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圆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
智圆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
下面讲解往生后的殊胜果报,分三段:一、化生得记;二、利生大用;三、究竟成佛。
一、化生得记
【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
到了极乐世界就面见阿弥陀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等等。(“等”字包括其他新贤旧圣和常常随侍弥陀的诸大菩萨,《阿弥陀经》说:“其国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可见生到极乐就以无量补处菩萨为伴侣。)这些大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共同围绕在阿弥陀佛身边。往生者见自己生在宝莲花中,得到阿弥陀佛授记:善男子,汝于某时在某世间成佛,眷属多少,名号如何……
以上是持诵普贤行愿的异熟果。
二、利生大用
【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
得到佛授记后,就能以普贤行愿力极大地发挥利生的作用,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遍在十方不可说不可说的世界中,以智慧力随顺众生意乐而作利益。
以上是受持普贤行愿往生后现前的士用果,就是以普贤行愿力和弥陀愿力的加持,会显发利益众生的大用。
三、究竟成佛
【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法轮。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这是讲成佛前后的六个内容:身坐道场;降魔成佛;传法利生;令众发心;随根成熟;广益无尽。这些可以归在离系果中,就是由受持普贤行愿离一切系缚而成佛。
我们都志求成佛,成佛之路该怎么来走呢?以上经文揭示了这样一条成佛捷径:一、此生发普贤愿回向极乐。二、命终往生,得佛授记,圆满实现普贤大愿。
三、究竟成佛,尽未来劫海,广度众生。
因此,这是止于至善的法门,是决定成佛的法门。普贤行愿并非空想,在往生后就能真正实现。这是有情生命的归宿,是整部华严的结局,整个佛法在这里得到了圆满。
以上从远离魔障、净除恶业到最终成佛之间,不论现报、生报、后报,异熟果、等流果等,都来自持诵《普贤行愿品》。可见本法功德巨大,理应珍重修习。
《普贤行愿品》是修积净土资粮的最殊胜方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捷径,是深入圣者境界的要门,其中总集了三世诸佛菩萨的所有大愿,成为一切愿海中的最胜愿,故又称为大愿王。诸大菩萨依此而发广大誓愿。
以下普贤菩萨劝嘱受持,首先总结功德:
【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
上面只是就持诵一项法行大略宣说了五种果和往生净土的功德。实际上,缘本品经作十法行的功德无量无边,无可言尽。
普贤菩萨说:善男子!这些众生或者听闻或者信解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泛为人解说,他所获得的所有功德,不仅凡夫无法了知,有学道圣者也不能测知,唯有佛陀才能现量证知。
【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
这是普贤菩萨殷切劝导华严会上善财童子、菩萨海众及后世听受普贤愿王的人,也包括我们在内。
普贤愿王,功德利益不可思议,以分别心无法测知。普贤菩萨怕我们生疑心失去大利益,所以谆谆教诲:切莫对此法心生怀疑。这样无上的愿王应当以信心来受持、来深入,若有疑念,则不能真心信受;不真心信受,则不能随顺趣入普贤行愿;不随顺趣入普贤行愿,则无法证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所以应深心谛受。
要做到谛受,既不能傲慢,也不可自卑。傲慢,轻视普贤行愿,不能谛受。自卑,认为自己根器劣,不敢承当,也不能谛受。只有不卑不慢地如实相应,才能谛受。总之,有信心能随顺发愿,就可以获得无边利益,否则便失之交臂。
普贤愿王的功德非分别心所能衡量,因此我们应该以圣言为量,听从普贤大士的教导,决定能获得大利益。为了把愿王真正融入自心,听后要能披读,读后要能背诵,诵后要能受持不忘,乃至书写、开演、思维、修习等等。总之,努力将普贤行愿与自相续合而为一,这样,经文字字句句才能在心上行持、受用。
智圆法师《普贤行愿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