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都有哪些惨无人道的酷刑?最后一种比凌迟还可怕

从古代到近代,为了逼供套取信息或者惩罚犯人,各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刑罚,其中包括了很多可谓泯灭人性的酷刑,例如凌迟、腰斩等,这行刑罚的残忍程度都逼近人类所能承受的极限,倘若再加上“株连九族”的罪名,即“株连”,那可真的是“诛心”了。

今天就来数数都有那些惨无人道的刑罚!

明清时期,“株连九族”中的九族包括了: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换句话说,如果家族中有一个人犯了死罪,不仅全家要被杀头,与之相关的家族成员都要陪葬。那如果是一个成员众多的家族,一次“株连”就要杀掉成千上万人,血流成河。在封建社会里,国家与社会基本是以家庭为单位存在的,家族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刑罚从一开始用于惩戒和打击罪犯的手段,慢慢演变成了私人泄愤的途径。很多权贵氏族都扭曲了酷刑,使它成为了一种践踏人性的变态刑罚。这些酷刑甚至没有写入律法中,但却被统治者在司法过程中滥用。

酷刑一:车裂

原理: 利用不同方向的拉力,使人四分五裂。

车裂,还有另一个众所周知的名字:五马分尸。行刑前,刽子手会将罪犯的头及四肢绑上麻绳,另一端系在马身上。然后让马匹向各个方向奔跑,最后,达到将人四分五裂的目的。

为秦国立下伟大功劳的商鞅就曾遭受此刑,实在令人感慨。

酷刑二:凌迟

原理:利用刀头产生的压强切割肌肉,随后,使得受刑者流血而亡。

凌迟,可能是死刑中最恐怖的一种。刽子手们每人手拿一把小刀,要以一刀一片的速度,将受刑人的肌肉慢慢的割下来。据记载,这种刑罚差不多要割三千多片,才能杀死受刑人,漫长又惨烈,可谓是真正的“千刀万剐”。

凌迟最大特点就是能让受刑人最长的时间地感受死亡的过程,让他从内心的省错误。明朝的袁崇焕就被崇祯皇帝凌迟处死的。据说,在行刑前游街的过程中,甚至有些百姓扑上来撕咬他身上的肉,最后,袁崇焕是在百姓一口一口的撕咬下悲惨地死去。

酷刑三:腰斩

原理:利用铡刀的强大压强,将一个完整的人一刀两断。

古代最常见的死刑方式就是斩首,但其实腰斩要比斩首惨烈一万倍。刽子手将受刑人从腰腹部的位置斩断为两部分。这种刑罚的残忍之处在于:人体的一些重要的器官都分布在上半身,由于速度很快,所以受刑人被斩断之后,不仅不会立刻死亡,而是在自己的鲜血中挣扎至死。

明朝初年,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登上帝位,他令儒学大家方孝孺来撰写登基诏书。但是,方孝孺为人刚正不阿,不但不从,还把朱棣骂了个狗血淋头。因此,方家全族人被株连,他自己也被处了腰斩。据说,方孝孺被斩断腰身之后,还撑着半个身子,用手沾着血写了十几个“篡”字,以示对朱棣篡位的怨恨。

酷刑四:剥皮

原理:通过向外的拉力,使皮肤与肌肉分离,最终让受刑人因为疼痛和感染而死亡。

明朝时期,朱元璋推行了一种剥皮的刑罚。由于出身底层,朱元璋对贪官十分痛恶,“剥皮”就是为贪官专设的刑罚。

根据明朝律法,如果,官员犯了贪污罪,而贪污的钱财也达到了六十两,就会被施以剥皮的刑罚。刽子手会沿着受刑人的脊椎划开皮肤,揪着伤口将两旁的肌肤都揭下来,然后,在其他部位进行脱皮,直到把一个人完整的肌肉暴露在空气中。

受刑人不仅要忍受这个受刑的过程,死前还要经历几个小时无皮状态,光是想象就有疼痛感。

酷刑五:人彘

原理:通过折磨人,把人变成猪的刑法。

据说,这是西汉初,高祖刘邦的皇后吕后发明用来对付戚夫人的一种非常残忍酷刑之一。人彘就是把四肢剁掉,挖出眼睛,用铜注入耳朵,使其失聪,用喑药灌进喉咙,割去舌头,破坏声带,使其不能言语,然后扔到厕所里,有的还要割去鼻子,剃光头发,剃尽眉发,然后抹一种药,破坏毛囊,使毛囊脱落后不再生长,然后一根根拔掉。

如果过程中有皮掉下来,或者在行刑中就死了,刽子手就会被人嗤之以鼻,甚至丢掉饭碗。也有在行刑过程中就死了的,没死的就被放在厕所里做成了人彘。传说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后,吕后还安排了专人“照顾”,然后丢弃在茅厕中任其痛苦死去。

参考资料:

【《东周列国志》、《史记·商君列传》、《周礼·秋官》、《明实录类纂·司法监察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