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栽培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产耳期如何管理,告诉你这些方法

大家好,今天来说一说黑木耳露天栽培产耳期的管理。前期管理:主要是当年接种的耳木,刚刚起架时,菌丝蔓延的深度还没有达到产耳的要求,在水分管理上要严格把关耳木,立起时要把耳木尽量立得陡一些,防止雨水渗透过多而抑制菌丝生长。平架的耳木也应把耳木斜搭于一根横杆之上,短期内不必浇水。这种管理方法,其目的是让木段保持干燥状态,使菌丝能沿着木质部的丝毛裂纹向深向生长。同时,由于裂纹的形成,使耳木表层的菌丝体发生许多断裂,在这些断裂处菌丝发生集结并能形成大量的子实体原基。一般在正常情况下,楸木在半个月基本就可以出耳达50%以上,柞木需时间要长一些。

中期管理:此期是集中产耳期。这个时期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耳木的经济周期和耳片的质量。此期要以调节水分为重点,做好其它环节的管理。当耳木中的菌丝体蔓延得较深而广,菌丝体已积累了大量营养,耳木上的耳穴出耳较齐,有的耳木两端也见有耳芽时,此时耳木已进入产耳期,可以开始连续浇水,并且浇透水,提高耳木的含水量和耳场空气的相对湿度。一般浇水应在傍晚进行,在耳木充分吸水后(耳片充分舒展为止),借着露水的湿度,木耳可在夜间生长。

这个时期当地气温适合于子实体生长要求和满足水分需要的情况下,子实体每天的生长量(直径)可以增大1.5cm左右。开始每天傍晚浇水,白天停水晒段,待耳片长到快成熟时,每天除在傍晚浇水外,早晨还应浇一次,经过二三天后,子实体基本达到成熟要求。如果连续浇大水,发现子实体生长非常缓慢,这说明菌丝体生长还没达到生理成熟,营养积累不足,浇水迫使营养转化,势必会岀现流耳烂耳等现象,在发现此种情况后,应立即停水晒段一个星期左右,然后再进行浇水管理。

浇水应注意的是:在晴天、气温高、阳光充足,耳场和耳木易干燥的条件下,每天浇水的时间要长一些,力求浇细、浇全、浇足;天气阴凉光照不足应酌减浇水量,当然雨天不必浇水。材质较硬的耳木,吸水力差,要多浇一些;材质疏松的耳木吸水力相对要强,浇水要适当减少,在气温适宜的情况下,连续浇水7~10天,子实体就可发育成熟,这时要停止喷水,准备进入采耳工序。

每产一茬耳之后,菌丝体都处于营养缺乏和衰弱状态,不可连续浇水催耳,必须停水要依据当地的气温、光照、风速等自然条件和耳木的透气性能;以及菌丝恢复能力等情况确定。从生理角度讲,晒段长一些,可以延长耳木的生命周期,但还要考虑经济效益,究竟晒段多长时间合适,各地气候不同,也不能千篇一律。在正常情况下,柞木晒段15~20天,楸木可晒10-15天,当年耳木透气性差,晒段应长。

二三年耳木,材质疏松,透气性强,晒段时间可短些,若时间长,中间又无雨,当耳木基本干透后,应浇一次水,再晒段。耳木起架时是按树种、径级不同,分区排放,浇水也要分区管理。木耳生产中所用的水源,一定是不受污染的水。井下水的水温过低,应晒水使用,喷浇时的水温不要低于气温。如果水温太低,浇水时要形成雾状水向空中喷射,不要直接喷射耳木,避免因水引起烂耳现象。

露天栽培黑木耳,除了要调节好水分管理,同时也要注意特殊高温的影响。出现高温时,可在耳场周围喷水,增加场内温度,免除高温对菌丝体的危害。高温持续时间较长,就要搭临时遮荫棚,避免阳光直射加强通风透光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环节。在产耳期的耳场中,由于湿度大,各种杂草生长很快,不及时进行控制,就会超越耳木的高度,影响耳木的通风透光,容易引起虫害、杂菌危害和流耳现象。此时,耳场内要及时割草,控制杂草的生长高度。要注意割草不能连根拔除,应留做植被用以保持水土和保持耳场的湿度。每次采收木耳的同时,要将耳木上下调头,前后翻转,使之各部位均匀接受温、湿度和空气,延长耳木的产耳寿命。

后期管理:随着产耳量的增加,耳木中的营养成分被吸走,木质渐渐变得疏松,透气性能较好,吸水能力很强,耳片和菌丝的抗逆性明显下降,易受杂菌等的危害,耳片易烂,水分过大菌丝易窒息死亡。这个阶段的水分管理要引起格外注意。浇水的方法也不同于中期管理,因为此时它可以吸收大量水分,这样的含水量对活着的菌丝极为不利。此时浇水,应勤浇少浇,一次水量要小,若7天左右一场雨,耳木就不必浇水,靠自然条件生产也较理想。总之,这个时期要尽量保持耳木中菌丝的活力,这样方可生长出更好的耳片来。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阅读浏览~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