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撰文 | 王诗博
两周前,张荆棘在失眠的深夜发了一条朋友圈:
“我有时候特别不喜欢自己现在的状态,总想很快地把一件事情给办成了。但一件事想成,关键明明不是“快”,而是“长”。这世上的很多事情,要花很长很长的时间去办,才能成。”
这段话源自他创业以来的焦虑。他用近5年的时间,将自己完成了学生到新媒体公司老板的转变,也用近5年时间,完成了5人团队到30人新媒体公司的转变。
如今,他有了新的焦虑。两年前,他打造了服装品牌“杂乱无章普拉斯”,转眼已过两年,他渴望看到成绩。
但其实早在3年前,杂乱无章还只是一个只有6万粉丝的公众号,用张荆棘的话说,当时将近两年的时间,他和团队都是没有收入的,直到2016年5月,杂乱无章成立两年的时候,才开始正式给作者们发稿费。
今年7月8日,一篇《》让杂乱无章收获了超过300万的阅读量,10万+的“在看”。截至目前,杂乱无章的粉丝超过100万。
如今,杂乱无章的公众号矩阵有杂乱无章、不会画出版社、女朋友生气了、拥抱要深、王泽鹏啊 5个公众号,聚集近300万读者。
▲杂乱无章旗下的公众号矩阵
01、从学生到公司老板
“没有它我就一点用都没有”
2014年5月,还在读大一的张荆棘拿着身份证,让舍友帮忙拍了几张照片,然后选了比较帅的一张,用来作为申请公众平台的认证照片,在平台名称那一栏写下了“杂乱无章”四个字。
▲张荆棘
一开始,张荆棘看到别人做公众号,发的那些内容一个月能挣几千块, 想挣钱的他本想做一个营销号。
不过没过多久他就发现,营销号因为需要花很多时间去整理资讯,自己获得消息的能力还不如自己的写作能力,于是 他打算认真经营自己手中的这个公众号,用心做内容。
他开始写校园生活和爱情,写年轻人的喜怒哀乐,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份子,他们更了解这个群体的阅读需求。“杂乱无章”谈上大学的意义,给怎么和女朋友相处支招,吐槽你不喜欢我干嘛要撩我……
半年之后,张荆棘才拥有500个粉丝,两年后,杂乱无章才拥有6万个粉丝。
2016年除夕,为了赶在饭点之前推送,张荆棘中午贴完对联就开始写当天的文章,写到5点多家里快要开饭还没有写完,张荆棘的父亲在等待他10分钟后终于爆发,问他:“你写那么多,有用吗?”。
张荆棘认真地回答:“没有它我就一点用都没有。”
那时候他经常读村上春树的书,有时候会把里面的对话抄下来。不是因为对话的内容太过有趣,而是因为他要分析村上春树是如何写人物对话的。他始终认为写作不是教出来的,是自己模仿出来的。
他会做推文标题的分析,然后自己做思维导图,总结出自己的方法论,最后再跟团队的人分享。我也会做一些高品质公众号的内容分析,总结他们的标题,分析他们的写作思路,去想他们为什么加粗的那句话为什么加粗,思考他们为什么如此设计文章的落点。
2017年底,还是学生的张荆棘正式组建公司,5人团队也都是由学生组成。
直到2018年7月,5人团队正式完成了从学生转变为职业人身份的转变。他们将公司从东莞搬至广州,如今,杂乱无章已经成立5年,公司也已经扩大成一个拥有30人的团队。
▲杂乱无章团队
现在,杂乱无章拥有100万粉丝,还扩大了公众号矩阵。
02、“我们做了内容上的转型”
“好的文章一定是爆款,但爆款不一定是好文章”
经常关注杂乱无章的人也许发现,从去年11月份开始,杂乱无章不再发 观点性的内容, 当时的张荆棘决定不再追热点。
“我们减少了很多阐述某种观点、立场类型的文章,之所以把结合热点事件的文章减少,是因为我们发现追热点这件事永无止境,然后发现如果所谓的立场,只看谁的声音更大,我觉得也没什么意思,所以就不想再追热点只写故事了。”
现在,杂乱无章主要为读者们讲各种各样的故事,发生在团队成员身边的故事,当代年轻人身边会发生的故事。
在内容形式上,杂乱无章在过去一年里也做了新的调整。
张荆棘告诉浑水,他们整个团队以前经常写故事,也都很喜欢写故事,但阅读量并不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现在只是把故事变成了漫画而已,换了一种内容形式呈现之后,阅读量明显高出很多。
▲杂乱无章的内容形式转型
“之前每篇文章的阅读量大概在9万以内,现在每篇的阅读量都会达到15万以上。”
今年7月8日,一篇《总有人会看懂你发的朋友圈》让杂乱无章收获了超过300万的阅读量,10万+的“在看”。文章以长图文表达内容,讲述在大城市生活几年后越来越觉得表达情绪是一件困难的事,哪怕发一条吐槽向的朋友圈,也可能引起周围人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久而久之连表达的欲望也随之消失。
“直到后来才想起回头看,才终于明白,原来表达的意义,不在于得到别人的理解,而在于让你分辨出谁才是愿意理解你的那个人。”最后的画面切换到主人公的目前拨打电话的画面…
▲《总有人会看懂你发的朋友圈》部分截图
这篇长图文内容为杂乱无章带来了15万粉丝。张荆棘透露,现在,杂乱无章的微信公众号打开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
Q1:从去年开始,许多公众号的打开率逐渐降低,你有哪些建议?
张荆棘: 打开率是一个长久的结果。 并不是一篇文章就能改变的,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所以对于公众号来说,我能给的解决办法,其实只有一个——把文章写好。好的文章一定会成为爆款,但爆款不一定是好文章。
Q2:遇到内容创作瓶颈和疲惫感时,你会如何解决?
张荆棘: 这是每一位内容创作者都会遇到的问题,但我认为一个专业的创作者不应该把灵感当作最重要的东西,我们应该找到一个不断有规律输出的方式。
比如我们旗下矩阵号“女朋友生气了”,这个号我定好了两个人设,一个是我,另一个是我的女朋友,而我的目标也很简单,就是吐槽我的女朋友。
所以当我将这些前提放到任何场景里,我都可以很快写出一个故事。
然后杂乱无章的内容风格可能会更加自由一些,我也不知道我要写什么,但我大概知道什么样的内容会让杂乱无章的读者更喜欢,它不需要像“女朋友生气了”一样可以有具体的人设,只要故事稍微特别一点,大家都会觉得比较不错。
03、摆脱流量思维
“想成为爆款的选题我会’毙掉‘”
去年杂乱无章4周年时,张荆棘策划了一场周年派对,当天,有300位读者从全国各地到广州相聚,那是张荆棘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杂乱无章面对的是每一位读者,而不是粉丝数字。
张荆棘告诉浑水,其实维护粉丝粘性很简单,只要把内容做得足够好就行了:“我们其实一直没有做过维护粉丝粘性的事,但我们的打开率一直维持在10%以上”。
很少有公众号像杂乱无章一样不追热点,张荆棘说,他们只是想跟读者讲一讲最近他们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以及他们看到的故事。
“这种公众号听起来很简单但其实非常少。很多公众号的团队很难摆脱流量思维,他们觉得追热点会出爆款他们就会去写,但其实很多这样的文章没有什么意义。
杂乱无章更多的时候希望一篇文章能够给予读者一点安慰或不一样的体验,他们喜欢我们可能就是因为这一点吧。”
每周的杂乱无章选题会,如果有作者和张荆棘报了一个选题说一定会成为爆款,这个选题他基本上都会直接“毙掉”。他更希望作者们多提一些发生在身边的真实的故事或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等这样更有趣的选题。
“因为我觉得他的创作动机是错误的,他用讲故事的技巧把爆点讲出来,甚至写得很好,我觉得意义不大,这可能就是我们团队的性格。因为这样的选题在我面前我可能很快写出好几篇,但我们其实很久以前就不做这样的内容了。”
04、不会画出版社
“漫画只是盛着故事的容器”
王泽鹏是杂乱无章成立最初的5人团队成员之一,在杂乱无章的两年多的时间里,10万+逐渐成为对他来说比较平常的事,后来,他感觉自己的创作到了瓶颈,希望通过其他新的创作模式,去刺激自己的创作可以继续进步。
于是,2018年8月,他选择离开杂乱无章这个公众号,在张荆棘的帮助下,开始创建新的公众号——不会画出版社,一个月后,他推送了不会画出版社的第一篇文章《如果我们不曾相遇》。
今年1月5日,不会画出版社的一篇长图文《》的阅读量近560万,为他们带来了超过20万粉丝。这篇文章讲述奶奶在离世前与亲人们的告别,让不少读者落泪。
作为杂乱无章目前的矩阵之一,不会画出版社如今已经拥有130万粉丝。
如今,杂乱无章的公众号矩阵有杂乱无章、不会画出版社、女朋友生气了、拥抱要深、王泽鹏啊 5个公众号,聚集近300万读者。
王泽鹏告诉浑水,最初将公众号取名不会画出版社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确实不太会画画,另一个是比起画面,希望读者能更关心故事本身。
“漫画、视频都比文字有更轻松的阅读体验,不做视频是我们擅长的内容对“演员”要求比较高,所以选择做漫画。”
目前从单个作品来看,对王泽鹏来说最困难的是剧本和分镜。从长期创作来看,最困难的是找到团队当下最合适的创作模式和生存模式。
在不会画出版社中,还有一个固定角色的漫画更新——陈来池,但在去年7月,公众号发布了一条《陈来池赞停更新通知》:这次暂停是为了调整,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将陈来池这个栏目呈现出来。
▲陈来池
王泽鹏表示,陈来池这个栏目之所以暂停更新是因为他们发现在点赞、评论以及转发等调查中发现这个栏目都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在王泽鹏的预想中,想将陈来池打造成一个活生生的角色,读者了解他,读者喜欢他,读者愿意去讨论他,甚至,当陈来池面对一个决定时,读者能猜到,他会做怎样的选择。
Q3:截至目前你最喜欢“不会画出版社”的哪篇内容?为什么?
王泽鹏: 还是挺多的,有些是因为新的形式,比如我们做过一篇6个结局的互动推送;有些是因为好的故事,比如《我也好想你啊》;有些是因为好的内核,比如《你明天,请我吃饭吧!》;有些是因为好的画面,比如《去拨通电话吧》。
Q4:你如何看待长图文的市场及发展趋势?
王泽鹏: 今年很多人做漫画号,感觉大家还是低估了“漫画”这个本身已经足够成熟的领域,它不仅仅是创作领域,甚至还有“工业属性”。
蜂拥而上的漫画号,到最后必然也会有大量的淘汰,但即将到来的这波淘汰其实比纯文字号来得残忍。
低质量的漫画号会自动被大众审美淘汰,而高质量的漫画号如果没有找到自己的工业模式和商业模式,那么高昂的制作成本很容易会拖垮一个团队。
Q5:在长图文创作上有哪些技巧和经验可以与大家分享?
王泽鹏:首先,先从文字创作学起,理解什么叫“故事”、“编剧”;
其次。理解画面是故事的一部分,不是配图;
最后,学习镜头语言。
Q6:一个没有绘画功底的人,想通过绘画的形式将文字和人物形象以及故事表达出来,困难度有多大?需要必备哪些知识和技巧?
王泽鹏: 难度不取决于这个人有没有绘画功底,取决于他对故事、分镜的理解。
漫画是“容器”,是“载体”,它不是故事本身。漫画是创作者把故事端给读者时,那个盛着故事的餐具而已。
好不好吃,不由餐具决定,而由餐具(漫画)里的食物(故事)决定。
所以如果对故事、分镜的理解到位,即便用火柴人画,也能打动人。
必备的知识说起来很简单,但也是很多人一生都在学习的东西,那就是编剧、创作。
05、杂乱无章普拉斯
“营收目标:240万”
张荆棘回忆,他通过公众号赚到的第一笔收入是900元,当时他在公众号上写了一篇为东莞一家咖啡馆的宣传。
2016年5月,杂乱无章成立两年的时候,才开始正式给作者们发稿费,意味着当时将近两年的时间,他们都是没有收入的。
张荆棘曾回忆:2016年3月,我带着团队一起吃了一顿江西菜,结果吃完掐指一算,才发现团队的钱被我们花光了。
两个月后,杂乱无章终于开始发稿费了,虽然稿费不多,但张荆棘说,他们终于感受到通过写杂乱无章也可以赚到钱了。
除了日常的广告收入,两年前,杂乱无章开始创立了属于他们的服装品牌——杂乱无章普拉斯。
做品牌原因也很简单,他们想开拓一下除了广告以外不一样的盈利方式。
“也许有一天我很难通过广告实现营收,但最起码我还有自己的品牌。”
▲“杂乱无章普拉斯”店铺
一周前,张荆棘在失眠的深夜发了一条朋友圈:
“我有时候特别不喜欢自己现在的状态,总想很快地把一件事情给办成了。但一件事想成,关键明明不是“快”,而是“长”。这世上的很多事情,要花很长很长的时间去办,才能成。”
自从做了服装品牌,他时常感到焦虑。那天夜晚,他意识到自己“太着急了”,还认为自己不该为了“服装品牌速度慢”而感到焦虑。
起初,杂乱无章普拉斯的品牌方向很简单:让读者因杂乱无章变得好看一点点。随着一个渔夫帽卖了近两千顶,一件“我很麻烦的”卖了近三千件,这个刚起步的品牌在第一年就做到了100万元的营业额。
后来,他说自己的“野心”越来越大, 导致品牌亏损,团队集体没信心,人才出走…
他在公众号上和读者们分享了自己的感想:
“做一件事情,即使在一开始就拿到了满分,也不代表你能把它做成。”
为了将品牌做好,他去请教了SUPERTOFU的品牌主理人,并整整两个月没有上新。那两个月里,张荆棘和团队不断地思考和讨论,最后推出了全新的秋季系列——拥抱要深。
张荆棘谈到,做服装品牌设计的思路和做公众号截然不同,比如现在是秋季,服装需要上新,这时他们要去想一个概念,将秋季推出的系列与其结合。
拥抱要深的灵感来自公众号“拥抱要深”,张荆棘觉得这四个字很符合接下来杂乱无章普拉斯想做的方向:独特的中文美感。
他们在服装设计上围绕“阅读感”去设置。
在设计流程上,张荆棘表示,也是他做公众号时体会不到的挑战,“一版设计可能要做好几个版本甚至十几个版本,再从这些版本里挑出最适合品牌的样衣,最后再决定去做货然后放上销售渠道”。
▲“拥抱要深”系列
从这个季度开始,杂乱无章普拉斯终于开始盈利,张荆棘告诉浑水,今年服装品牌的营收目标在240万左右。
06、对话张荆棘
“没有它我就一点用都没有”
上周,张荆棘在微博上发了第一支vlog《作为一名长期跟在女朋友后面的男朋友到底在看什么》。
张荆棘和女朋友一起去韩国旅行,“由于女朋友是一名韩国通,所以我一路上都是跟在女朋友后面,她就像一个指示牌一样告诉我该进哪家商店,哪条路上有好吃的鲫鱼饼,就连弘大的小姐姐,都是经过她的允许我才能进行围观”,这种独特的体验,让他不得不用手机镜头记录下来。
▲张荆棘和女朋友
旅行中琐碎的画面与听起来有些“悲壮”的BGM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许多网友看完视频后都评论说“BGM赢了”。
这条视频并不是杂乱无章在短视频领域的初次“试水”,8月,杂乱无章在公众号上发了一支讲“南方姑娘为什么满身金手镯”的短视频,张荆棘说,他们已经开始尝试拍一些短视频相关的内容,未来还计划入驻抖音等多个短视频平台,希望在接下来可以做出一些成绩。
Q7:创业至今,对你来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张荆棘: 最大的挑战是从一名创业者到管理者角色的转变。
在判断力上,其实我之前是非常欠缺的,遇到过很多“坑”,转变的过程非常痛苦,要思考很多、学习很多。
包括核心成员的流失,这些其实都遇到过。 比如到底要怎样做才能让大家觉得在这样一家公司会拥有长久的发展,有更多的上升空间。
我需要不停地和更厉害的前辈去请教,并且看更多的书去摸索。
Q8:最后找到的解决解决方法是什么?
张荆棘: 首先更明确我们这家公司到底想做什么,然后将目标呈现给大家看,让他们自己判断这家公司到底能走多远,如果我们做得差的话,其实大家也会走掉。
同时很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我们很愿意将收益更多地分享给员工,杂乱无章的薪酬标准可能比行业平均水平高一到两倍,所以在分享收益这一块,我们还是比较大方的。
Q9:刚才你有提到创业过程中遇到过许多“坑”,可以举个例子吗?
张荆棘: 这比较难讲,因为创业遇到的问题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你解决了这个问题,就会迎来第二个问题。
比如我到底要怎样去制定一个合理的薪酬标准。作为一个新媒体编辑,其实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职业,你很难有对标的一个职业去衡量这个岗位的薪酬,到底是稿费比基本薪酬高还是基础薪酬要比稿费高很多。
仅这一个问题我就思考了很久,可能我们现在的模式就是基础薪酬比稿费、绩效高很多,因为我不希望用绩效压着编辑们去做很多工作。
Q10:你对刚步入社会想像你一样通过新媒体获得一定成功的内容从业者,有哪些建议?
张荆棘: 第一点,不建议他们去把他们自己的文章署名给“剥夺”了的公众号团队,无论那个号有多大。极端点来讲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他们是把自己的前途直接送到别人手上。因为不管你做得再好,这个作品都不是你的,都是那个公众号团队的,所以不要把你的名声送给别人。
第二点,作为一个作者, 你一定要知道你的所有的内容都有持续性,你不可以说今天我写一篇比较烂的文章,或者说我今天写一篇为了爆款而爆款的文章,然后第二天大家就会认可我这个作者,这是不可能的。作为一个作者,无论是你三年前还是五年前写的一篇文章,都是会被记住的,所以你要为自己的名声坚守自己的原则。
第三点,还是要聪明点多去学习一些更专业的写作技巧,而不是仅靠灵感或写作兴趣把写作完成,这其实不太可能。
Q11:你现阶段的目标是什么?
张荆棘: 希望现在这家公司可以再活三年以上。因为我觉得也许给公司设立发展十年的目标我觉得很难,我并不觉得自己一定能做到,但是三年的话我努力一些可能就可以做得到。
Q12:如果有一天不再从事新媒体行业,你会去做什么?
张荆棘: 可能会去做平面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