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号说文解理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抄袭者必究!
何谓同类五行之间天干相合?即类似甲与甲合、甲与乙合之谓。许多人都知道天干五合,这是古人对天干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规定,即甲与己合、丙与辛合、癸与戊合、乙与庚合、壬与丁合,而同类五行之间天干相合却鲜有人知。古人对同类五行之间天干相合实际上是不论的,因此后人也就不知道天干五合之外还有同类五行之间天干相合之说。但同类五行之间天干相合又确确实实存在,因此虽然古人不论,后人还是应该知道。
对于同类五行之间天干相合,这里以甲乙为例作一下简单说明。
先说甲乙合的问题。甲乙作为木之阴阳,是木所固有的,不因动静而分,且不受动静、天地的影响;二者互根互用,相化相感,共同推动气的运动变化;二者本就是一体的,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因此甲乙之间是天然合在一起的。(注:同类之间的天干相合问题,本文只作简单介绍,详细说明会在后面的文章中论述。)
再说一下甲甲合的问题。甲为木之阳,甲与甲遇,二者本就是同一种气,因此二者不会排斥,会天然的聚合在一起。甲与甲合的问题具有自明性,不再特别举例说明。
经过以上分析可知,完整的天干相合应包括两种类型,即不同类五行阴阳之间的天干相合和同类五行之间的天干相合,因此天干相合完整的表现形式为:甲与己合,丙与辛合,癸与戊合,乙与庚合,壬与丁合;甲与乙合,丙与丁合,戊与己合,庚与辛合,壬与癸合。(注:甲与甲合没有实际利用价值,不作考虑,这一点会在后面文章中说明。)
大家知道,合在万物生成及发展进化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合既是万物生成的方式,也是万物生成的过程,又是万物存在的方式,合在气化中无时无刻都在发生。万物有合,合生万物;气无合不成气,形无合不成形,质无合不成质;气无合则无精,形无合则无神,质无合气不生。合在气的运动变化中、在物的生成过程中一直存在且一直发生。
既然合在物生和气化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但为什么古代思想家只讲天干五合而不言同类五行之间天干相合?是否五合太少了点或者古人出错了?
对于这个问题,作者认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是和古人论合时的思维方法有关。
古人只提出天干五合而不言它合是运用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具体逻辑过程应该是这样:古人通过理性思维对合的概念和规定性进行了抽象,并在此基础上,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然后再对主要因素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形成了天干五合形式的科学概括。
在这个过程中,关键点是古人只抓主要因素,而对于次要因素则不作考虑。形如天干五合的情况就是主要因素,同类五行之间天干相合则被古人看作次要因素。
这种只抓主要因素的归纳方法是种科学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便于规律性的总结,便于抓住事物最本质的方面。如果古人在分析各种合的现象时,不分主次,所有的关系都要去考察,不但很难得出科学的结果,而且即使得出了结果也没有实际运用的价值。
正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虽然合的现象普遍存在,但古人只总结和概括了其中五种最重要的,即现在的天干五合。
二是和古人考察合时主要考虑是否有新的五行之气生成有关。天干五合是不同类五行阴阳之间的天干相合,通过天干五合而合化成的五行之气,是新的五行之气,这标志着新物质的生成。至于甲乙合、甲甲合的情况,其间没有新五行之气生成,因此也就没有新物质生成。考察新的五行之气才具有现实的意义及价值,因此古人在考察天干合的形式时,只考虑天干五合而不言同类五行之间天干相合。
文章最后特别说明的是,古人虽然不论同类五行之间天干相合,但同类五行之间天干相合却是一切天干之间之所以相合的根源和基础。同类五行之间天干相合能使本为一体之物又重新合体,是万物生长的方式,又是万物存在的方式,既是物长之合,又是物生之合,因此它是天干间之所以相合的根源,又是天干间之所以相合的基础。
注:本文图片由Albrecht Fietz在Pixabay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