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改手枪生产线罕见曝光,多亏一设备,手机零件质量大幅提升

近日,在央视节目中出现了一段国产92/92改手枪生产组装线的视频。据介绍,此前的国产手枪零件在组装成枪之前都要对尺寸进行调整,而在生产92式手枪的过程中采用了数控设备加工工艺,大大提升了零件质量。

码放在货架上的92/92改手枪。

92式半自动手枪由中国北方工业公司设计,研发工作始于1994年前后,国内自用版本分为QSZ-92-9和QSZ-92-5.8两种。前者于1998年定型,使用DAP92式9毫米手枪弹,也可使用国际主流的9×19毫米鲁格手枪弹,主要配发给警察和武警使用;后者于2000年定型,使用DAP92式5.8毫米手枪弹,主要配发给部队使用。视频中展示的主要是警察和武警装备的9毫米版本。

92式自1999年首次亮相以来,已经过去了近20年,一直是一把颇有争议的手枪。

9毫米和5.8毫米版本92式手枪。9毫米版使用15发弹匣,比之前装备的警用手枪都多,理论战斗射速45发/分,枪口初速350米/秒,空枪重760克。

初期型92式手枪,或者称为老92式,在实际使用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有些甚至致命。

首先,92式的弹匣通用性不好。通常一把92式会配备三个弹匣,除了一个装在枪里,还有两个备用的。按理来说同一款手枪的弹匣应该是可以互换使用的,但可能是出于制造工艺不过关的原因,导致非本枪弹匣无法安装到位,即使拍击弹匣使之到位,也很可能出现子弹无法上膛的故障。

其次,92式的平均弹道高差距较大。所谓平均弹道高就是指瞄准线与平均弹道上任意一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差距越大对枪支的射击精度的影响就越大。曾有人做过对比实验,使用10支新开封的92式手枪射击25米外的目标,其中3支枪的平均弹道高为25厘米,3支为12.5厘米,只有4支可以归零。警察很可能需要在人群密集的闹市区执法,这样的射击精度会增加产生附带伤害的危险。

再次,92式的枪支使用寿命偏短。它的枪管壁比较薄,理论设计寿命只有3000发上下,而著名的格洛克17手枪则超过了10000发。对于特警等训练强度较大的单位,一支新枪可能集中射击十几次就要报废,推高了训练成本。

92式手枪的出口型CF98-9手枪枪管(左)和GP K100型9毫米手枪的枪管(右)。

最后,92式手枪的故障率较高,类似进弹不顺,复进不到位等问题时有发生。基层警察往往要面对非常突然的,双方距离很近的射击环境,关键时刻枪打不响往往是致命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一方面是早期制造工艺粗糙,质量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结构设计上还有一些不太合理的地方。

CF98手枪分解状态。

92式采用双排双进弹匣,这种结构可以让子弹在弹匣内的运动较为顺畅,本来是出于减少故障的考虑,但在把子弹从弹匣进弹口向枪膛内送入的过程中出了问题。

外贸版92式的进弹过程,子弹的运动轨迹比较复杂。

首先,92式为旋转后座原理,供弹坡和枪管彼此分开,射击过程中对两者的结合紧密度要求较高。其次,如果是体积稍大的步枪,可以把供弹坡做得长一些,保证旋转后座供弹顺畅,但手枪却没有那么多空间,如果零件加工不够精确,枪支保养不到位的话,子弹就容易被卡在供弹坡和枪管之间。

92式的供弹坡(红圈内),可以看到切削工艺不太完善。

在使用5.8毫米尖头弹的军用版92式上供弹还比较顺畅,问题不大,但在使用9毫米圆头弹的警用版92式上就容易卡弹。

9毫米圆头弹卡在供弹坡和枪管之间。

而SIG、格洛克、勃朗宁等经典手枪采用枪管起落式原理,供弹坡和枪管融为一体,更方便加工成形,故障率也比旋转后座式更低。

M1911式手枪采用了枪管起落式原理,应用这种原理的手枪,在开火时枪管会往上翘一下。

除了这些影响比较大的问题外,还有些小毛病,例如准星可见度不良,弹匣释放钮位置较高等。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叠加在一起,严重影响了该枪的正常使用,所以公安部于2015年9月宣布一线单位暂停采购92式9毫米手枪。

北方工业随后做了一定改进,新枪称为92改,或92G型。

92改主要采取了将双排双进弹匣改为双排单进弹匣,降低了弹匣释放钮,换装多股复进弹簧、更换准星样式等措施,并着重提高了生产工艺,增强加工精确性。但官方对使用寿命和平均弹道高差距大的问题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改进措施。

双排双进弹匣(左),双排单进弹匣(右)。

92式手枪的基础结构不好改变,现在只能通过提升生产工艺和保养水平来弥补。对于这样一支要大量生产、大量消耗的枪械的而言,出于严格控制成本的考虑,提升工艺水准应该是个不小的难题,希望这次能有所改善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