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里的甜品最好吃?

关于中国人的口味,一直有个泛泛的说法「南甜北咸」。 而且有言之凿凿的证据:糖在古代是奢侈品。隋唐后经

关于中国人的口味,一直有个泛泛的说法「南甜北咸」

而且有言之凿凿的证据:糖在古代是奢侈品。隋唐后经济中心南移,南方人更容易吃得起甜食,口味上也就普遍更甜。

其实糖是正义,甜品更是正义。产于江南的甜品一路北上,在天津北京甚至哈尔滨四处开花,960平方公里下,找不到不爱吃甜品的地方。

今天咱们就从北方说起,哪儿的甜品最好吃?

兰州丨热晶糕、甜醅子、灰豆子、牛奶鸡蛋醪糟

▲ 牛奶鸡蛋醪糟

外地人对兰州的印象可能是一碗肉蛋双飞的牛大,也可能是切成大块蘸着盐巴的手抓羊肉。其实,兰州是西北边陲数一数二爱吃甜食的地方。

牛奶鸡蛋醪糟,正宁路夜市要从这一碗甜品开始。蛋花柔软滑嫩,入口甘甜还有点葡萄干的微酸。

▲ 热晶糕

热晶糕,油润甜蜜,看见里头的蜜枣和撒上的一把白糖没有?再爱吃甜食的人一碗也能满足。

▲ 甜醅子

甜醅子,是用燕麦或青稞煮熟后加入酒曲发酵而成的一种甜品小吃。夏日兰州的街头,一起吃一碗冰镇甜醅子才是真兄弟!

▲ 灰豆子

灰豆子 ,往往和甜醅子相伴出现。黑豌豆洗净,加入少许蓬灰水炒至表皮皲裂,然后再倒进砂锅,加入清水、红枣、山奈、桂皮、草果等调料,用文火煮成豆羹。

西安丨甑糕

▲ 甑糕

甑糕, 去西安必须体验的地道关中小吃。

甑,是一种古代人蒸米、酿酒的炊具,白酒就是用甑酿出来的。而用甑蒸出来的甑糕,也有了几千年的历史。

在甑糕摊前,老板掀开盖子,挖出甑糕,吃一口甜甜的,早晨也会变得温暖起来。

拉萨丨酸奶、酸奶蛋糕、酸奶糌粑

▲ 人参果酸奶

高原人民对于甜口的乳制品,有着生理层面的本能追求。

西藏的游牧民族无意间发现了酸奶也可食用,于是各种酸奶制品便成了西藏人喜闻乐见的下午茶点,酸奶很酸,吃不惯的人都要加糖才能食用。汇聚了各种奶制品的酸奶坊,即是西藏人的甜品店。

▲ 酸奶蛋糕、酸奶糌粑、酥油茶

酸奶蛋糕和酸奶糌粑,都是酸奶的衍生食品。酸奶蛋糕上面一层是酸奶冻,撒上青稞粉、葡萄干调味,味如布丁;酸奶糌粑,则是把藏族人常吃的糌粑与酸奶结合到一起,借个味道。

北京丨驴打滚

你去北京各大景点,看到的必有驴打滚。

糯米面坯裹着豆沙馅儿卷起来,撒上炒熟的黄豆面,犹如野驴撒欢打滚扬起的大片尘土,故称驴打滚。说白了,就是糯米卷甜豆面糕。

糯米面皮软银要适中,豆沙馅要不甜腻,黄豆面要不焦不苦。在北京吃了三四次驴打滚,太甜腻,都没吃到最后。

天津丨萨其马

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夸一夸天津卫的各种点心呀。

天津不止有大麻花。当年宫廷糕点师和皇宫贵族流散到天津,把最正宗的宫廷点心一并带到天津。桂顺斋的白皮儿、大桥道的汤圆、起士林曾号称全国第一的西点还有上过舌尖的萨其马。

萨其马是正经的满族糕点,舌尖上播的萨其马掰开,藕断丝连。台湾公司做的X福记沙琪玛?没内味儿!

黑龙江丨冻梨

▲ 冻梨

冬天,再狠的东北狠人们也要吃一个甜蜜蜜的冻梨。

东北产的杂梨,甜度不高,但经过零下三十度的气温那么一冻,破坏了细胞壁,汁液流出,那就是东北冬天最甜蜜的食物。

放在水里化过冰的冻水果,敲开冰壳,在将化未化的时候咬一口,绵软中带着脆;再化开一点,甚至可以吸果汁。

武汉丨蛋酒

▲ 蛋酒

面窝配蛋酒,武汉人过早观念里和热干面一样经典的存在。

蛋酒,其实是普通糯米酒与蒸蛋的完美融合。清水煮沸熬制米酒,加鸡蛋打散散成烟花一般,接着撒入白糖调味即可。

蛋酒酒味偏淡,但是带有清香,鸡蛋则是软滑。在一众硬核的武汉早餐里,蛋酒格格不入,却又能完美和其他重口味搭配。

南京丨桂花糖芋苗

▲ 桂花糖芋苗

老南京人的习俗是在中秋前后要吃桂花糖芋苗。

南京本地产的新鲜上等芋头的芋苗,蒸熟后剥皮,放一点碱,慢慢地煨煲,直至紫红烂漫,软酥糯滑;再加藕粉,东郊陵园淡白色小花银桂做的桂浆,稍加搅拌,让藕粉变成晶莹的半透明状,南京糖芋苗就新鲜出炉了。

苏州丨赤豆小圆子

▲ 赤豆小圆子

和别处的赤豆元宵不同,苏州人爱吃更加精致小巧的红豆小圆子。

山塘街上有很多家卖红豆小圆子的店,里面加了小汤圆、酒酿和桂花,还有鸡头米,一种苏州的特色小食,白色的米粒状圆形植物,有时候放在红豆小圆子里取代汤圆,加了鸡头米的红豆小圆子喝起来很稠很甜。

成都丨冰粉

▲ 冰粉

「莫得冰粉的夏天就莫得灵魂」。

路边随处可见的小推车都有卖,一点醪糟的味道加上冰粉自身的清香,简直就是夏日之光。当然,加上各种料那就更是锦上添花。

但是注意,一定要看到是不是手工制作的。工业冰粉跟果冻式的比太low!要有颗粒感,绵密弹牙的完美冰粉,才是最好的成都人民下午甜品。

广州丨糖水

▲ 糖水

岭南气候炎热,食物中汤水的比例很高。饮糖水,能让广东人补充流汗而流失的水分,维持体内小宇宙的平衡。

说是糖水,泛指的是一切甜汤。

药材、水果、豆类皆可入糖水,比如红豆沙、绿豆沙、杏仁糊、百合糖水、莲子糖水、炖蛋、炖木瓜……广东糖水的体系,不亚于广式煲汤一样精密。每个人总有自己喜欢的那一款。而功效相似、味道却与之相对的凉茶,则完完全全是甜品的对立面,切忌尝试。

顺德丨双皮奶

▲ 双皮奶

在顺德人眼里,除了当日新鲜水牛奶制作的双皮奶,其余的全是异端。

顺德水系发达、牧草丰茂,当地农民自古有养水牛的传统。水牛奶相比普通牛奶,乳脂含量高出一倍,拿个勺子舀起来,还会有「挂壁」的特点。正宗的顺德双皮奶冷却后会有一层皱皱的奶皮,浓厚香滑,入口就是布满口腔的醇厚奶味。

除了双皮奶,顺德人还举一反三:炸牛奶、炒牛奶、姜撞奶、椰奶冻……一家甜品铺往往兼卖多种奶品。

潮汕丨鸭母捻

▲ 鸭母捻,椭圆形的是芋泥馅的,图源@Hello揭阳

莹白的糯米汤圆放进甜汤上,好像母鸭在水上游荡沉浮,故称鸭母捻。

传统的鸭母捻每碗有三粒,每粒都有不同的馅料如豆沙、芋泥、黑芝麻等。最经典的是黏糊糊的芋泥馅,闽南人最喜闻乐见的食物,看起来人畜无害,其实比黑芝麻馅儿的还要烫口粘糯!

配上熬进了银耳、番薯丁、白果的甜汤,一口下去甜蜜感爆棚。这一碗,绝对能满足喜吃甜食的胃。

泉州丨四果汤

▲ 四果汤,水果甜汤,相比花生汤更容易被外地人接收

福建人里泉州人的成分是最甜的。极为擅长创造小吃的泉州人发明了芋泥、花生汤、仙草冻……但泉州人心里最皎洁的白月光,是一碗四果汤。

西瓜菠萝石花膏,红豆芋圆蜜芸豆,配料里任选四样,调上冰糖水就是当地人最爱的古早解暑甜品。

石花膏必点,是精髓。石花膏凝固成透明的一盆,由礁石上的「石花菜」熬制而来。吃的时候拿刨子刮成条状,最符合泉州人对「Q」的热爱。

上海丨八宝饭

▲ 八宝饭

比起锅贴生煎烧卖炸猪排,软软糯糯的「八宝饭」,属于最温柔的上海食物。

上海年夜饭里,八宝饭是压轴出场的年夜饭之光。用猪油浸润红枣、白果、桂圆、莲子、蜜饯、葡萄干等各色食材,芳香浓郁。用勺子往最里面挖一勺,里面是甜咪咪的红豆沙,惊喜都在最后头。

芜湖丨赤豆酒酿

▲ 赤豆酒酿,图源@芜湖美食攻略

芜湖和南京的关系,比合肥更亲。南京的赤豆酒酿元宵和芜湖的赤豆酒酿基本是同宗同源。

红豆提前煮至破皮,加入冰镇酒酿即可。一杯赤豆酒酿,冰冰凉凉、甜甜蜜蜜,是芜湖人传统的解暑甜品,也是芜湖人夏天的小确幸。

台州丨姜汁调蛋

▲ 姜汁调蛋,图源@台州晚报

想象力丰富到用姜做甜品的,除了顺德人的姜撞奶,一时想起的也就是台州人的姜汁调蛋了,要不然怎么总说台州人会做会吃呢。

台州人在三伏天吃姜汁调蛋,把它称作台州版的舒芙蕾。现在秋冬天气转凉,一碗姜汁调蛋更能驱寒暖胃。

鲜姜榨汁,加鸡蛋、红糖搅拌均匀,装在大搪瓷碗里,撒上煸炒出香的核桃碎或芝麻粒同蒸。姜的辛辣与红糖的甜蜜融合,别有一番风味。(金华的红糖姜茶也类似)

香港丨菠萝油

▲ 菠萝油

茶餐厅里都有的菠萝油,在许多人的心中,几乎已经和香港划上了等号。

菠萝包横切一刀,夹一块厚切的牛油(或奶油)。牛油在热乎乎的菠萝包里融化,搭配咖啡、丝袜奶茶或鸳鸯就是极佳的下午茶餐或早餐。

江西丨冻米糖

▲ 冻米糖

在南方,甜品还有个更常用的名字——茶配。

茶味清爽,茶配则要浓烈,可以是蜜饯也可以是各种糕点。但正月里走进江西任何一家拜年,桌上什锦果盒摆的茶配里,都少不了洁白晶亮的冻米糖。

在江西,冻米糖有个更优雅的名字:「江南小切」。做起来需要一整天,还要用收获的上好稻米,确实很有江南人一贯的精致与麻烦。

广西丨龟苓膏

▲ 如果能受得了那股子中药味,Q弹的口感还是很棒的

广西传统甜品代表该是槐花粉,岂料被养生药膳龟苓膏截了胡。祖国大地上几乎每一家广西粉店,都兼有龟苓膏售卖。

龟苓膏用龟甲、甘草、金银花等中草药制成,自带一股清苦味儿,正好缓解热辣奔放的广西米粉。但光吃龟苓膏的也都是勇士,还必须再浇上一层极甜的蜂蜜或者炼乳才行。

海南丨清补凉

▲ 清补凉

清补凉,海南人心中甜品的唯一政治正确。

清补凉其实可以算作糖水的一种,但是原料海南椰子却注定了他走不出海南。清补凉必须用椰奶、椰汁打底,赋予甘甜清爽的底味。各家店家再发挥想象,加各种配料,冰淇淋球也不算过超纲。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