,本次讲座将首次播放“国际木口木刻”的纪录片,向观众介绍木口木刻的历史发展,以及国际木口木刻的最新动向,让观众了解木口木刻这一不为人知,却十分具有艺术性和传播性的经典艺术手段。
注:本活动免费参与。
《罪与罚图之一 莫斯科》,9×10cm,木口木刻,1935年
《白夜》(陀思妥耶夫斯基原著)插图(共10幅)之六,10×9cm,木口木刻,1935年
www.cafamuseum.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