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对拳击有影响吗?结果出乎你的意料

(注:本文中所述的高矮个子拳手属于同一级别。本文内容不深,更适合拳击初学者) 有高个子拳击手,也有矮

(注:本文中所述的高矮个子拳手属于同一级别。本文内容不深,更适合拳击初学者)

有高个子拳击手,也有矮个子拳击手。问题是哪一个更有优势?身高真的是拳击比赛的一个重要因素吗?

你或许早就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如果深入这个探究,或许很多人就开始抓头皮了。假如成功勾出你的疑问,不妨细细的把本文读完。

简而言之,身高的确是影响对战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因为如此,他们可以从较矮的拳手打不到的地方,打到较矮的拳手。

即使在更近的距离,如果两名拳手同时挥拳,高个的人的拳头也会先到达,因为他们拥有更长的打击空间(他们不需要太大的伸展身体就可以达到对方)。但抛开这些因素不谈,在拳击比赛中个子矮其实还是有一些好处的……

举目四望后的绝望

想象一下,你和更高的对手战斗,对他们来说预测你的出拳很容易。

更绝望的是,多数情况下想打对手的头部,你只能往上够着打。对方则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可以往下打,或者使用下勾、平勾拳。

这意味着你将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

而且,对他们来说,打你的头比打你的身体更容易(很简单,因为你的头离他们的拳头更近),所以你需要磨练躲闪技巧来配合你的反击(想一想泰森的进攻)。

头部进攻难度升级

就像之前说到的,矮个子打高个子需要够着打,如果你的对手距离把控非常到位的话,无疑是雪上加霜。

这时如果想打到对手,你恐怕需要加大身体的旋转幅度,那么意味着防守会松懈,因此对方的反击很可能对你造成直接的重创。

高个子拳手面对比自己低的拳手时,这种对战方式是非常划算——对手控制距离,使你够着对方打,导致自身防守松懈,然后进行反击。

那么矮个子拳手如何应对呢?

增加对身体打击频率,骗出空档,转而再进攻头部。

当然,单击很难抓住个子高的拳手,所以需要输出更多有效的组合拳。身体和头部组合进攻

是压制高个子拳手的利器。

高个子拳手其他优势

我们之前重点提到了高个子拳手的臂展优势,但千万不要忘记,高个子拳手的腿也很长,通常他们的距离控制也具有先天优势。

比如,在对攻的时候,高个子只要后退一步或向旁边走一步,他们就能创造足够的距离,使自己与较矮拳手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

一位步法较好的高个子非常难对付,特别是如果他们还具备速度优势。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你要和这样的拳手比赛,建议你加强训练 “快进快出”的打法。

(奥运拳击的训练体系中的一种常见战术,尽量保持在对方臂展之外的距离,也就是所谓的安全距离。)

它有助于控制距离,进攻出其不意(但这种进攻方式的弊端是非常消耗体能)。

高个子拳手的弱点

乍看起来,面对同级别的高个子拳手简直是灾难,但不要担心。

正所谓有利必有弊,高个子拳手也有很多弱点,抓住这些弱点,想要打败他们并不难。

体重问题

正规的比赛是有体重划分的,而高个子拳手在同级别中往往比矮个子拳手更重些(这是体型导致的),所以减重时候,高个子拳手通常需要比矮个子拳手付出的更多。

这会影响比赛日当天的状态发挥,因为高个子拳手减重过多可能会导致比赛后半段体能出现问题。

破坏力短板

剧烈的体重下降也可能导致肌肉质量下降,这会降低拳手的出拳力度和爆发力。

这可能是高个子拳击手的另一个巨大劣势。

“浓缩是精华”,这句话放在拳击运动中再合适不过。矮个子拳手通常要比高个子拳手的破坏力更强,比如泰森、弗雷泽、马西亚诺......他们都不是级别中最高的,但他们的毁灭性却能记入史册的。

在我看来(还没有测试过),这是手臂较短的好处,手臂越长,在出拳过程中丢失的能量越多(我更喜欢拿鞭子和斧头举例)。

迈克·泰森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正面例子。

目标更大

身体高意味着体积大,目标也就大。不管怎么防守,总会出现大片空档,这就成为对方突破进攻的重点。

对于矮个子拳手来说,情形恰恰相反。无数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甚至可以借鉴躲猫猫(迈克·泰森等拳手用的那种)或费城式防守(弗洛伊德·梅威瑟和舒格·雷·罗宾逊等拳击手用的那种)来充分的保护自己的头部和身体。

在大多数情况下,个子较高的拳击手会使用更开放的防守方式,这样他们就可以用前手创造距离。(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安东尼·约书亚和约瑟夫·帕克之间的战斗,约书亚使用了类似的技术来避免帕克的攻击。)

总的来讲,身高的确是拳击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并非如很多人想象的那样“绝对”,个子高矮也并不意味之先天就占优势或劣势。

对于优秀且聪明的拳手来说这一切不过是优劣势转换的艺术游戏罢了。

文/拳拳

文章来源:拳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