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不是美国也不是德国、法国,而是被称为“日不落”的英国。英国最为强盛时,它的面积遍布七大洲、四大洋,领土约3367万平方公里,占到了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人口更是有4.13亿,占据了当时人口的1/4。
不过这个世界从没有任何国家能够一直强大下去,强大的“日不落帝国”在历经一战之后也开始衰落,在二战之后则是彻底的陨落,甚至连印度这块最大的殖民地都放弃了。谈起印度独立,一定避不开被誉为“圣雄”的甘地,正是他带领了印度独立,比如他著名的“非暴力不合作”,以及绝食运动对印度独立起着极大的作用。不过英国人真的是因为甘地的绝食运动而放弃了印度吗?
印度对英国的重要性不言而言,印度的经济总量曾占据整个英国国的40%,乃至被英国女王誉为“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最为光亮而珍贵的宝石”。1930 年,英国首相丘吉尔更在公开场合表示:“英国若是让印度离开帝国的怀抱,就永远不能再称为一个强国。”
竟然印度如此重要,为何英国同意印度的独立呢?要知道,在印度独立时,英国算上旗下的各殖民地可是拥有500万军队之多,仅仅因为甘地的绝食就放弃印度这块肥肉不免显得有些愚蠢,所以原因肯定不是印度人宣传的那样“英国人受到了甘地的圣人感怀”。
其实印度的觉醒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印度已经出现了民族意识觉醒,印度不只有甘地不流血的抵抗,也有激进的暴力独立运动。在19世纪,印度就有民族大起义,那时候还只是王公贵族领导下的,到了20世纪的时候,由于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英国自己培养的印度军队,甚至成了独立的主要力量。
所以,如果英国不准许印度软独立,那么激进派一定会对英国人发起更加暴力的打击。软独的话,还能保留许多利益联系,硬独的话,直接一刀两断,甚至使得印度彻底的投靠社会主义阵营,与其这样,倒不如支持“非暴力”的甘地。
在殖民地这一个问题上,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就曾明确对他的顾问表示:“我很关心东方的黄种人,他们的人数已有 11 亿之多。可在大多数东方国家里,他们却是受一小部分白种人管制,他们该对侵占他们家园的白种人多么的痛恨! 我们必须努力帮助他们独立,否则来自 11 亿潜在敌人的报复将是多么的可怕。”因此在对待印度问题上,罗斯福是很赞成印度独立的。
也许有人会说,英国难道不可以像“马岛战争”那样武力压制印度武装吗?其实这一点,英国早就考虑过了,印度的体量可不同于阿根廷,真打起来,对经济损伤太大了,当时英国十分财政拮据不可能再像二战那样动员百万军队来解决印度问题,与其拖着浪费财政还不如放弃来的划算。
而且二战中,英国人被日本人打得威信全无,殖民地体系崩溃,当地民族纷纷造反,这种情势下,英国人是不可能维持亚洲的殖民体系的,同时殖民地体系虽然有很大好处,但也有其弊端。
亚当斯在《国富论》里面有详细阐述这个问题。简单的说,资本严重外流的同时却耗损本国政府的力量,尤其是军事开支非常庞大,这个沉重的负担都在英国政府身上,不堪重负。当殖民地没有经济利益了,又不能真的残酷奴役印度人了,反而要花钱花精力培育印度,那还不如直接放弃呢。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二战之后接任丘吉尔的首相艾德礼认为英国经过两次大战,国力不如以往了,应该进行战略收缩,以保障本土的最大权益,所以印度的独立绝不是靠甘地的绝食换来的,而是多种因素下,英国人做出的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