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2019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解放定远纪实
——70年前的记忆
翻开《中国共产党定远历史》223页,时间定格在1949年1月18日定远全境解放,全县人民欢欣鼓舞,胜利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1949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定远解放,标题为“挺进江淮我军全线逼近长江,解放扬州全椒定远巢县,与中原解放区已连成一片”。
纵览定远解放战争历程,定远人民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数万民众前仆后继,千名儿女英雄就义,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定远解放战争史的不朽篇章。
一、战争防御(1945年11月-1946年5月)
时间追溯到1945年秋。8月14日,我新四军路西部队收复定城;15日,日本宣布投降,饱受战乱之苦的定远人民得以有喘息之机。中共定远县委根据上级指示,休养生息,开展整军和大生产运动。10月,因战略需要新四军二师师长罗炳辉率第四、第五旅北上山东;藕塘为中心的津浦路西地委改称华中四地委,路西军分区改称华中第四军分区,新四军二师六旅旅长陈庆先兼任四分区司令员。
然而,国民党反动派亡我之心不死,珠龙桥阻击战打响了路西人民防御战的第一枪。1945年11月4日,驻滁国民党军队西犯,并联合淮南路东顽军夹击驻藕塘华中四地委等领导机关。定滁全县支队二龙回民自治区队的30名战士,奉命在珠龙桥阻击西犯之顽军。回民战士们在连长董立才率领下,与数倍于我的敌军展开激战,打退敌军数十次进攻,最后弹尽粮绝,碉堡被炮弹炸塌,董立才与大部分战士牺牲,用生命保护了首脑机关的安全。12月,国民党反动派以重兵进攻津浦路西地区;是月31日,驻凤阳县国民党一七三师进攻定远,当日占领定城,次日又撤走。面对紧张形势,华中四地委等领导机关被迫转移到津浦路东。
1946年1月,国共两党《停战协定》签订后,津浦路西革命形势趋向缓和。华中四地委等领导机关迁回到路西藕塘根据地。
1946年5月,国民党政府“还都南京”。国民党反动派为确保南京安全,调七十七师、一三八师等4个师1万余兵力,进入津浦路西地区,妄图一举消灭我华中第四军分区所属部队。津浦路西局势再度紧张起来。是月12日,敌一三八师所属四一四团,经凤阳占领定城;四一二、四一三两个团经肥东店埠进犯我张桥镇和高塘埠,15日占领大桥镇。敌七十七师所属二三零、二三一两个团,由嘉山县管店西犯,向我三和、池河、岱山一线进击,16日占领华中四地委、专署驻地藕塘。是月18日,守卫界牌集工事的章广、界牌区队30余名战士在队长许金良、区组织委员李活的率领下,与来犯的数百名国民党军,激战一个昼夜,最后弹尽粮绝,全部牺牲。许金良腰部负伤,敌军靠近时,他拉响了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
此后,敌一七二师所属五一四团等由滁县腰铺出动,经皇甫山向定滁全地区进犯;敌一七一师所属五一一团等,经武店至靠山集与新编独立二团二大队汇合后,进占朱家湾等地。敌独立第三团在牛登峰的配合下,经卜店、九梓向站鸡岗、早香庙等地进击。因敌强我弱。新四军二师第六旅和地方武装,在给敌以有力打击后,大部转入凤阳山区,不久奉命北上转战苏北。国民党七十四、一七一、一七二师和地方武装保安队进驻定远境内。我定远、定合两县党政军机关和民兵组织,也被逼撤往津浦路东地区。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孙传家、周衣冰、杨效椿等人领导留下的干部和武装人员陆续转移到凤阳山一带坚持游击作战。
二、游击斗争(1946年6月-1948年1月)
历史回放到1946年夏。6月,国民党反动派捍然撕毁《停战协定》,全面内战爆发。敌向淮南津浦路西进攻的就有8个正规团。津浦路西党和人民再次陷入白色恐怖之中,藕塘革命根据地受到重创,地方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进步人士遭遇迫害。津浦路西党和人民进入了最困难时期,然而我路西游击队利用山区有利地形,紧紧依靠群众,采用灵活的战略战术,先后与敌人开展了一场又一场的殊死搏斗。
卜店阻击战 1946年6月6日,驻守卜店工事的定合县五区区队,为阻止敌军前进,被敌军刘子清部数百人围攻,我90多名战士在区队长曹广的率领下,与敌激战近3个昼夜,毙伤敌80余人,我军亦伤亡过半,完成任务后于夜间撤出。
石沛桥突围战 1946年6月,定滁全县支队一部与军分区交通大队,夜驻石沛桥附近,被敌军柏承钧部包围,交通大队长阮管清率一班战士掩护突围,因寡不敌众,阮管清壮烈牺牲。
红心铺遭遇战 1946年7月上旬,我池河区委书记施修石,随孙传家由路东返回路西,在凤阳红心铺附近遭遇敌军,施修石带部分兵力掩护大队转移,不幸中弹牺牲。
五十三天反“围剿” 1947年2月至3月,敌整编四十六师五六三团、一三八师四一四团、皖保一团加定远、凤阳县保警大队等共1万余兵力,对凤阳山区进行连续53天的大“围剿”,我军利用山区有利地形,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采用灵活的战略战术,最终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保存了力量。
姜兴集伏击战 1947年3月,周衣冰率部在定炉公路中段的姜兴集附近,全歼从永康回西卅店的敌联防中队长杨东鲁等20余人。从此恢复了定合游击区。
奔袭国民党大李集乡公所 1947年8月,路西地区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先后撤走,我凤阳山游击队趁机向平原地区扩展,奔袭了国民党大李集乡公所,歼敌21人。接着攻克能仁寺、曹店等敌据点。
攻破宋二条圩子 1947年9月,孙传家支队一举攻破恶霸地主宋二条圩子,宋二条等被击毙,为我游击队向南发展扫除了绊脚石,对进一步打开定合地区的局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艰难困苦的游击战,既有力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又点亮了我路西人民在黑暗中渴望光明的心灯。通过战斗锻炼,路西游击队不断壮大,战斗力大步提升,这也为黎明到来唱响了鸡晓。
三、战略反攻(1948年2月-1948年12月)
镜头切换到1948年春。是年2月,华野四纵十三师第三十三团在司令员孙仲德率领下,大踏步地从山东南下,挺进津浦路西地区,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3月中旬,我三十三团攻克池河,孙传家、周衣冰率部收复藕塘,路西工委决定以藕塘为中心新建定滁县委、县政府。不久敌军反扑,定滁县委短时离开藕塘。下旬,华野三十四旅一零一、一零二团挺进津浦路西。杨效椿率领淮南支队第二营也进入了路西地区,与孙传家、艾明山会合。
4月10日,我三十四旅和三十三团,不断出击敌地方部队,接连收复站鸡岗、大李集和姜兴集等地,路西地方部队再次收复藕塘。中旬,淮南工委决定恢复津浦路西地委、专署和军分区(5月改为江淮四地委、第四军分区)。杨效椿任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罗平任专员,艾明山、孙传家任军分区正副司令员,赵凯任军分区参谋长、周衣冰任副参谋长、王善甫任政治部主任。在路西军分区的领导下,我路西军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津浦路西百日反“清剿” 1948年4月16日,敌二十五师6个团、四十六师五六三团以及保五团等。由津浦路东追击我三十四旅到路西。我军先后北上南下后,敌也随之撤走,留下五六三团,保五团加定远、凤阳、全椒等县保警大队总兵力约1.5万人,疯狂“清剿”路西地区。当时路西我军仅有兵力两个营和一个侦通队,加上地方武装和党政干部共1900余人。为了缩小目标,我军民采取分散游击等方法,在广大群众无私援助下,取得了百日反“清剿”斗争的胜利。
小赵庄伏击战 1948年6月上旬,定合县大队长沙大本率70余名战士在海清区小赵庄,伏击由永康回朱湾的敌军运输小队。一举歼敌21人,俘7人,截获长短枪253支、子弹5000余发。
柳树行伏击战 1948年7月中旬,周衣冰率一个连兵力在定城至炉桥公路中段柳树行,伏击敌五六三团查营的一个加强排,毙伤敌人10余人。敌军在慌乱中,1门无后座力炮自爆又炸死炸伤数人。因敌大部队来援,我军撤离阵地。此战敌30余人大部被歼。
严吴家战斗 1948年7月下旬,敌定远县保警大队长牛登峰带4个中队300余兵力,围攻我驻柏林乡不足30人的海清区队,战斗从上午持续到天黑,我军突出重围。此战敌死伤40余人,我两名战士阵亡,区委书记曹广、区队长宋先胜负伤。
老鹰董伏击战 1948年10月,我四分区一部在定炉公路西段的老鹰董伏击由炉桥回定城的敌保警大队一部,活捉中队长杨锡九等10余人。接着又攻打敌孙集据点,孙集乡乡长霍效光被击毙。残敌逃向炉桥。
凌家湖反击战 1948年10月10日,定凤怀县怀二区队60余人,夜住青洛乡凌家湖,被敌正规军数百人包围,我军顽强反击,毙伤敌数十人于夜间突围。此战区队伤亡惨重,区委书记王平等19人壮烈牺牲。
老鳖滩歼灭战 1948年10月下旬,我四分区一部在定滁县总队的配合下,一举全歼聚集在大桥附近老鳖滩刘溢香据点内140余名敌人,大桥、安子、永宁3个乡的乡长、保警队长被活捉,其中罪大恶极者被处决。
塔子山战斗1948年11月26日,由滁县西进的敌六十六军第十三师的3个团,向驻藕塘华野渡江先遣纵队纵直及一、四支队发起攻击。我军英勇反击,激战近10个小时将敌击溃,毙伤敌200余人,俘50余人。我军牺牲50余人,四支队大队长史家书和分队长郭雅荣为国捐躯。
其间,四分区部队在路西各县地方大队的配合下,连续攻打敌能仁寺、靠山集、叹儿湾等据点,全歼守敌。西卅里店、朱家湾、吴家圩等地之敌,纷纷逃离。
四、解放定城(1949年1月)
画面同步到1948年冬。1948年底,津浦路西革命形势大好转,定远全境解放指日可待。
1949年1月,淮海战役胜利后,津浦路西的国民党军队四面楚歌,惶惶不可终日。国民党第二十五师6个团、第四十六师五六三团、省保安团纷纷撤离定远。
国民党定远县长朱翼龙躲在城内不敢越雷池半步。为了发动宣传攻势,定滁县委副书记陈振亚执笔写了《敦促国民党定远县长投降书》,派吴杰三送给朱翼龙。敦促信写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正告国民党政府,表明我党‘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决心,蒋家王朝已面临灭顶之灾,我军已兵临城下,定城势在必得,起义投诚才是出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何去何从,任从选择。”以此敦促投降,与此同时,陈振亚命令县大队长李伯祥迅速调整部署,包围定城。
1949年1月17日入夜时分,我军包围了定城。四周枪声不断,炮火连天,探照灯照亮了即将解放的定城。敌守军五中队吴家广与排长杨某开枪打死中队长徐仁培,带领两个排人起义投诚。在我军强大攻势下,国民党定远军政人员趁夜色从城西北角西窑湾弃城逃跑。
1月18日上午8时,定滁县委、县政府干部及县大队荷枪实弹进入定城,受到举城父老乡亲的热烈欢迎,江淮四地委、专署所辖的一个营同时进入县城,当即宣布成立定远县警备司令部和军事管制委员会,由军分区副政委刘健挺任主任,陈振亚任副主任,杨效椿任军管会政委,对定远实行军事管制。19日下午,在定城城皇庙召开了群众大会,陈振亚代表军管会宣讲了革命形势和共产党的政策,同时晓喻全城人民各操旧业,严守本分,严防敌人破坏,凡窝藏敌人要交军管会处置,私藏枪支的要立即交出,否则严惩不贷。
元月下旬,中共定远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宣布成立,陈振亚任中共定远县委书记,谢捷三任县长。
至此,定远这块热土真正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中共定远县委带领全县人民一边开展反匪霸斗争巩固新生政权,一边筹集粮食物资支持渡江作战,全力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翻开历史的长卷,品味革命故事,惊天地、泣鬼神,扣人心弦;透过泛黄的纸面,走近革命先驱,担道义、济苍生,栩栩如生。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展望未来牢记使命,立足本职,锐意进取,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谱写三色定远新篇章,歌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李发武)
推荐阅读
●
●
●
●
●
●
点击在看
送你小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