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老惠州人的记忆!惠州将重塑花边岭广场等老城核心商圈

当前,惠州正处在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进程中,构建一流的城市品质和一流的人居环境成为题中之义。结合当前惠

当前,惠州正处在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进程中,构建一流的城市品质和一流的人居环境成为题中之义。结合当前惠州城市建设所面临的历史新使命,18日,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严戈科做客“行风热线”,就“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打造一流人居环境”主题与市民进行交流。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速,严戈科认为,惠州新的发展征程对城市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城市要承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更高质量、更高品位的建设。惠州要严格城市建设管控,规范城市建设标准,提升城市管理能力等,切实有效地提升城市的运营和管理能力。

严戈科表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组织编制《惠州市城市品质提升工作方案》《惠州市2019年城市品质提升“1+7”行动方案》,打造一系列精品项目,直面城市建设中的难点和痛点。该局今年底将启动花边岭商圈活化工程,打造新的城市客厅和城市地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01

提高城市品质

高质量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严戈科介绍,提升城市建设品质、优化居住环境将是全市住建系统不断努力的方向。

今年年初政府机构改革落地,重新组建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被赋予新的时代担当。严戈科介绍,原有的城市规划职能被划归自然资源部门,但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物业行业管理以及消防验收等功能,真正实现房子从报批建设到入市销售,再到居住社区管理的全链条监管,切实关系着千万市民的日常生活。

针对行风观察员询问工作如何开展,严戈科称,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令人向往的现代化品质城市,大力推进城市形象革新的工作要求,该局组建以来已经针对建设国内一流城市进行多次研讨和调研,将以一流建设品质和一流居住环境为目标统筹谋划,有序有效地提升城市品质。

严戈科介绍,一流城市不是一线城市,惠州的一流也不是广义上的一流,而是在于独特的城市气质和性格、独特的城市品位和质量。结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遗留,半城山色半城湖的资源禀赋,岭东雄郡的城市气质,通过高效的统筹建设和科学管控完善城市景观、外形,提升文化、素质,惠州完全有基础和有能力成为一座高颜值、高品位和有内涵的品质城市。

具体到实施举措,严戈科指出,将在统筹谋划城市建设、强化城市设计管控以及精细城市管理等方面发力。记者注意到,9月初,该局组织编制《惠州市城乡建设事业发展五年规划(2019—2023年)》,并举行专家咨询会,邀请国内顶级专家为惠州城市的高品质建设建言献策,围绕城市大局科学划定建设任务和实施计划。

在城市设计管控方面,在机构改革中专设城市设计科室进行统筹,已逐步建立起全流程、全要素的城市设计管控标准,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高品位地建设惠州城市的颜值,同时将以绣花功夫高质量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02

打造精品项目

花边岭商圈活化提升年底启动

除了当前备受关注的城乡建设事业规划,该局还牵头组织编制《惠州市城市品质提升工作方案》《惠州市2019年城市品质提升“1+7”行动方案》,完成《惠州市惠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导则》,重点推进《惠州市惠城中心区总体城市设计》等相关城市设计及专项规划。

严戈科介绍,通过对城市建设项目全面梳理和统筹规划以及规范城市建设设计标准,使城市建设形成完善的监管体系。“过去城市发展规划编得很多,真正落地的非常有限,有的项目规划勾起了市民期待,多年过去却并无进展。”市民赵女士提出对城市规划实施计划的期待。严戈科坦言,当前要做的事情就是打通规划到项目落地之间的沟壑,聚焦未来3—5年的时间,统筹好城市建设计划,每年做好几件事情,通过一个时期的持续努力,稳步推动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将重点推进花边岭广场传统商圈活化、四大出入口景观提升、市民公园品质提升项目的建设。

“花边岭商圈承载了老惠州人的记忆,现在破败的样子对于惠州的城市形象影响不好。”严戈科介绍,该局接下来将全力推动花边岭商圈的盘活,活化提升后将其打造成城市客厅,作为城市的重要景观节点和地标。他介绍,当前花边岭商圈活化规划已经基本完成,计划今年底就启动商圈提升项目工作,2020年就可初步看到效果。

严戈科同时介绍,作为城市重要门户的高速出入口区域品质提升工作也在开展之中,目前已经启动广惠高速汝湖出入口、惠深高速白云前出入口、惠河高速火车站出入口、惠大高速沙澳出入口等出入口及延伸路段环境品质提升工作,争取年底就看到效果。此外,作为惠州机场入城的迎宾大道——惠州大道东至机场路沿线风貌提升工程也在快速开展,计划国庆前全部完成。

03

整治城市环境

27条黑臭水体年底全部清除异味

对于当前的水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严戈科介绍,惠州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共有27条黑臭水体,其中惠城12条,仲恺11条,大亚湾和惠阳各两条,共计159.29公里。严戈科表示,截至9月份,全市已经累计投入资金30多亿元(其中2019年完成投资约6.01亿元)进行治理,该局举全局之力全力推进,27条黑臭水体全部巡查过。

具体到整治工作,严戈科指出,治理过程分截污纳管、清淤和清理两岸垃圾等环节,当前整治工作完成率已达90.93%;整治排污口数量为601个,完成率81.66%;已完成清淤99.26公里,完成率69.53%;此外还建成一体化设施27座。

“27条黑臭水体通过前期整治,已有12条达到不黑不臭,今年底将全部清除异味。”严戈科介绍,不单是住建部门,其他相关单位和区政府都在全力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按照目前进展情况,年底将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水质改善。到明年底彻底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要求,实现人民群众对绿水青山美好生活的期盼。

在加速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同时,该局逐步开展“两违”整治、户外广告牌整治、建筑工地围蔽栏整治等专项行动,以及工地扬尘、跨区域固体废物倾倒行为治理等,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提升城市生活环境。

在城市出入口形象提升工程中,无论是道路排水、照明、慢行系统及交通组织优化,还是绿化隔离带景观品质提升,通过实施沿线建筑物(构筑物)“两违”清拆,整治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摆乱卖等影响市容市貌的各类问题,在细微处提升城市品位。

04

优化市民生活

青少年宫等10处公共停车场年内启动建设

“我们曾经为住在惠州自豪,因为不堵车,但是近年来行车难、停车难等‘城市病’越来越严重,对这些难点、痛点有没有相应举措?”行风观察员吴先生介绍,自己很快要退休,希望看到更加便利的惠州,在这里安度晚年。

严戈科对此回应,一知名规划专家说过,城市发展的显著标志就是交通拥堵出现,一方面代表着城市在发展,人口在增多;另一方面也说明经济在发展,人民的收入在增加。“但是这种情况不能持续太久,会直接影响市民的城市生活、城市体验。”他说。

事实上,随惠州城市扩容提质、新城建设不断,拥堵和停车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每年两会都成为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严戈科直言该局一直重点关注这些问题。《惠州市区(惠城中心区)公共停车场布点规划》提出,至2030年,惠城中心区范围内将新增178处路外公共停车场,提供公共停车泊位数量达294万个。其中重点区域(1—6号区)规划新增路外公共停车场44处,提供约1.04万个公共停车泊位;其他区域规划新增路外公共停车场134处,提供约190万个公共停车泊位。

“今年内将启动10处公共停车场建设,充分利用城市空间改善市民的行车停车体验。”严戈科介绍,即将动工的停车场在演达立交南区域,另外在金山湖也有。东坡祠、南湖公园、植物园、青少年宫等地多个公共停车场也将于今年内动工建设。

严戈科指出,该局当前在梳理摸底市区停车位分布情况,拟通过完善运营和优化管理实现错峰停车的方式充分利用市区空余停车位,提高车位利用率的同时有效缓解城市停车难题。

此外,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对市民关心的老旧小区改造和加装电梯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介绍。根据加装电梯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2021年前,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将获得3万—5万元补助,切实改善老旧小区市民的生活。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张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