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颂云:
面上无嗔真供养 口里无嗔出妙香
心上无嗔无价宝 无挂无碍是真常
三宝门中福好修 一文喜舍万文酬
与君寄在坚牢库 世世生生福不休
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王侯将相所能为之。僧宝是荷担如来家业,续佛的法身慧命的使者。
出家人发心离俗,剃除须发,惟一心求证佛道,怀济物之心,专志勤求大乘之法,以度脱一切有情,故为世间之福田。
我佛启教平等法门,不当一人独自得福
不久之前,在万善行的至诚委托之下,正在朝拜五台山途中的宗悟法师,将诸位善友大众所请购结缘的僧衣,一一供养给了五台山上各大小寺院的师父手中,愿此广结佛缘,普利十方,共享法喜!
此次供衣功德圆满,万善行平台再次感恩师兄们的善心支持,祈愿师兄们福慧双增,资粮充沛,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以下为五台山供僧衣和东北供僧衣照片反馈。
脱下破旧的大褂,穿上崭新的僧衣,住在小庙上的师父,各个乐开了花。
延延一路,郊野平宿,山西四百八十寺,僧僧苦行具艰修,居庙宇,着破衣,缝漏鞋,补大褂。
其中一位接受供养的师父高兴地说:“僧衣乃福田之衣,这是我第一次穿这么好的福衣,此是功德不可思议啊!”
而另一批新僧衣则送到了东北地区,师父们特意挂起了感恩的横幅!
他们长期住在小庙上,没有见过什么世面,也没有信众来供养,他们只知道老老实实的修行,但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有着坚定的意志,不怕苦,不怕累,只为修行开悟,弘化一方,青灯古佛长作伴,一颗佛心永天地!
万善行将一如既往地奉行佛法,广结善缘,把更多的福田僧衣供养有需要的出家人,做更多培福的慈善之事,一件僧衣常挂身,福德果报唯佛知!
缘 起
根据调查,全国共有3万余座寺院,在册佛教教职人员约24万,由于受场所位置偏僻,收入较少,僧人们衣食仅能勉强维持生计,面对的困境可想而知。
是故,万善行平台发起供养僧人夏季衣物的活动,其目标寺院有山西大同慈航寺、东台龙王古寺、无锡斗山禅寺、嵩山禅寺等十几家寺院的僧众。(具体供养寺院僧人数量,将视善款额而定,后续我们会公示供养反馈资料)
如今感恩佛力加持与师兄发心,先前的僧衣已经陆续送出,未来也将有越来越多的出家师父,穿上由大家爱心汇聚而成温暖新衣,南无阿弥陀佛。
僧宝是一切世间供养、布施、修福的无上福田。清净的供养,能令行者当下远离烦恼、得清净心,也因此生生世世与三宝结清净善缘,功德无量无边。僧具有五种净德,于三宝中称为僧宝。
佛经有云:"僧如大地,能长养一切善法功德,能施僧者,获福不可预计。" 供僧功德能令现世的父母增寿无病,利益七世父母;仪表端庄,音声和美,辩才无碍;不逢灾逆;无有困厄;力气增盛;寿命延长;事事如意安乐。
-----
-----
供僧衣,七世不脱人身。
每个人都应该供一次,
保住修行如意宝之人身。
定制僧服
僧衣供养的三种殊胜功德
《慈悲道场忏法》中“衣供养”象征意义代表了:忍辱,出离生死。因此出家人身着的服装被称为:无价之衣!
《佛说诸德福田经》说:“毁形守志节,割爱无所亲,出家弘圣道,愿度一切人。五德超世务,名曰最福田,供养获永安,其福第一尊。”
出家僧众因具五种功德而称为最殊胜的福田!
昔日佛陀赞叹目犍连:“以后佛弟子,若行孝道应在七月十五供僧,功德回向过往亲人,这一功德不只救度一世父母,也可救度七世父母。”可见,供僧功德之伟大不可小觑。
《供养佛衣的故事》
佛陀在世时,波罗奈国梵摩达王有一个女儿,名叫伽尸孙陀利。她的容貌非常庄严,性情善良温和,而且出生时身上就披着袈裟。
随着年龄的增长,孙陀利身上的袈裟,也跟着变大。有一天,她和随从到鹿野苑游玩,看见佛陀的相好光明,心里非常喜悦,于是走上前去,顶礼佛足。孙陀利听闻佛陀的开示后,心开意解,得须陀洹果。孙陀利接着又请求佛陀成就她出家,此后,孙陀利精进修习,不久就证得阿罗汉果,为诸天世人所敬仰。
有比丘知道了这件事而请示世尊,为何孙陀利有这种因缘?佛陀为大众说明:“过去加那加牟尼佛,常带领比丘们外出行化众生,当时有一个国王的女儿,见到佛陀即心生喜悦,除了发心供佛斋僧,更供养袈裟,因恭敬供养的功德,多世以来生于尊荣豪贵之家,常有袈裟随身而生。而这位王女,就是孙陀利比丘尼。
随愿功德海
释迦牟尼佛曾说:“过去诸佛没有一位不是依靠三宝而成,贤劫千佛也都要依靠三宝总持才能获得究竟智慧的开悟。如果我们有佛菩萨的智慧洞见,就会看到今生今世与三宝的相逢,是我们在轮回中最圆满、最温馨的经历。”
值此殊胜因缘,祈请三宝受持,发心随愿供养僧衣,将微力融入无量功德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