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亚太(1876.HK)今日上涨3.04%,报收30.50港元,市值突破4000亿港元,上市以来累涨12.96%。
10月4日百威亚太股价
因招股价过高导致认购不足,今年七月百威亚太控股有限公司(啤酒巨头百威在亚洲的子公司,以下简称百威亚太)在港IPO搁浅。两个月之后百威亚太重启IPO,将其发行价、募集资金等方面都进行了调整,并引入了基石投资者。9月30日百威亚太成功登录港交所。
百威亚太此次的发行价为27港元,为招股价范围下限,净集资381.54亿港元,与最初的发售价相比接近腰斩。在其7月份披露的上市计划中,发售价范围为40港元—47港元,扣除部分费用后,将募得636.43亿港元—748.57亿港元。
10月3日,百威亚太公告表示,已行使了全部超额配售选择权,在此前融资50亿美元的基础上进一步融资7.5亿美元。包括超额配售选择权在内,此次IPO的融资规模为今年全球第二大。恒指公司宣布将于2019年10月15日收市后将百威亚太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及恒生消费品制造及服务业指数,10月16日起生效。
招股说明书直言百威亚太上市是为了偿还母公司百威英博的债务。具体而言,全部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全数偿还韩国债务应收贷款项下百威亚太对Mexbrew Investment SARL的债务,偿还股东贷款项下百威亚太对百威英博的部分债务。
2016年百威英博收购了世界第二大啤酒商南非米勒,这是全球啤酒史上最大的并购案。一举奠定了百威英博的全球啤酒霸主地位。但巨大的收购成本,也是造成如今债台高筑的原因。根据百威英博披露的企业财报数据,截至2018年6月30日,百威英博净债务高达1042亿美元。为了减轻负债压力,百威英博已经宣布2018财年的分红将减少50%,节约出来的40亿美元将用来偿还企业目前所负担的巨额债务。
此外百威英博澳大利亚业务已被剥离出售。7月19日,百威英博对外宣布,其澳大利亚子公司Carlton & United Breweries(CUB)被以11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朝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Asahi Group Holdings, Ltd.)。
对于出售澳洲业务,百威亚太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杨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称,此举将有利于巩固公司在亚洲市场的业务,发展亚太西部其中包括中国、印度以及越南等市场,并且百威亚太并不需要通过出售澳洲业务来降低杠杆率。
百威亚太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杨克(右二)
中国、韩国、印度和越南是百威亚太的主要市场。根据GlobalData统计,2018年,亚太地区的啤酒消费量占全球的37%,并已成为全球啤酒消费量增速最快的区域,预计2018年至2023年,亚太地区将贡献全球啤酒消费增量的47%。
财华智库分析师李长祥认为,百威出售澳洲业务的原因并不仅是为了偿还债务。从公布的数据来看,2018年百威英博在澳洲的市场份额占比约为48.8%。澳洲市场竞争激烈,百威亚太在澳洲市场的业务始终没有多大的起色。澳洲地区市场成熟,业务增长缓慢,拉低了百威亚太整体的业绩表现。而在澳洲业务出售之后,百威亚太的业务数据将会更加靓丽,提升企业的整体估值。
李长祥指出,剥离了澳洲资产后,百威亚太其他尚未成熟的市场一旦出现较大的营收波动,百威亚太的市场恐很难保持稳定。东亚、东南亚市场竞争格局、消费结构都属于尚在塑造过程中。百威亚太看好近两年这一地区快速成长的消费市场,却也不应该忽视快速成长的本土品牌所带来的竞争力,尤其是在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
尤其是中国市场,本土品牌纷纷向百威亚太提出挑战。按照消费量计算,2018年,华润雪花、青岛啤酒和百威亚太分别占据了中国啤酒市场份额的23.2%、16.4%和16.2%,为市场前三。其中百威亚太走的是高端化路线,而今年上半年,华润雪花和青岛啤酒在高端啤酒领域发展迅猛。
2019年上半年,华润啤酒整体啤酒销量同比上涨2.6%。受益于品牌重塑战略,公司旗下的产品结构得到提升。2019年上半年,华润啤酒中高档品牌的销量同比上涨7%,拉动啤酒整体销售价格同比上涨4.5%。2019年上半年,青岛啤酒销量同比上涨3.6%。其中中高端主品牌销量增长较快,同比增长6.3%。
与此同时,百威英博披露的2019年上半年业绩显示,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下降了0.2%。
红星新闻记者 吴丹若 袁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