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5点30分,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获得者有三位,他们分别是来自哈佛医学院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威廉·凯林( William G. Kaelin, Jr.),牛津大学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彼得·拉特克利夫( Peter J. Ratcliffe) 以及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 Semenza),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以及对氧气供应的适应性。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得主,为我们理解氧水平如何影响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他们的发现也为抗击贫血、癌症和许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铺平了道路。
57年前,也就是1962年,同样是三位男性,沃森和克里克与英国分子生物学家莫里斯·威尔金斯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沃森(左)和克里克
1953年,年仅25岁的沃森和35岁的克里克在《自然》杂志上联合发表了一篇字数仅有1000余字的论文。这篇“短小精悍”到令人难以置信的论文,提出一个假设:DNA是双螺旋结构。
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因在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过程的中的卓越贡献被联合授予诺贝尔奖。DNA结构的破译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生物学发现。
1963年,沃森开始动笔,旨在以普通读者为对象,写一部回忆DNA发现过程的书。沃森将本书的题目定为《诚实的吉姆》。本来科学家写一本回忆自己巅峰作品的回忆录是极其正常的事,一来这可以作为珍贵的科学史资料,二来也是公众了解科学发现历程良机。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沃森这本书出版历程极其坎坷。
1
科学家的圈子也很乱
DNA发现的过程,涉及人数众多,当时很多顶尖科学家,都投入到这项工作的研究之中。在沃森和克里克之前,伦敦国王学院的威尔金斯实验室和两届诺贝尓奖得主鲍林都已经做了深入的研究工作。伦敦国王学院当时主要负责X衍射方面的工作,而鲍林则和沃森他们一样,在试图直接破译DNA的结构。
当时的竞争极其激烈,鲍林因为开始预测DNA是三螺旋的而错走了弯路,遗憾地与第三次诺贝尔奖失之交臂。而可笑的是,鲍林还曾经派过“卧底”前往沃森的实验室窥探沃森的工作,而充当“卧底”的小鲍林却谈上了恋爱。沃森在《双螺旋》一书中,大量披露了类似的事件,这使得很多科学家担心自己在沃森书中的形象。而沃森的“诚实”——在很多人看来是“大嘴巴”——也让很多人觉得,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
另一方面,沃森-克里克与威尔金斯实验室的关系也极其微妙。威尔金斯实验室的女科学家富兰克林,是科学史上的一段公案。著名的51号照片,正是出自富兰克林之手。沃森-克里克受到51号照片的启发,最终破译了DNA的结构。
沃森在《双螺旋》的前半部中对富兰克林颇有微词,这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很多人认为,沃森轻视了富兰克林在这一发现中的卓越贡献。富兰克林英年早逝(1958年逝世),1962年授奖之时,她已经去世。很多人猜想,如果富兰克林健在,诺贝尔奖很可能打破三人获奖的限制。
罗莎琳·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
由于涉及人数众多,剧情复杂,当时的大部分科学家担心,沃森单一立场写出的回忆录,会与事实有较大出入。这对同时代的众多科学家极其不公平。
沃森在尾声中坦言:本书所述事实与细节如果与健在各位的记忆有不符之处,只要他们愿意,自己随时欢迎指正。
2
来自亲密战友的反对
出人意料的是,对《双螺旋》一书出版最大的阻碍来自沃森的好兄弟,双螺旋的联合发现者克里克。其实,这并不难理解,我们看看《双螺旋》的第一句吧。“我从来没有见过弗朗西斯克里克表现出谦虚谨慎的态度。”
首先,克里克对“诚实的吉姆”这一书名不甚满意,他觉得这个书名会形成一个错误的印象,即沃森独自贡献了“诚实的真相”。克里克批评沃森的书中包含了太多的流言蜚语,却没有给出足够的科学知识。
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
克里克先致信哈佛大学出版社社长,后来甚至直接致信哈佛大学校长,要求校长直接干预本书的出版。
1967年,克里克发动了最后一次轰炸,他给沃森写了一封长信,同时把副本寄给了另外10位“已经卷入争端的当事人”。克里克再次重申,反对沃森将“科学发现史以八卦新闻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但是,克里克没有打动沃森。在一篇回信中,沃森这样写道:
对于你对《诚实的吉姆》一书的莫大敌意,我始终无法理解。我们的卓有成效的、极其愉快的友谊即将以这种令人遗憾的方式告终,一想到这个,我就非常沮丧。你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让步,你还告诉我,这本书侵犯了你的隐私,而且口味低劣,文笔糟糕。但我却认为它是一本好书,丝毫没有伤害你的感情,也不会损害你的声誉,我不能接受你的要求。我真的非常遗憾,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你的判断都很有道理,切中要害。
无论如何,在这个问题上,我不能遵照你的建议行使了。我很遗憾。
最终,沃森将《诚实的吉姆》改为《双螺旋》出版。该书甫一出版,评论就铺天盖地而来。无论是在大众媒体上,还是在专业杂志上,学界名流和广大读者们都对它赞不绝口。它曾经连续16周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总销量很快就超过了100万册,还被翻译成了20多种语言流传到了全世界。
1968年版《双螺旋》是一本单薄的小册子,缺少更多丰富的插图和注释。而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则于2012年,增补了大量的珍贵照片和当时的信件,在原文的基础上配以适当的注解,形成插图注释本,从而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满,更有立体感。中文版已由湛庐文化策划出版。
在克里克后来名为《疯狂的探索》的回忆录中,他对《双螺旋》的评价也变得积极而正面:
我现在明白了,沃森的写作技巧是何等的高明。他不仅使《双螺旋》这本书读起来像一本侦探小说(许多人都告诉我,他们一捧起它就无法释手),而且还不动声色地把数量多得惊人的大量科学知识囊括在了这本书当中,虽然他不得不把数学推理部分排除在外。
时至今日,诺贝尔奖一直都被视为各领域最重要的荣誉之一。“献给令全人类获得裨益者”是诺贝尔奖的宗旨,其背后,是人类认知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升,更见证了人类改变世界、改变自身生存和生活状况的努力探索。
除了感谢这些伟大的科学家,我们能向他们学习些什么呢?
沃森先生的学生、冷泉港亚洲CEO季茂业先生,在谈到《双螺旋》作者也是诺奖得主沃森时说:“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沃森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归纳起来有两句话:1. Think big——立意要高。 2. It is ok to be weird——心无旁骛去做事,不必太在意他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