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在军事地形学上一般指的是丘陵或者山地地形中绝对高度突出于周边环境,海拔在200米以上的山头或者丘岗。高地在军事上整体被化归于易守难攻的地形,由于山地往往起伏不定,多悬崖峭壁,大部分山地植被也较为茂盛,因此极其不适合机械化部队的展开,由于环境的限制,导致进攻部队速度迟缓、力量难以集中、火力分散,机械化优势难以发挥,因此山地被划为典型的易守难攻地形,如果能够在两山之间建立要塞工事,往往能获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巨大优势!
(高地视野开阔,易守难攻)
除了对于部队机动的影响,高地还会严重影响进攻方步兵的射击和视线,进攻方在向上进攻时全身暴露无疑,并且行动迟缓、仰视视野受限,很难进行搜索和射击,死亡率颇高。而防守方可以在高地构筑多道工事战壕,不仅视野开阔,射角完全不受限制,并且隐藏躯干,只露出头部,受弹面积也很小,受伤死亡率也要低的多。因此在进攻高地时,往往集中几倍于守方的进攻兵力都不能得手,并且还可能付出严重伤亡,山地攻坚战也成为传统战争中与攻城战并列的两大残酷战斗形式!
(高地仰攻,死伤惨重)
高地对于重火力的布置也影响颇大,占领高地的守军可以在反斜面选择任意合适区域设置榴弹炮或者大口径迫击炮阵地,这样的阵地可以在敌人进攻时提供有效炮火支援,也可以直接延伸射程奇袭敌人后方指挥所和炮兵阵地,由于高地的遮蔽,这样的火力覆盖往往能够达到出其不意的攻击效果。而借助于这样的地形,敌人由于不能控制制高点,无法越过山脊,自然也就难以侦查到守方反斜面的炮阵地位置,加之山地地形的阻隔和防护,防守方地形死角下的炮阵地也难以被对方炮兵摧毁,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高地在战斗中都具备决定性意义,这得分析高地所处位置,如果是处于交通咽喉地带的高地,当然可以利用高地发起阻击战,迟滞敌人进攻速度,消耗敌方有生力量。在2000年发生的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俄罗斯空降兵第76普斯科夫师为了防止车臣武装的逃窜,就曾经在乌鲁斯—克尔特地区776高地利用地形优势将2500多名反政府武装顽强阻击了三天三夜!而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利用597.9高地巧妙构筑各种反斜面工事和坑道,灵活布置轻重火力,足足阻击了美韩联军43天,打退敌人900多次进攻,创造了人类的奇迹!
(上甘岭战役)
然而有些地方虽然属于高地,但是并不是交通咽喉,战略位置并不重要,甚至周围没有其他相互支援的高地,那么坚守这样的地方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很可能会陷入包围之中成为围点打援的诱饵!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张灵甫所部整74师就因为装逼导致孤军冒进,最后被华东野战军包围于山东蒙阴东南的孟良崮山区,成就了一次经典的围点打援战役,张灵甫本人也被直接击毙!大大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
(孟良崮战役围点打援)
到了现代正规化战场,随着空中运输方式的普及以及各种大威力精确制导武器的研发,实际上不管是高地还是什么其他地形,对于战争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你方死守一座高地,我方完全可以利用运输机进行敌后空降或者直升机机降实施蛙跳战术越过,实在无法绕过也可以从空中利用各类对地攻击平台使用精确制导钻地弹对各类工事碉堡进行定点清除。在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中,已经不存在所谓的争夺地形高地,而是要真正追逐科技的高地方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美军阿富汗空中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