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丨地球村讲解员:抖音鼓励知识类内容,意在试水知识付费?

《卡思数据》(ID:caasdata6)与地球村讲解员负责人王老师的部分对话整理如下: 卡思:“地球

《卡思数据》(ID:caasdata6)与地球村讲解员负责人王老师的部分对话整理如下:

卡思:“地球村讲解员”是如何产生的?

地球村: 我们一直在做知识科普类内容,没有改变过。 18年7月之前,我们是做关于图书分享的内容,后来发现传统、严肃知识类内容经过平台传输会造成一些壁垒或困难,引起不了用户的兴趣。 毕竟抖音是一个短平快、面向人群比较广的一个平台。 对于当代人来说很难有耐心坐下来看一本书或去看一些纪录片,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没有放弃,如何利用大家的碎片化时间成为了我们进入知识科普类赛道的切入点,让大家在吃饭时、睡觉前或在公交上愿意花几十秒去接受这种知识传播形式。

18年7月,我们把之前的作品删掉,在内部做了很多尝试,把这个方向探索清楚以后直接起步。 开始向轻知识类内容转型,以幽默、有趣的口吻去科普一些生活常识、典故,或生活中的一些喜闻乐见等等。

卡思: 目前地球村已积累千万+粉丝,它是什么时候迎来了数据的全面爆发?

地球村: 18年8月底点赞量和播放量开始集中并有显著上升,从7月开始做内容,见效比较快,总点赞量已经达到150万。 粉丝量没有统计过,花了1~2个月的时间粉丝量应该过百万了。 当时正值8月的暑假阶段,我们出了大量的内容,集中吸引了大量对知识内容感兴趣的人群。

9月开学后,我们采取两天一更的固定排期和固定的选题模式,这样一来我们的增粉趋势虽不像7、8月那样涨粉强势,但涨粉相对稳定、均匀。

卡思: 您觉得这个阶段快速涨粉的原因是什么?

地球村: 主要是我们切入知识类赛道比较早,大多数做知识类的账号都属于重科普类型,但在短视频平台要将趣味性放在首要位置。 我们内容的立意符合对知识有需求的受众,另外我们将选题的普遍性和内容的趣味性作为重点,不仅仅抓热点,还抓具有趣味性让人看到会感到轻松的内容。 这样可以让我们的内容进行广泛的传播,而不只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

卡思: 地球村的选题是怎么形成的?

地球村: 我们的模式分为选题、制作以及发布后的运维三部分。

我们的选题有两个思路,第一紧追时事热点,比如之前我们做了关于台风的内容。 大家的生活被这个热点充斥着,但不知道台风是如何而来的,所以我们就以社会热点选题作为突破量的重头戏,这种选题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粉丝和声誉。

另外一点就是发现每个人生活中的细微面,生活中我们喜闻乐见的,却不知道理由的事情,比如大雁南飞、各种昆虫的趣事、花草树木的分布、天文学知识、地理学知识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生物规律和自然现象,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丰富的知识面,所以我们把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通过轻科普的形式传递给大家,效果就会比较好。 这种选题为我们的账号留存粉丝。

选题来源于两方面,第一我们去搜寻大而广的知识面和资料,比如书刊、生活趣味大百科、生活地理小知识,我们有很多这方面的书籍可供参考。 第二我们也会以建粉丝群的形式去收集粉丝的需求,看看他们都喜欢收看哪些内容,以及大家在生活中有哪些疑惑和问题。 基于此再去做内容,就比较扁平化,离受众越来越近。

卡思: 目前最受欢迎的题材是什么?

地球村: 第一是通过对用户调查搜集来的兴趣点(生活中不了解的小问题),第二是热点话题,比如各个国家的历史、地理结构、旅游景点等。

我们发现,用户在获取知识的时候并不是无目的的,得益于抖音算法的推荐,当用户需要运用某一方面的知识的时候,自然会被吸引。 吸引过来的用户都是求知欲强的用户,自身都是带着问题来的,每条评论下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他们想知道的,我们未解答清晰的或想进一步了解的,都会在评论区进行留言,用户的质量还是很高的。

卡思:近期 效果最好的视频是哪支,成绩怎样?

地球村: 根据过往发布的视频中效果最好的是讲金字塔的一期,累计119万赞,3.2万评论,另外台风一期由于紧追时事热点,收获了57.8万赞和1.9万评论。 这类紧追时事热点会比较受欢迎。

卡思: 在规避素材的版权问题上,有哪些技巧要跟广大创作者分享?

地球村: 这是许多创作者面临的一个问题,要么自己拍,要么就去搜集资料。 因为我们是轻知识科普类账号,自己拍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所以我们更多的是从一些书籍,和公共、公开资料里面寻找我们需要的素材,并且尽量是从三维建模的素材里面去找,可以避免侵犯名人个人肖像权的问题。

BGM会从公共库里找一些轻音乐,避免找有版权划分的音乐。 目前,我们已经联络了几个音乐版权商,购买了经常使用的曲子的使用权。 版权分为普通使用和商业使用,如果是内容创作我们就不会用。 如果是商业用途我们就会购买版权,可以在固定的视频中使用,在固定的时间使用,或者我们去一些公共曲库中寻找。 现在有一些公共曲库,里面包含了流传很广泛的歌曲,已经没有人追究版权问题,我们就会尽量使用这样的轻音乐。

卡思: 目前在版权方面花费高吗?

地球村: 音乐版权、视频版权的花费不是特别高,大概几千块钱,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因为我们会找一些专门分享视频音乐的网站,购买他们的会员,他们是跟版权商签了使用权的,经过他们二次分发我们买音乐的使用权。

卡思: 地球村讲解员加入MCN了吗?

地球村: 我们目前是一个工作室,如果做MCN我们应该会自己做。 MCN自引入到国内以来发展很快,但也比较混乱。 没有签约MCN的两个原因: 第一是我们不急于做集中化产业变现,还是想以内容质量为主,因为我们最开始做知识科普类账号还是基于社会责任感出发。

其次,短视频进入到下半场,无论是KOL还是MCN,都需要在内容制作和变现做新的尝试,我们也在考虑变现化尝试,自己做工作室更符合我们的调性,能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如果加入MCN我们的内容就会受一些影响。

目前公司正在运营的同类型账号有三个以上,专注的方向各有不同,如专注历史人文、地理知识、而我们地球村是专注于我们生活的地球。 地球村是我们目前的标杆,选题范围最广的一个。

卡思: 这样一支剪辑类科普视频的成本有多少?

地球村: 一个账号的运营人员有两个,并且是独立的,一个负责选题和策划脚本,另一个负责剪辑。

另外,我们的支出会购买一些视频素材和音乐版权素材的版权,另外还有人工剪辑成本(做效果),成本不是特别高因为我们实拍的内容比较少。 支出和回报可以达到一个平衡状态。

卡思: 回报率如何?

地球村: 转化率还可以,回报率也比较高的,因为毕竟我们的成本比较低。 我们的盈利面较窄,但盈利周期较长,毕竟知识不会过时。

卡思: 地球村目前的商业变现模式有哪些?

地球村: 主要是接商单和挂购物车,我们会选择一些比较贴题的品牌来做。 我们的客户基本上都是出版社,更多的转化是在商品橱窗上。 主要卖一些书或一些科普工具。

抖音知识号的盈利模式无非就是三点: 第一点是卖货直接分销,无论是赚佣金还是商务合作; 第二是广告模式; 第三是文创定制。 我们也倾向于将地球村做成一个品牌,做一些周边的地理知识读物、地理知识教材,及帮助青少年学习的东西,而不是单纯的卖货做广告。

卡思: 做品牌会更靠近教育?

地球村: 是的,因为我们经常会被问到,如何去教育孩子的问题,我们考虑到大家的需求会去做一些这种产品。 我们的宗旨就是帮助大家以轻松的方式去了解知识,而不是硬塞给你一个东西,或者教你什么事情。 我们不想做老师,我们是以轻松的姿态科普给用户生活小知识,让用户看完我们的内容会心一笑,知道事情的原理。 引导用户对知识的兴趣,激发用户的主动性。

卡思: 地球村 的用户画像是怎样的?

地球村: 我们的用户画像将近70%都是18~25岁的成年男性和一部分成年女性,另外有一部分的家长也会看我们的内容,用户画像是以男性群体为主。

卡思: 在抖音做知识类内容有哪些优势和挑战?

地球村: 优势是它的大数据分发算法,千人千面,用户群体针对性比较广。

挑战是抖音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平台,而且用户的时间都是碎片化的,并且当我们越做越大,我们的内容会被搬运或做出跟我们一样的视频,认为抖音平台对创作者的原创性保护还有待提高。 如何准确化的去给我们的账号定位,抓住我们的风险,这是我们的一个挑战。

卡思: “DOU知计划”对知识类账号做了扶持,您有感觉到哪些明显变化吗? 特别是是流量方面?

地球村: 因为计划刚推出不久,数据上跟我们之前的一些爆款没有太大的变化,也可能是我们的基础量比较大。 我可以更多地把它理解成一个从官方性质去多推荐知识类的视频,来符合我们国家对于短视频平台规范化需求的一个措施,更多是舆论上的。

卡思: 有收到抖音合集内测的邀请吗?

地球村: 收到了,正在考虑地理知识类的合集、人文历史类的合集、各种各样的奇闻怪事的合集、涉及天文知识的合集。

卡思: “DOU知2.0”发布会上,4位DOU知大使的选择是否透露出了什么信号?

地球村: 我觉得可能会在在线视频教育这方面有动作,因为我看到四个人里边两个是做K12的,K12是现在的风口。 K12通过短视频来做还是比较好的,我知道头条他们做了很多的产品,他们对这一块应该是广泛试水。

卡思: 在“DOU知计划”的鼓励下,您觉得会不会发生更多有身份背书的玩家,挤压专职科普作者生存空间的现象?

地球村: 可能会有一定的 影响,毕竟更有权威的人士入场,这就相当于当年微 博出现多位大佬,后来占据了整个微博平台的主战场,但我们的优势就是不把内容做得死板,我们不会去宣传我们是权威或者我们是公知,只会说我们给大家做最有趣的知识分享,侧重点其实是不同的,他们在专业背书上面是更有优势,但我们在用户传播方面更胜一筹。

卡思: 对于短视频付费怎么看?

地球村: 短视频知识付费我觉得还是可以做的,因为我个人也有相关的从业经历,对这一块比较有心得。 抖音平台的用户体量大并且依据千人千面的算法,如果能引入一些专家来做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卡思: 地球村是否会考虑知识付费?

地球村: 之后会尝试,但是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问题,我们缺少人设化运营,我们做的是内容,不是一个人设,也就是说我们每一条视频都可以独立于我们账号出来看,会造成我们的传播量超出我们的平台之外,但是会造成我们的声誉其实小于我们的实际传播量。

卡思: 造成缺少人设化运营的原因是什么?

地球村: 可能是我们一开始这么做会比较容易,它固有的分类造成了它很难去做人设,如果做人设的话,应该是行业领域的专家或权威来做,我们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专家或权威。 此外,也受限于时长因素,因为在一分钟以内要去压缩信息量,还要在里面加人设会比较困难。

卡思: 长视频权限开放后,地球村的数据有哪些变化,之后内容会变得更长吗?

地球村: 对于长视频的开放,地球村会有一定的改变,因为毕竟时间越长,我们可以做出更多玩法,包括逐渐做一些延伸化内容。

卡思: 地球村下一站?

地球村: 下一步,我们希望做更加垂直的内容体系,因为目前我们各个类型各个事件什么都有,比较乱。 第二,尽量把我们的知识形成一个体系,形成一个平台,让大家可以在我们平台里面获取各种各样的分类,所谓MCN的形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