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中国交通工具变化以及云南道路交通演变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群众齐集 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 在天安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群众齐集 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 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今年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70年风云际会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中国交通不断进取

取得了辉煌成就

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

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综合国力的历史性跨越世人瞩目

交通工具的改善和道路建设

在城市发展中作用巨大

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的入侵,上海最先开埠,一些近代交通工具纷纷涌入。人力车(黄包车)应是日本的舶来品,1874年,一个叫米拉的法国人,从日本引进。

自行车于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首先拥有它的是沿海做生意的西商。

大约在1901年时一位叫李恩时的匈牙利人,将汽车引进。

1908年3月5日,有轨电车自南京路外滩到西藏中路率先通车。

中国在1914年引入无轨电车。1950年后,不少城市都开始建造无轨电车系统。

1934年,上海出现双层公共车辆。

新中国诞生后,1956年7月14日8时,在吉林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总装线上,依次驶下第一批12辆“解放牌”载重车辆。

2000年,中国跻身世界汽车十强之列!

2011年中国汽车总产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榜首!

而火车的引进比汽车要晚,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主修筑淞沪铁路,不久就被拆除。

80年代初,清政府开始修筑唐胥铁路,从国外引进蒸汽机车。

新中国成立后,国产的“解放”型蒸汽机车开始取代进口机车。

1958年,中国试制成功第一台内燃机车。

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我国现在基本告别了蒸汽机车,普遍使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高速列车和磁悬浮列车已经崭露头角。

2007年4月18 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主要干线开始“时速200公里”的高速运行,中国铁路开始“追风时代”。

二十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是飞机的诞生。1909年9月21日,中国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开通。

1949年有52条民航线。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迅速,成为民航大国。

云南在改革开放以来

走出了一条具有云南特点的交通发展道路

取得了辉煌成绩

交通的服务功能和水平明显提

交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得到了明显缓解

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主导作用显著增强

云南公路建设始于1921年。到1925年10月,昆明西车站至碧鸡关公路通车,云南终于有了第一条现代公路。

抗战爆发后,滇西数十万各族群众勇赴国难,以牺牲3000多人的生命为代价,仅用9个月时间抢通了滇缅公路,成为我国抗战时期唯一通向外界的陆上国际运输通道,担负着全国抗战物资的运输任务。

1967年至1973年7年间,云南建成的县乡公路总里程达10741公里,年均增长66.2%。1978年,云南公路通车里程为4.18万公里,民用汽车4.3万辆,水运通航里程1006公里,交通条件虽然有了改善,但出行难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改革开放后,云南省公路从1949年的“2783”起步,经过几代交通人的努力,云南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08年底,全省公路里程达20.375万公里,居全国第4位,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2512公里,居全国第9位、西部省区第1位。

在公路建设突飞猛进的同时,水路运输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开通,云南船队扬帆出国门。

2012年6月28日,昆明机场由昆明巫家坝国际机场整体搬迁至长水国际机场运营。

2013年5月20日昆明地铁1号线首期工程南段开通试运营(晓东村站——大学城南站)。

沪昆高铁2016年6月16日全线贯通。沪昆高速铁路(又名 沪昆客运专线)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是一条东起上海,西至昆明的东西向铁路干线。

内 容:来源于云南交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