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啃硬骨头的中航配套商

王增夺在工作中。

关注相关融媒报道扫二维码

□文/摄本报记者韩丽平李爱民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记者走进广联航空工业股份公司(前身是哈尔滨广联航空复合材料工艺装备有限公司)。此时,刚刚送走了洽谈业务的客商,公司董事长王增夺又马不停蹄地在研发部门和同事们一起研究起新产品的设计图纸。为了实现自己在北航读书时投身航空工业的梦想,2011年,王增夺和几个有航空工装制造经验的朋友一起设立了哈尔滨广联航空复合材料工艺装备有限公司。8年的时间里,他们潜心发展、刻苦钻研,终于在国内航空配套领域占有了重要席位。

广联航空为中航工业等集团下属主机厂、科研院所研制了大量工装,加快了这些单位飞机的制造周期。“我们在中航工业的配套商中是专啃硬骨头的。”王增夺信心满满。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亿元,净利润5300万元。

逐梦航空抓住产业机遇

“我小时候没见过真飞机,只在画报上见过几次,就是那匆匆的几眼,让我与飞机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在1983年高考时,我填报的所有志愿都与航空院校有关。”回忆起自己高中时代填报志愿时的场景,王增夺依然记忆犹新,自己那时的梦想就是希望有一天,天上的飞机能有他生产制造的零部件。

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王增夺被分配到了中航工业哈飞计算中心。两年后,王增夺因所在岗位与自己的航空梦关联度低,便辞职下海。“那段时间我也经历了痛苦的挣扎,留在哈飞只能干一些飞机制造边缘的活,没有办法进入到核心生产中去,于是我决定下海经商。”王增夺说。

此后二十年,王增夺的事业干得风生水起,也是在那时他积累了日后创业的第一桶金。虽然下海经商时王增夺从事的事业与飞机无关,但他心中那个航空梦却依然火热,不仅时刻关注国家的航空产业政策,还与自己的航空专业好友一直保持密切联系。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9年前后,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航空工业及其配套产业进行鼓励和扶持,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也是在这时王增夺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航空配套产业中来。结束之前早已驾轻就熟的事业,一切从头开始。当时已经40余岁的王增夺硬是凭着对航空事业的热爱坚持了下来。

八年磨砺成就业内翘楚

走进产品事业部厂房,数十名工人各自忙碌着。“能看出来这是什么吗?”记者顺着王增夺手指方向,看到几名工人正往形似帆船底板的大铁块上打铆钉。王增夺得意地说:“这是为某单位做的无人机,该机从设计、生产到总装都是我们独立完成,目前我们已具备主机厂的总装能力!”王增夺的确有骄傲的资本,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从工装制造起家,到生产飞机零部件,再到独立研发制造出自动化总装线,他不断延伸航空制造产业链。时至今日,该公司已成为飞机工装、零件、部段与总装制造全产业链的民营企业。公司为商飞C919提供了几百套工装,成为C919复材工装的主要供应商,为黑龙江企业在国产大飞机项目上做出了贡献,争得了荣誉。AG600水陆两栖飞机的总装自动化配总装线设计及制造,比国外同类产品成本降低一倍以上。

实业难做,缘何广联航空仅用8年时间便取得今天的成就?其原因在于敏锐的市场嗅觉、精准的市场定位,尤其是敢于、善于啃硬骨头满足客户需求。这些努力让“有困难,找广联”这一品牌叫响业内。以C919国产大飞机为例,王增夺回忆起共固化平尾工装研制时的场景不禁感慨道:“当时遇到了不少问题,商飞领导多次来我们广联航空和我们一起加班到凌晨两三点,经过大量实验,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花了半年时间圆满完成任务!”研制阶段遇见的众多难点中,有两个难点在王增夺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首先是气密性问题,这对工装的焊接要求很高,当时在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上做了大量的试验,才解决此难点;其次是共固化对精度要求很高,共固化后有些东西是用手摸不到的,当时团队在数控加工和一些工艺上拿出很多比较先进的方法来提高精度才解决问题。

王增夺说,从业8年,“啃硬骨头”的难忘片段不胜枚举,也正是这种迎难而上、勇于创新的精神,推动着广联航空实现一次次飞跃。

布局全国做全产业链供应商

王增夺说,经过多年发展,他们公司在航空工业领域已成为专业化程度高、技术积累丰富、广受认可的供应商。公司目前拥有4项发明专利和26项实用新型专利,在国内航空工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如今凭借技术优势,公司的产品成功应用于CR929、C919等客机、AG600水陆两栖飞机;成功研制了某型号直升机大型旋翼,是国内少数能够生产该旋翼的企业之一;设计制造的AG600总装生产线,采用了世界先进的柔性支撑和定位系统。

“毫不夸张地说,近年来国内主要型号飞机上基本都有广联航空生产的工装或零部件产品。可以说,我最初的梦想已经实现了。不过我现在又有了新目标,那就是10年内,立足龙江航空制造产业基地,苦练内功,提高为全国各主机厂配套能力,让龙江航空配套企业享誉全国。”言语间,王增夺脸上洋溢着自信。目前,广联航空在全国航空制造产业布局中,已设立南昌、珠海两个全资子公司,西安子公司正在筹备中。

据介绍,目前,广联航空龙江制造基地已达到全产能生产状态,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做大做强“快速反应、一站式制造”机制,成为全产业链集成供应商。同时,广联航空还将继续坚持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加大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整合产、学、研资源优势,提升公司技术研发水平;加快无人机研制工作,生产新型号、大吨位的无人机,并在未来发展中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成为全球优秀的航空产品供应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