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龙江书院揽胜
龙江书院在江西省宁冈县城龙市西北的龙江河下游,建筑面积2 000多平方米,占地面积 5000多平方米。书院座西朝东,背靠五虎岭,面对龙江河,中轴线与五虎山的中心点和龙江河对岸的金线吊葫芦河滩全线相交,纵深为前后三进,面阔左右三栋。大门门首悬挂“龙江书院”黑漆描金木匾,中厅“明道堂”为授课场所,后进“文星阁”可登高远眺,依次以天井相接。左右迴廊与南北厢房连通,分设锦心斋、启秀斋、崇义祠、报功祠、珍席斋、步月斋、梯云斋、漱芳斋等,各祠斋名开宗明义,雅趣生辉。书院前用麻石条砌置泮池,辟“状元桥”拱跨其上。整座书院呈民族式建筑风格,雕栏画栋,悬檐翘角,宇内九井十八厅,迴廊曲径相通;文星阁高达三层,斗拱挑檐,登楼远眺,风光尽收,阁顶藻井饰双龙戏珠浮雕,栩栩如生。
龙江书院,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春,完工于癸卯(1843年)之秋,究其史,有着特殊的过程。首先,它是湘赣边界土、客两籍矛盾的产物。在当时,宁冈居民分为土籍、客籍两大族群,土籍已有巽峰书院、鹅峰书院、联奎书院,于是,宁冈、湖南酃县(今炎陵)、茶陵三县客籍豪绅共同商议,并择址宁冈龙市,建造龙江书院,为三县客籍子弟的最高学府。他们认为此地风水极佳,五虎岭雄峙其后,风景优美,院址地势开阔,背山面河,呈“五马归槽”之势,将来能够孕将育相。其次,得到了当时的县知事杨晓昀、戴晴初的支持。三是蒙三县客籍山民慷慨解囊。据《龙江书院尚义录》记载,建设龙江书院时,三县客籍山民共乐输田百余亩,谷量计1000担以上。最多者一石余,少则一斗。为耕作放租方便,乐输田者主要为宁冈客籍山民,湖南酃县、茶陵两县乐输山民则以乐输缘钱为主。
龙江书院类似当今民办形式的学校,制订了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这从传世的《书院章程》可看出。《章程》计有 20条,对掌教山长、坐局绅土、起闭馆时间、课程(官课、师课)、生员录取比例、生员录取条件、生员膏伙补贴标准、田租管理、书院事务、县宪官绅莅院考课等,俱作有详尽规定。对院中所设的报功祠,规定是每年谒祭帝君之处,“必有实心培养嘉惠士林者方许附祀”,崇义祠必须是“捐6斗以上者方许附祀”,对已乐输田者,规定“子孙永远考课,肄业无异”,对未捐田者的贫乏人家,则强调“日后家业增盛,准其量力捐输’,“一体同仁”。这种鼓励助学的作法,在当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龙江书院开办后,“士之负籍肄业者,咸视馆如归焉。”它仿州序党庠之遗法,远效鹿洞、鹅湖、岳麓、嵩阳四大书院,近学白鹭洲书院,进行严格治学,并定期派出在院生员赴鹭州、豫章等书院学习,影响极大,培养了大批人才。
龙江书院与全国其他书院一样,至辛亥革命后逐渐废除旧学,推行新学,民国时改为县立第二小学。
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工农革命军来到宁冈,安家茅坪。为培养下级军官和地方武装指挥人才,于11月底在龙江书院开办了一个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后改称红四军军官教导队),谭震林、贺敏学、张令彬、陈士渠等150余人在此既学政治又学军事,前后两个月余。国防大学寻根问源,将龙江书院开办的教导队立碑称为“中国第一所军校”。张震同志欣然命笔题为“我军军事院校的摇篮”。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同志率部来到宁冈龙市,与毛泽东部会师,毛泽东、朱德两位中国革命巨人又在龙江书院文星阁实现了历史性的第一次会面。龙江书院,走出了一大批治国栋梁和文、武状元,这抑或真是山川钟毓之故吧!
今天的龙江书院已专辟为井冈山革命遗址的重要参观地。 1961年3月国务院已将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井冈山会师纪念馆、井冈山根据地烈士陵园紧挨龙江书院左右侧,书院内附以“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和“朱德毛泽东第一次会见”两个重要事件的陈列,来龙江书院参观的客人络绎不绝,旧时景观与现实意义融为一体,龙江书院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基地,从而名播遐迩,传闻中外。
(陈钢撰稿)
原载邓洪波、彭爱学主编《中国书院揽胜》,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0年10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