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一号”从立项到发射只用了短短一年,这支突击队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刚一开始,我们都觉得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我国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卫星

“刚一开始,我们都觉得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我国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卫星总指挥余金培坦言。

技术难度前所未有。引力参考传感器测量精度是地球重力加速度的百亿分之一,相当于一只蚂蚁推卫星产生的加速度;微推进器推力分辨率需达到亚微牛量级,约为一粒芝麻重量的万分之一。这些技术指标从未在地面实现和测量过。

发射时间空前紧迫。科学实验卫星的研制一般需要四五年,“太极一号”从立项到发射只有短短一年时间。

正因为此,今年8月31日“太极一号”成功发射后,首席科学家吴岳良院士透露,立项之初他也有同样的担心。

我国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时间紧迫就与时间赛跑。去年8月,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专门成立了领导推进小组,在院长龚建村和党委副书记朱振才的倡议下,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1岁的“铸星突击队”成立了,由卫星系统总指挥余金培、总设计师李华旺两位经验丰富的研究员带队,开始了攻坚克难之旅。

“太极一号”的微重力只有地球重力加速度的百亿分之一

爱因斯坦在一个世纪前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是物质和能量的剧烈运动和变化所产生的一种物质波,双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已在2015年首次在地面被直接观测到。有别于地面探测,在空间能够探测到中低频段的引力波信号,能够发现天体质量更大、距离更遥远的引力波波源,揭示更为丰富的天体物理过程。但由于引力波信号极其微弱,实施空间探测需要突破目前人类精密测量和控制技术的极限。

卫星运到发射场后,工作人员开箱检查

“静、精、稳,是这颗卫星的三大特点。”“太极一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李华旺说。因为探测的引力波信号极其微弱,这就要求卫星本身尽量“不出声”。传统的热控是用热管来实现,热管里的液体流动会产生噪声;太阳能帆板一般设计成展开,但这个动作会有微振动;传统的卫星姿态控制是靠动量轮和磁棒来执行,既会产生全频段噪声,也会产生振动。

于是,“太极一号”巧妙地了采用了舱体精准导热,太阳能帆板设计成体装方式,再用微牛级推力器在非测量频段进行姿态控制,从而整颗卫星变得异常安静。

静,是为了高精度。正是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振动和噪声,“太极一号”引力参考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达到地球重力加速度的百亿分之一,只相当于一只蚂蚁推卫星产生的加速度;其微推进器推力分辨率达到亚微牛量级,约为一粒芝麻重量的万分之一。这颗卫星在太空中实现了0.1毫开氏度级的超高精度温度分别率,高于设计指标2个数量级,以及0.004的温度波动稳定度。

只有达到了高精度,才能实现“稳”。卫星悬浮在空中,既会受到太阳光的压力,也会受到稀薄大气的推力,要让其近乎绝对的自由悬浮,就要先计算出这些力的大小,然后在卫星上产生相反的推力。“太极一号”利用超高精度的引力参考传感器和微推进器,在我国首次实现了无拖曳控制技术试验。“太极一号”的微重力只有地球重力加速度的百亿分之一,保证了在轨测试任务顺利完成。

除了过年休息了3天,每天工作长达16个小时

“这颗卫星完成了许多极有挑战的工作!”“太极一号”首席科学家吴岳良院士激动地说。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如今成为了现实,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而奇迹的背后,正是这支38人的突击队全力的付出,除了过年休息了3天,他们每天工作长达16个小时。

实在累了,就在桌子上趴着睡一会

实在是时间紧迫,只能分秒必争。传统的卫星研制流程是从方案到初样再到正样,一般需要四五年时间。突击队打破常规,在方案阶段就开始验证关键技术,把初样分解到方案和正样阶段,把原来的串行验证改为并行验证,引入数字仿真分析代替试验实测。一旦出现问题,马上讨论,迅速迭代,如果需要技术更改,立即就决策。在突击队的微信群里,夜里一两点还在讨论问题,实在再正常不过了。

突击队里,“80后”“90后”占了绝大多数。1985年出生的蔡志鸣被委以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重任,他亦不负众望。面对多个国内外首次尝试的新技术及前所未有的挑战,他带领团队深入研究引力波飞行器系统核心技术及难点,完成了整星设计与关键技术攻关。另一位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曹金,是一位年轻的“老同志”,曾参与过神舟七号伴星、天宫二号伴星等多个重要空间项目。他充分利用商业航天高效经验,优化卫星研制流程。两位年轻的副总设计师几乎将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实验室和会议室,经常在家人睡后才下班,在家人醒来前赶着出了门,有时候就趴在实验室的桌子上将就一宿。此外,许多年轻人比如侍行剑、赵伟伟、徐雨都是工作不久第一次担任主任设计师。

不拘一格用奇兵,是一种魄力。这些年轻人在“太极一号”研制中快速地成长,则是最有力的印证。

“从来没觉得北京那么冷,实在那天心凉得很。”冷气微推研发团队的康宝鹏说。距离单机交付仅剩1个半月时,他和另一位研发人员李昭带着18台推力器来到北京,开始批量生产后的第一次推力性能测试。没想到,测试性能完全不符合要求。此时已是凌晨2点,他们走在北京的寒风中,两个人不断重复着“这怎么可能呢?”他们在开着暖气的房间里怎么也睡不着,觉得心里冰冰凉。接下来的几天,各种对比交叉测试,还是没有发现原因。在最后一组测试时,他们突然发现一块磁铁跟方案阶段测试时的位置不一样,经过验证,果然是磁力产生了干扰。欣喜中,他们连续奋战,将18台推力器全部测试完,推力一致性全部满足要求。

热控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刘红,是研制团队里唯一的女性。由于这颗卫星不能使用传统的热控技术,她不断地打磨优化方案,最终在太空中实现了我国首次0.1毫开氏度级温控技术的在轨验证。她的孩子刚上小学,正是最需要母亲陪伴的时候,但因为工作太忙,她总是掐着表来陪孩子。

当其他载荷单机的技术指标都敲定了,无拖曳控制实验该怎么做、技术指标该怎么确定,依然没有人能说得清。无拖曳与姿控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胡志强一度陷入困境中,他通过不断查阅国外文献,潜心研究,在被质疑中不断仿真验证,终于摸清楚了无拖曳控制的内涵和指标对应关系。

去年刚参加工作的郭登帅,如今因为“头一年就干了两三年的活”被人羡慕。其实这一年来,他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他负责协调统筹的三个微推力器均为新研单机,状态在不断变更,他需要时时确保单机与卫星的接口匹配正确。在对接实验过程中,他仔细地核查所有数据,发现并解决了管路漏率超差这一重大问题。

一路走来,他们无悔付出,并为下一次突击收拾好了行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