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与盾的博弈,德国马克沁机枪主宰战场,陆地巡洋舰坦克应运而生

作为当今世界各国军队的主要陆上突击力量,有关坦克以及装甲车辆一直都是各国关注及发展的重点。目前装甲车辆赖以生存的装甲已经发展到了复合装甲+爆炸反应式装甲+主/被动防御系统的地步,而反装甲力量方面也从早期的步枪+大威力穿甲弹到现代化的反坦克攻顶导弹。自从坦克诞生以来,装甲与反装甲手段之间较量就一直没有停过。本文将以历史为线索,为各位读者梳理各个时期的"矛"与"盾"的较量。而作者我也想通过这个机会让读者们能够明白如何看待一款先进武器装备。先进装备固然有其先进之处,但也不代表其是无敌的,任何武器装备也有自己固有的弱点。现在人们普遍对美式装备有一种觉得其不可战胜的思维,而美械也成为各国装备的标杆,这其实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它,而不是觉得其不可战胜,更不能把它们吹成神装一样。就像装甲兵诞生之初代表是先进的,也确实什么办法对抗它们。但很快各国也发现装甲兵并不是万能的,也是有弱点的。而就在这种装甲与反装甲的互相对抗下,装甲与反装甲才有了大发展。

一、"矛"与"盾"的发展起源——冷兵器时代

如果说,要用一句话或者问题来概括或者寻找它们两个的起源,这个答案就是"如何在最大化杀伤敌人的同时,最小化地减少己方的各种损失(其实还是人员损失),或者说减少伤亡"。其实如果细细的去体会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军事装备史上每一次的突破,其实都离不开这个问题的推动。回到这个问题,我们就会发现有两个途径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是发展远程打击,在双方实际接触之前就彻底击垮对手,或者使对方丧失自我防卫的能力"。另一个就是增强己方的防御能力,让对手对自己的打击无效化,只要还活着就有杀伤对方的能力或者方法。其中第一种思路催生了各种远程打击手段,另一种则催生出了最早的装甲——甲胄(个人装甲)。

在冷兵器时代,作战双方主要依靠各种刀、剑、锤、斧等利器以及远程的箭雨来杀伤敌人,而防御手段主要依靠各种"刀枪不入"的皮甲、铁甲等甲胄。随着矿石冶炼技术的提高,甲胄的材质也从皮甲、青铜甲到铁铠再到精钢制成的铠甲,防御力不断提升的同时甲胄的重量不断下降,甚至出现了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披三铠"以适应多种武器的攻击,增加防御力。而在甲胄的样式上,除了基础的板甲,锁子甲,甚至还出现了具备礼仪与防御性能并重的仪仗甲。此时甲胄发展的原则就是我的盾可以防御你矛使你伤害不了我。

面对甲胄的发展,冷兵器的破甲能力也在提升。冶炼技术的发展,铁与钢的出现除了提升甲胄的防御力外,也同时运用于武器之上。主要体现在兵器的锐利度和表面硬度得到提升,使得兵器在破甲时更迅速,更不容易损坏。当然到了后期火器的出现使得甲胄的防御效率大打折扣,也使得甲胄又开始出现加厚、加重的趋势以及出现了重点防护的概念,主要体现在法国胸甲骑兵的胸甲厚度变化以及德意志铠甲的发展之上,这一部分本文就不讨论了。总而言之,冷兵器时代的甲胄(装甲)与兵器(反装甲)的发展原则按一句话概括就是追求我的矛可以击破你的盾,我的盾可以防住你的矛。

二、"盾"的突破——装甲兵诞生与一战中的反装甲手段

冷兵器时代结束之后,世界进入了热兵器时代。其中火药、火枪、火炮的出现拉大了战场上交战双方的交战距离。白刃战,肉搏战变得不再那么重要,而交战双方在战场上的对射以及阵地战开始变成战场的主流形式。从此堑壕与沟壑、铁丝网和探照灯成为战场上的常客。1883年,美国人马克沁发明了著名马克沁机枪,自动连射武器开始走向战场。机枪这种可以连射枪弹,在短时间内用火力封住一定区域的新式武器大量装备德国军队,造成了大量协约国士兵伤亡,在一战中一度主宰了战场。

德国仿制的马克沁机枪

有了更厉害的矛,那么自然也要有可以防住它的"盾"。由于德军在阵地战中大量使用机枪,使得传统的人海冲锋战术迅速过时了。在索姆河一役中,协约国联军一天之内阵亡了数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机枪造成的。为了能够突破德军的阵地,掩护步兵冲击德军防线,坦克的概念一运而生。其实最初坦克的概念来源于海军的战舰。一战各国海军装备了各种无畏舰、战列巡洋舰、装甲巡洋舰。这些战舰都配有厚重的均质钢装甲,使得敌人舰队发射的炮弹难以击穿它们,从而提高了战舰的生存性。对此英国海军部有人设想将海军战舰"搬"到岸上,使之成为移动堡垒,他们称之为"陆地巡洋舰"。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很快他们就发现直接将战舰改造为"陆地巡洋舰"是不可能的。首先没有可以承受如此重量的陆上行走系统,其二就算研发出了行走系统,"陆地巡洋舰"也不可能在崎岖的阵地间移动——越野性能太差了。意味着"坦克"这种新武器可以借鉴原有的经验,但更多的东西还是必须从头来过。这也就意味着一个巨大的突破在等着他们。1916年9月15日,一个个庞然大物出现在索姆河战场协约国一侧,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坦克作战就在这一天。当马克I型坦克穿越双方阵地间的中间地带,向德军阵地冲去。堑壕中的德国人惊慌的发现自己手中武器发射的枪弹被这些庞然大物弹开了——他们根本伤害不了它们。惊慌的德国人呼叫了炮火,但炮火之后却发现这些不知名的东西稍微停了一下,就继续向前前进。这下德国人被吓坏了,好在惊慌之后对坦克之后的步兵发起了反击,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的努力是徒劳的。最终德国人撤退了,坦克这种新武器也迎来了自己的首场胜利,但代价也不菲。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行走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可靠性上。不过作为鼻祖,马克I型坦克确实完成了它的使命,翻越堑壕,掩护步兵冲击敌人阵地。从此英法两国也成为了坦克使用的鼻祖。装甲兵就此诞生

但是,没有武器装备是毫无弱点的,坦克如此,马克I型坦克更是如此。很快缓过神来的德国人就发现了马克I型的弱点,就是前文的可靠性太差,此外还有观察口无防弹设计、抢修需要乘员离开坦克、车体本身装甲太薄等弱点一一被发现——马克I的装甲厚度只有不到10毫米,只能抵御轻武器远距离射击,对于大口径枪弹,特殊穿甲子弹、炮弹及爆炸破片的防御力几乎没有。

当然,以上很多问题是在德军缴获坦克,或者战后才知道的。当时为了应对"坦克危机",德军几乎把所有能用上的资源都用了。先是步兵下发特种穿甲步枪弹,这种步枪弹所使用的材料比普通步枪弹的材料密度更大且为实心弹药,在牺牲了射程之后获得了一定的穿甲能力。然后是挖掘反坦克壕。这种壕沟又宽又深,坦克下去之后就上不了了。第三是埋设地雷、炸药,企图炸断履带或者震坏其内部机械。第四是炮兵采取直瞄射击,以大口径高爆弹直接摧毁坦克。第五是研发专门的反坦克武器。主要是大口径(12.7mm及以上)步枪配备专门的穿甲弹以及特制的手雷,这就是反坦克步枪与反坦克手雷。反坦克步枪也称之为战防枪,这种武器主要打击坦克等装甲目标。随着坦克装甲厚度不断增厚,反坦克步枪口径也不断增大。到了二战前期,面对各种新型坦克,战防枪渐渐显露出弹药穿甲威力不足且发展潜力低的问题,逐渐退出了战场。不过由于采用了特种弹药,该枪对土木工事也具有一定的毁伤能力。与此同时,反坦克手雷也出现了。这种特制的手雷对坦克的履带有较大的毁伤效果,能够炸断坦克履带使其丧失行动能力,从而迫使它们退出战场。这两种武器的出现让步兵面对装甲兵时不再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第六种就是采用坦克来反坦克,这是战争后期了的事情。最后一种是在紧急情况下,允许士兵携带炸药包靠近坦克炸断其履带,当然这样伤亡就不小了。

其实就是集束手榴弹

总而言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步兵面对以坦克为代表的装甲力量还是比较无解的。以坦克为代表的新生装甲力量改变了战争,也改变了矛与盾的平衡关系。其原因主要是步兵缺乏有效的反坦克(装甲)武器,特别是在缺乏重火力支援下。即便是出现了反坦克步枪等低等反装甲武器,但其数量较少,绝大多数都未能起到应有的效果。相反的那些应急改装的武器和方法反而是当时反装甲的主力。此时的反装甲作战目的由于受到武器装备性能的限制,还是以造成间接伤害的方式(击毁履带使之停下或者杀伤其内部乘员减弱其战斗力)让装甲单位无法继续参战,而不是选择直接摧毁它们。矛与盾的天平,似乎开始朝着盾方倾斜。但事情并没有结束,真正让反装甲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马克系列最终型号,只有原型车

三、"矛"与"盾"的激烈碰撞——二战结束前的装甲与反装甲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坦克代表的装甲力量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巨大优势,当时世界各个主要军事强国都把目光放在了坦克之上。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陆战之王》中,坦克、装甲车作为了地面突击部队的核心力量,其中坦克更是被誉为"陆战之王"。电视剧中对于在未来战争中"陆战之王"何处去的问题的思考,在一战后也曾困扰过各个军事强国。关于这个问题,各个国家有不同的答案,也就直接导致了后来各国装甲兵发展的不同。

作为世界坦克的鼻祖,英国人最初对坦克的定位就是支援步兵作战的。此外英国人发现坦克的机动能力远远高于其他陆军部队,是极佳的侦查、哨戒部队人选。加之后来的反装甲的需求出现,使得英国坦克的发展走向了两个极端。这就是英国步兵坦克与巡洋坦克概念的来源。作为伴随步兵进攻,掩护步兵前进与提供火力支援的坦克,步兵坦克的行进速度不会很快,但是步兵却可以跟得上。同时为了掩护步兵,步兵坦克的装甲一般都较为厚重,使得步兵坦克在面对敌方火力时生存性更好,更能吸引敌人火力从而掩护步兵,但代价就是之前说的,机动性能特别是速度奇慢,还有就是为了掩护步兵,打击压制敌人火力而安装了以高爆榴弹为主的火炮,但这种火炮的反装甲能力较弱,对敌人坦克构不成威胁。丘吉尔步兵坦克车体最厚装甲达到了100mm以上,但是其搭载的主武器57mmROQF6磅Mk.III/V炮却不能击穿德国同期的主力坦克的装甲,而随着高穿深坦克炮和穿甲弹的出现,再厚的装甲也有被击穿的可能,这种弊端也逐渐显露,而英军也深受其害。

被击毁的丘吉尔步兵坦克

然而与此相反的是,英国人的巡洋坦克机动性能极佳,甚至能够"飚"起来。但代价就是纸糊一样的装甲——早期型号只有不到20mm,连改进后的反坦克枪都能轻易击穿它们的前主装(坦克前面的装甲厚度最大)。虽然经过改进后巡洋坦克的装甲厚度普遍的增加了,但在面对同期的德国坦克时依然与"裸奔"没有什么差别。或许英国人是想通过机动性来躲避敌人的穿甲弹攻击吧(真正做到这一点的是德国战后的"豹"I主战坦克,后面会讲)……但是英国人又将具备穿甲能力的火炮安装在了巡洋坦克上,所以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坦克没有一种可以和同期其他国家的坦克对抗。这也就证明了作为坦克三要素的防护、机动与火力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克伦威尔巡洋坦克

虽然英国人在装甲力量发展方面走了弯路,但是在反装甲特别是炮兵反装甲作战上面有自己的贡献,这个贡献就17磅炮。皇家兵工厂17磅坦克炮/反坦克炮(简称为17 pdr或17磅炮)虽然是一种76毫米火炮,却也是二战期间盟军方面最优秀的反坦克炮兵武器。而安装17磅炮的谢尔曼"萤火虫"也是盟军装甲兵除了坦歼和呼叫空军战斗轰炸机以外唯一能够对元首的动物园造成实际威胁的盟军坦克。17磅炮在使用新式脱壳穿甲弹(APDS)时在传统交战距离上可以击穿195mm厚的均质装甲钢。这种穿甲程度在当时几乎是无敌一般的存在。而脱壳穿甲弹这种反装甲弹药也正式走上了战场。与传统穿甲弹通过硬质弹头撞开装甲后爆炸的方式不同,脱穿弹则是通过一种特制的弹芯来击穿装甲。制作这种弹芯的材料通常硬度大且易燃,在提高装药量的同时通过将真正会与目标接触的弹头直径缩小,增强了弹芯的穿甲能力,通过弹芯击穿装甲带来的高温以及弹芯本身来杀伤装甲单位内的乘员亦或者是摧毁装甲目标。而脱壳指的是弹药发射之后会脱去包裹弹芯的外壳。

谢尔曼萤火虫与17磅反坦克炮以及现代化

从普通穿甲弹到被帽风帽穿甲弹再到脱壳穿甲弹,穿甲弹这种最经典、最基础的穿甲武器的穿深和威力不断提升。那么是什么导致了穿甲弹的"进化"呢?答案就是坦克装甲的发展。前文说到对于装甲力量的定位和运用,当时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认识,其中部分国家注意到了装甲力量的突击能力,代表国家就是德国与苏联,而苏德两国也是二战中使用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最多的国家。

按照凡尔赛和约,一战后的德国是不能建立装甲部队的。不过德国人还是有办法绕过法律的限制。首先德国国内的莱茵金属和克虏伯公司参加了其他国家的装甲车辆的研发工作,积累了部分经验。另一方面德国国内也开始了装甲车辆和装甲战术的研究。不过由于受到法律限制,这些研究都不是公开进行的,而是借研发"拖拉机"之名进行的。这些早期研究的成果就是后来的一号、二号坦克。其实严格地说,一号二号坦克是更像是装甲车,而不是坦克。主要还是这些装甲车辆安装的武器还是以机枪、小口径机关炮(20mm)为主,火力贫弱,装甲薄,但机动性还勉强说得过去。这些车辆参加了西班牙内战,而德国人也通过实战了解到了Panzer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这也就有了后来的三号与四号中型坦克。

按照德国人的设想,在以后的装甲突击作战中,以反敌方装甲车辆为主的三号坦克与支援步兵的四号坦克将协同作战,同时配属装载步兵的半履带装甲车。这就是装甲掷弹兵的设想。在这个体系中,三号坦克由于装备了具有发射较高穿深弹药的火炮,主要进行反敌方坦克以及装甲车辆的任务。而四号坦克由于要支援步兵,采用的是短身管、大口径的KwK37型24倍口径75毫米火炮,主要轰击敌人的工事,同时也能进行一定的反装甲作战。此外,由于四号坦克空间大,发展升级的潜力也大。所以到了苏德战争期间,四号坦克也换上了长身管的48倍的75mm坦克炮,反装甲能力大大超过了三号坦克。作战目标的改变也改变了四号坦克的装甲厚度,从最初的能够抵御轻武器射击的16mm装甲到后来B型车的30mm装甲再到E型的50mm装甲,四号坦克的最终型号四号H型的80毫米装甲外加装甲裙边和其他附加装甲,由此坦克的装甲厚度是不断在加厚的,因为反装甲武器的威胁在不断增大。此外,部分三号,四号早期型号甚至38(T)轻坦被改造为支援步兵的突击炮和专门打装甲目标的坦克歼击车。

三突子与追猎者

当然说到德国,不谈谈"元首的动物园"是不可能的。作为二战期间最著名的重型坦克,"虎"式和虎王重型坦克以其厚重的装甲和威力超群88mm KwK36L/56炮和88mm KwK43 88L/71炮(来源于高射炮)让同盟国的坦克兵们感到瑟瑟发抖,因为他们的装甲根本扛不住88mm炮的直接命中(指M4谢尔曼),而虎式和虎王由于配备了高精度的光学瞄准系统,首发命中率极高。老虎们拥有的超过100mm厚度的车体装甲也让当时绝大多数的反装甲手段(主要是专门的反坦克炮和对方的坦克炮)束手无策,因为根本就打不穿。而到了战争后期,老虎们还在车体基础装甲之上安装了附加装甲即履带板来提高防御力,来源就是各种坦克——无论是自己的还敌人的坦克。此外德国人还搞出了史无前例的超重型坦克"鼠"式,其前主装厚度超过200mm,炮塔正面厚度超过500mm(可以和战列舰有得一拼)。不过装甲厚度的增加带来的车体重量的增加也极大的影响了装甲车辆的性能,鼠式本身就是一个极佳的例子。鼠式自重188吨,而它采用的发动机虽有较大的功率,但在188吨的自重面前也是杯水车薪。这就导致了鼠式的机动和越野性能极差,甚至影响了作战效能,是不可取的。这也就是说单纯依靠增加装甲厚度来提高防御能力是有限度的。

虎式与鼠式

当然,这世界上不可能有打不穿的装甲。随着坦克装甲车辆的装甲厚度不断增加以及重型坦克的出现和运用,克制他们的反装甲手段也慢慢会出现。在这一方面德国人也是想出不少点子。首先是各种口径的反坦克炮。从最早的Pak37 38mm反坦克火炮,到后来的Pak40/41 76mm反坦克炮,这些专门的火炮操作简单,需要人员较少,重量较轻且可牵引而大量使用,其中38mm反坦克火炮也安装在了半履带车上,构成了移动的反坦克火力点。此外就是著名的"高炮打坦克"。这其实是一种应急方案,来源于隆美尔将军的非洲军团。当时非洲军团下的坦克装甲车主要还是以三号和四号早期型号为主。面对英国人的玛蒂尔达(MatildaI)步兵坦克,非洲军团配属的坦克和反坦克炮打不穿英军坦克的前装甲(厚度75mm),而玛蒂尔达装备的40mm 2磅炮对普遍装甲厚度不到40mm的德国非洲军团坦克构成了直接威胁。而实战也表明靠这些坦克直接与玛蒂尔达对抗无异于自杀。

Pak37战防炮与玛蒂尔达

对于隆美尔的非洲军而言,损失任何一辆坦克都是巨大的损失。由于地中海的制海权在英国人手里,导致非洲军的补给经常被英国海军切断,非洲军真正能够通过本土获得的坦克补给非常有限。直到后来隆美尔发现自己手中的中口径高射炮——88mmFLAK火炮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直瞄射击英军坦克时能够正面击毁英国人的"玛蒂尔达"时,非洲军的"玛蒂尔达恐惧症"才第一次被消除。后来隆美尔用自己的装甲部队为诱饵,将英军坦克引入88炮的预设埋伏阵地中,最终成功击毁120多辆英军坦克并驱逐了其他剩余的英军坦克,这就是海尔法亚隘口之战。其实这并不是隆美尔第一使用88炮打坦克,在法国战役期间的色当之战中,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遭遇了法军重型坦克雷诺B1-bis的反冲击,关键时刻一个88mm高炮连采用直瞄射击击毁了法军9辆坦克,成功的的击退了法军。在此之后88炮的反装甲名声就已经盖过了高射炮。德军后来也以此炮为基础设计出了Pak43型反坦克炮,而虎式以及虎王坦克所用的88炮,其来源也是来自88mm高炮。

战斗中的88炮

二战期间出现的各种反坦克/反装甲火炮撼动了在反装甲作战中,装甲部队才是反装甲的主力这一名言。然而在战场上更多的还是步兵与装甲兵的直接较量。在没有己方反装甲火炮支援下步兵就一定会成为坦克履带下的牺牲品么?答案也是否定的。'前文在讲到一战时期坦克装甲刚刚上战场后就出现了反坦克枪与反坦克手雷,而在二战期间为步兵反装甲作战手段做出巨大突破的却是美国。表现为单兵携带的无制导反装甲火箭筒,即军迷们熟知的巴祖卡。除了巴祖卡火箭,还有德国的铁拳与坦克杀手,以及后来苏联研发的RPG系列火箭助推榴弹,只不过RPG和铁拳是采用超口径弹药,而巴祖卡采用的是等口径弹药并且巴祖卡采用火箭推进的发射方式,而铁拳更像后来的无坐力炮。但是无论是巴祖卡的锥形装药,还是铁拳的穿甲榴弹,乃至于后来RPG的火箭助推榴弹,其本质还是属于破甲弹(HEAT)。与穿甲弹靠燃烧发射药产生推力推动弹体高速撞向装甲,靠高速撞击产生的内能(热量)融穿装甲的动能穿甲模式不同,破甲弹发射后的速度远远不及穿甲弹(穿甲弹的初速可以达到800-1000m/s以上,而破甲弹大概只有200m/s左右),但由于破甲弹采用了特殊的空心聚能装药战斗部,依靠聚能战斗部在装甲表面爆炸形成的高温金属射流穿透装甲,从而杀伤坦克内的设备和乘员。关于破甲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破甲弹是穿甲高爆弹(HEAP,或者说半穿甲弹,或具备一定穿甲能力的高爆弹)的改良版本。破甲弹通过弹药爆炸产生的金属射流来击破装甲,弹药本身并不具备穿透装甲的能力,而穿甲弹则是直接击穿装甲。弹药本身是否击穿装甲,是理解分辨穿甲弹与破甲弹的最大区别,至于后来出现的碎甲弹,那就是另一种方式了。

破甲弹

以巴祖卡、铁拳和坦克杀手为代表的单兵反坦克(装甲)火箭筒的出现,使得步兵第一次拥有了与装甲部队进行正面对抗的有效手段,使得步兵面对坦克不再束手无策,坐以待毙。如果说反坦克枪、反坦克手雷与地雷的出现让步兵面对坦克装甲兵时不再害怕,那么单兵反坦克火箭筒的出现让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坦克装甲兵的终结者。不过此时的火箭筒还不太完美,还有着安全可靠性差,使用场景受限,火箭弹不带制导命中率差,无法对抗装甲较厚的重型坦克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直到专门的反坦克导弹的出现才彻底的解决。

巴祖卡与铁拳

穿甲弹,被帽穿甲弹,脱壳穿甲弹以及后来的破甲弹,装甲防御力的不断使穿甲弹进化出了那么多种类,但在这一期间(二战)主要还是以被帽穿甲弹为主。而面对穿甲武器穿透能力的大幅提升,势必使更厚,更难被击穿的装甲被研发出来。苏联人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这就是通过改变装甲车辆的外形(防弹外形)来获得更好的防御能力,典型做法就是倾斜装甲的出现。

俄国是在十月革命之后才开始拥有自己的装甲部队的。其装甲部队也是从革命战争中锤炼出来的。在战争结束后的1926年前后,苏联人自己生产的第一辆坦克下线,从此开启了红色钢铁洪流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故事。此时的苏联坦克受到西方部分学说的影响,走了一条与其他国家不太一样的路、这条路就是大力发展轻型坦克、侦查坦克、快速坦克与重型多炮塔坦克的发展之路。代表型号有T-26、T-70轻型坦克,BT系列快速坦克与T-35重型坦克。当然这样的发展道路最终是被历史否定了,原因就是二战苏德早期战场上的苏军大溃败,这里面固然有其他原因,但是这些坦克脆如纸的装甲,极度贫弱的火力和极差的可靠性让不少苏联装甲兵在开战之初就被埋在了燃烧的"铁棺材"之中,直到著名的T-34中型坦克开始量产才有所变化。

点击

T-26与BT快速坦克

当然,在T-34的同期其实也有不少著名坦克的,KV系列重型坦克(KV-1与KV-2)就是好例子。其中KV-2更是靠单车阻挡了一个德军师的前进,但为什么还是T-34更出名呢,答案就是T-34的特殊装甲外形设计。T-34中型坦克车身装甲厚度都是45mm,与同期的德军三号、四号坦克相比都"半斤八两",差不多。但T-34的正面装甲带有32度的斜角,于是敌人的穿甲弹要穿透的厚度就不是45mm,而是60mm,这就导致当时的德军主力战车三号和四号坦克的穿甲弹打不穿T-34的正面装甲。只能依靠更大口径的88mm高炮采取平射直瞄射击的方式才能打穿。另外,由于这一斜角的存在使得平射的穿甲弹入射角(穿甲弹的中轴线与装甲板形成的角,或者说是与90°法线形成的角的余角)不再是个垂直的90°直角,而是小于90°的锐角。当这个入射角小于某一度数时,在穿甲弹口径一定的情况下会发生"跳弹",简单来说就是由于入射角过小,入射的穿甲弹被装甲板自己给弹开了(小口径弹药自动免疫攻击,大口径部分免疫,存在强制击穿,有转正效应)。正是由于倾斜装甲在同等厚度下拥有更好的抗击穿能力以及避弹性能,从此以后我们看到的苏系坦克基本都车身低矮,表面光滑无棱角且头顶一个圆脑袋,其原因就来源于T-34和倾斜装甲。

总结一下二战期间的装甲与反装甲吧。应该说二战期间是装甲力量与反装甲力量的大发展时期。双方在二战的战场上进行着搏杀、对抗。一方的发展同时也推动着另一方的进步。很多现在看来十分先进的武器装备或者战术构想,追究其根源都来自于二战,比如说德国的装甲闪电战,苏联的大纵深防御与装甲突破,英美的空地联合作战,前文所说的单兵反坦克火箭筒、脱壳穿甲弹与破甲弹……作战体系越来越来变得重要。当然本文为了单独考察装甲发展与反装甲发展之间的关系和历史,这里就不考虑综合体系了。总而言之,此阶段的史实依旧验证了我们之前的观点,矛与盾是互相发展进步的,这个原则依旧按照追求我的矛可以击破你的盾,我的盾可以防住你的矛这话来进行,追求完美防御的同时也追求着完美进攻。

(未完待续)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