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情被发现了怎么办?这里有一份科学道歉指南

“偷情”两个字,真是让人羞羞羞……但不少公众人物,都曾因为此类事情引人关注,比如前段时间的许志安和黄

“偷情”两个字,真是让人羞羞羞……但不少公众人物,都曾因为此类事情引人关注,比如前段时间的许志安和黄心颖。

在致歉会上,许志安言辞诚恳,细数自己的“三宗罪”,期间,伴随着无数次哽咽,无数次低头,无数次抹眼泪……

面对这种突发危机,明星们的处理方法也是各有不同。有的 装聋作哑,有的没羞没躁,比如有位老辈艺人就说出了“我犯了一个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这种话,简直就是实力甩锅!

那么,怎样才是偷情的最佳道歉时机?道歉是不是越快越好呢?道歉的最佳套路是什么?咳咳,也许你用不到,但 不妨看看美国圣迭戈大学法学、金融学教授弗兰克·帕特诺伊,在他所著的《慢决策》中给到的一些建议。

偷情者的道歉时机选择

什么时候道歉最为理想?这似乎是个简单的问题,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犯了错要立刻道歉,但实际上,道歉时机的选择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精神病学教授阿伦·拉扎尔在《道歉》一书中提到,当他向学生询问有关道歉时机的问题时,大多数人一开始都回答说:越早越好。的确,我们从小就是被这样教导的。但是,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学生们开始了解过早道歉所存在的弊端。

拉扎尔指出,大多数学生认识到,“对于有效的道歉而言,时机的把握非常重要,而且复杂且精细”。学生们逐渐明白,一旦事实表明自己对别人造成了伤害,我们首先要做的决定并不是要不要道歉,而是什么时候道歉。

真正让学生理解道歉时机的重要性的话题,并不是溅洒饮料或者踩人脚趾等无心之失,而是偷情。

有一次,在拉扎尔的课堂上,学生们在讨论道歉时机的问题,一个同学承认自己曾经因为偷情而被逮个正着。他描述了自己在面对女友质问时的想法:“我立刻告诉她我们要坐下来谈一谈,但我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向她道歉。”起初,其他同学都感到非常震惊。这位偷情者的所作所为也太恬不知耻、工于心计了吧!难道他不应该马上道歉吗?

在之后的课堂讨论中,那位曾经背叛女友的同学解释了自己为什么没有立刻道歉:“我需要给她足够的时间发泄她的怒火。许多天后,我向她表示了歉意,一切又回归正常。”也许我们认为这段感情不应该再回归正常,但是如果他拒不道歉,或者过早道歉,都可能让这段感情就此结束。

道歉不是越快越好?

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道歉为什么不是越快越好?首先,过早的道歉可能会妨碍受害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尤其是遭受严重伤害之后。如果道歉过于迅速,受害者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梳理自然的情绪反应,也无法了解过错方的想法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一个陌生人无意中撞到了你,你立刻就能明白这只是个意外。但是,如果你的伴侣承认自己有偷情的行为,你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思考和发泄。

时间让受害者有机会调动自己的意识系统,而更为关键的是,时间也让他们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推迟道歉的第二个好处是,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更多的信息会浮出水面,受害者可以更加清楚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这种偷情行为只不过是一夜风流,还是保持着长期的关系?它从什么时候开始?它为什么会发生?

这些额外的信息能够让道歉更加切实、具体,它们不但表明了道歉者的错误,而且解释了犯错的原因。

所以说,稍晚做出的道歉往往更加可信、更有依据,因此也更令人满意。时间让受害者有机会了解整个事实。

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偷情而道歉并非一件小事。根据综合社会调查,每年大约有10%的已婚人士承认自己有过不忠的行为。对于未婚伴侣来说,这个数字就更高了。当然,首先你不应该偷情,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如果你铤而走险,最终又东窗事发,那么就需要尽量做出有效的道歉。

揭秘道歉的最佳套路

把握道歉的时机,与其说是一门科学,不如说是一种艺术。我们无法用公式来计算道歉的准确时机。不过,倒是有一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时间,以确保我们的延迟够长够久。

在道歉之前,我们可以观察、处理信息。阿伦·拉扎尔在《道歉》一书中花了整整两章的篇幅探讨时机与延迟的问题,拉扎尔发现,一个有效的道歉通常包含4个部分:

这份清单有两个重要功能:

第一,它列出了一个道歉所包含的关键步骤,这样我们就能按部就班,逐一突破;第二,它提醒我们在每个步骤之前都应该稍停片刻,这样就不会过于仓促地解释自己的错误。

拉扎尔的学生首先承认自己的不忠,在过了一分钟之后,他才解释到底发生了什么,然后他又选择了等待,这一等就是几天。直到最后,他才开口道歉。在此之后,他花费了更长的时间,也许是几年之久,去尝试修补他所造成的伤害。

不过,这份道歉清单并不容易遵守,也无法撤销那些伤害性的言行 。但是,一些公众人物的表现已经证明,如果我们使用正确的道歉策略,就可以防止糟糕的局面进一步恶化。

道歉是一门艺术,其核心在于延迟策略。

我们大多数人都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如果下次不慎得罪了亲朋好友,或者在工作场合说了些不该说的话,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面对晚一天或者晚几个小时的道歉,受害者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如果时间上的拖延能够让自己的亲朋或同事有机会做出反应、回馈意见,并做好接受道歉的准备,那么稍晚的道歉会比立刻的忏悔更有价值。

如果我们的错误过于严重,就很可能需要多次道歉,这样一来,对时机的把握就变得更具挑战性。在每次道歉之后,我们都必须根据受害者的情况调整自己的行为,并观察他们的反应,然后再确定下一次道歉之前的等待时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