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陆棋,成也是赌,败也是赌!(上)

双陆棋是两人对弈的棋盘游戏,虽然在国内早已淡出了历史舞台,但西洋双陆棋(backgammon)至今仍

双陆棋是两人对弈的棋盘游戏,虽然在国内早已淡出了历史舞台,但西洋双陆棋(backgammon)至今仍然在某些国家颇受欢迎。下图是一个清代乾隆年间的中国双陆棋盘,或许初看后会疑惑于棋盘上的图案,竟然没有类似于象棋或者围棋的网状棋格,如何行棋?

清乾隆 黄花梨雕双龙捧寿纹双陆棋盘

观复博物馆藏

据南宋洪遵《谱双》云:“凡置局,二人白墨各十五马为数,用骰子二,据彩数下马。白马自右归左,墨马自左归右。凡马尽过门后,方许对彩拈出。拈马先尽赢一筹,或拈尽而敌马未拈赢双筹。”

棋盘长边各有2 x 6的白色圆格,古时称之为“梁”,行棋便是在“梁”上。

中国的双陆棋在不同时代和地区略有差异,但大概的规则如下:双方各有马(棋子)15个,每次扔两个骰子,根据彩数下马。一方自右归左,另一方自左归右。最先下完十五子的一方为胜利。

双陆棋玩法示意

虽然某些记载中称双陆棋的发明者是曹植,但这绝非事实。双陆棋的发明地尚有争议,有说源于古埃及或者伊朗地区,也有说是源自古印度的波罗赛戏。但可以确定是在曹魏时期经由印度传入中国,直到清代乾隆年间淡出中国的历史舞台。下面我们便来寻找一下双陆棋留下的痕迹吧。

唐 双陆棋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唐代作为宫廷流行的游戏。下图宋摹本的周昉《内人双陆图》 表现的是唐代宫廷女子双陆游戏场景,棋盘的样式和吐鲁番阿斯塔出土的实物极为形似。《新唐书 列传》中有记载狄仁杰“双陆不胜”轶事:

(武)召谓曰:“朕数梦双陆不胜,何也?”於是,仁杰与王方庆俱在,二人同辞对曰:“ 双陆不胜,无子也 天其意者以儆陛下乎!且太子,天下本…”

狄仁杰巧妙以太子之“子”指代棋子之“子”,向武则天进言立储君还政于李唐。

宋 《内人双陆图》(局部)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时至宋代双陆棋仍然广受欢迎,甚至连辽代贵族都非常喜欢。《辽史 罗衣轻传》中便记载辽兴宗和太帝重元赌赛双陆棋,以城池作为赌资,兴宗连输数城。伶人罗衣轻指着棋盘说,“双陆你休要痴了,早晚连你也输出去了!”兴宗幡然悔悟。

辽 双陆棋盘

辽宁省博物馆藏

南宋绍兴二十一年 (1151年)洪遵作《谱双》,这亦是今天对于双陆棋了解最重要的一本著作,按照地域的划分双陆棋规则和习惯,有“北双陆”“大食双陆(阿拉伯)” “广州双陆” “真腊阇婆双陆” “南皮双陆” “日本双陆”等多种类型。

南宋《谱双》中的各地双陆棋

明代时候双陆棋仍然是重要的民间的游戏,在明代传世的典籍《三才图会》、《居家必备》里有详细记载玩法和棋谱。直至清代乾隆年间,双陆棋缘于有“博彩”之禁令而逐渐消失于历史舞台。因前朝兴赌之鉴,清初统治者汲取历史教训。从雍正到乾隆都有严令禁赌的政策,对于官员的赌博行为严惩不贷。《大清会典则例》: “雍正四年议准:官员无论赌银、赌饮食等物,有打马吊、斗混江者,及与属员斗牌。掷骰为乐者,皆革职治罪,永不叙用”。历史往往也有一些巧合,双陆棋传播到日本称之为双六盘,同样是因为赌博禁令,在幕府末年淡出历史舞台。

清 任熊《姚大梅诗意图册-双陆图》( 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概括一下双陆棋在中国的一生,出现于曹魏,盛行于隋唐,起初一直流行于宫廷和权贵之间,之后逐渐成为贵族和士大夫的高雅游戏,微于明清,甚至成为民间赌博游戏,清朝乾隆时因此而禁,可谓败于赌。

与中国双陆棋的同源兄弟的西洋双陆棋却走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甚至可以说是成于赌,这不禁令人唏嘘。我们下期聊聊这个话题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