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军:升级观念,融合新技术,筑牢校安防火墙 | 校长谈安全

关注 作者 刘利军 成都二十中副校长、中学政治高级教师,金牛区先进教师、金牛区优秀教育工作者、金牛区

作者

刘利军

成都二十中副校长、中学政治高级教师,金牛区先进教师、金牛区优秀教育工作者、金牛区师德先进个人。

安全稳定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安全稳定,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无从谈起,教育“奋进之笔”无从写起,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实现也无从保证。对校园潜在的,及有可能发生的问题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和警醒,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以实而又实、细而又细的态度和作风,扎实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

找准校安隐患根源,把握好校安高危点

1. 把好食堂安全隐患脉搏

隐患一:学校食堂相关人员自身安全隐患。由于餐饮行业门槛低、收入不高、劳动强度大等特点,导致学校食品治理人员往往学历低、素质不高、流动性大等特性,且都不是专业人员,对食品采购、贮存、加工、制作等环节应如何按规定治理和操作知之甚少,食安意识薄弱。

隐患二:安全治理机制和措施落后。食安预警机制不健全,并存在事后性,监管部门量化分级治理尚未完全覆盖,相关食品安全分析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导致食堂成为校安高发点;同时由于治理人员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用传统办法和物防措施已难以预先处置食安事故隐患,所以一旦发生食安事件,就很难及时进行有效应对。

隐患三:信息传递不畅通,家长参与度低,监督不到位。家长们难以接触到学校食品供应链和制作环节,孩子们出现健康问题时,再追究变质食材和食堂卫生环境已为时晚矣。

2.把好校门周边安全隐患脉搏

学校周边是未成年人聚集场所,在特定时间内人流和车流特别集中(比如放学、聚会等高峰时段),导致校门周边出现潮汐式拥堵,学校安保人员对违法犯罪分子的震慑性不足,无法辨别逗留人员真实身份和逗留目的;校保巡逻无法精准识别,加上学生防范能力薄弱和安全意识不强,导致校门周边安全隐患较大。

智慧校园安防系统有效防治校安主要风险点

1.互联网+智能设备打造阳光智慧平安食堂

利用互联网+智能设备构建全链条实时动态封闭式联动体系,打造智慧平安食堂,让食堂食材、加工操作、家校交流、食堂监督、财务治理等数据都智慧、阳光起来。在结合“明厨亮灶”和“源本生鲜”溯源平台基础上,依托互联网+大数据、AI、云平台技术,对涉及校园食安的人、财、物及校园食安重要环节和关键细节(如晨检、索票索证、消毒、留样等)实现集中统一、持续有效、实时远程互动式智慧监管,打造“智能+校园餐食安全治理”新模式,变事后诸葛亮为事前早知道,提升校园食堂安全保障能力,有效实现“人防”+“技防”+“物防”+“网防”的多维度立体监管体系。

2.关键环节实景监控并实现全程可追溯

针对食材加工、采买、转运、入库、储存、出库、制作、消毒、试餐现场、分餐售卖、用餐、清洁消毒、废弃物处理以及食堂从业人员的晨午检监管等诸多环节,统一相关标准,并予以全要素索票索证和影像取证,确保信息真实可靠,同时关联校园“明厨亮灶”系统,使学校食堂处于实时监控状态。

3.食材预警处置系统智能保证食材安全

学校食材精准追溯,过程管控科学。从食品采购下单开始,供应商是否正规、资质和每一批货票证是否齐全、验收入库食材质量如何、农药残存是否超标、有无感官异常、库存食材是否在保质期内等,每个关键信息都会记录在智慧监管平台中。食材过期系统就会提前发出预警信息,监管人员第一时间就会知晓并处理过期食材,若未处理则无法进行下一步的采购流程。

4.借力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监测系统让食安隐患销声匿迹

运用人工智能新技术进行工作人员考勤,通过自动识别操作人员身份,既能让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无法进入食堂工作区域,又能管控工作人员进入的相关信息;构建物联网监测系统,通过物品快拍取证、食材快速入库、留样标签执法仪、打印留样标签、扫码溯源食材、出入库、影像取证等实现食材进出库流程智慧安全管理,有效监管采买过程中以次充好、缺斤短两和偷梁换柱等行为。同时也能实现对食品存放场所的火患和湿度安全因素进行预警,对煤气、烟雾等安全元素进行预警播报,从而有效消除食安隐患。

此外,大数据分析预警治理系统让膳食品质有保证。电子台账和营养改善计划治理系统,既可按照监管部门要求实时提报,又可结合市场同期物价情况,实施同步比对印证,达到科学共治,防患未然。

5.实施智能识别门禁系统、监控报警系统打造智慧平安校园

目前基于人脸识别的视频监控系统能快速精准实现对陌生人识别和安保响应,将学校师生的图像资料储存到资料库中,摄像头就可以轻松识别出在校人员是否外来人员,还能将图像识别系统与公安嫌犯资料库联网,从而判断来人自身是否具有威胁。

学校的人口密度本身就很大,而且往往呈现出固定的高峰时段内人流量/车流量集中的情况,因此安全隐患很多。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来对人数密集的区域“数人头”,一旦超出承载力便进行预警,由相关人员进行疏导处理,防患于未然。同时借助系统也可实现学生在校情况治理,利用布置在班里的摄像头,对空位进行识别,然后报告学生出勤情况。甚至可以精确地报告缺席的学生个体、缺席的时间段等,以便老师和家长知晓,防止校外安全事故发生。

6.智慧学生证实现学生运动安全实时精准掌握

智慧学生证能实现孩子到校提醒和自动检测功能,并将到校信息通过智慧校园平台自动推送家长。家长可通过平台、小程序随时查看孩子的位置信息及行动轨迹。当孩子在上学路上遇到危险,按下智慧学生证上的SOS按钮,家长和派出所立即收到信息并进行处置。当家长想要及时找到孩子时,既可以通过路径查询等方式实现精准查找,也可通过平台设置孩子的电子围栏,一旦孩子接近电子围栏,系统便主动发出信息,家长的手机端上就会做出提醒,并显示最近位置。

摘自 | 《时代教育·行知纵横》(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学术指导)2019年9月刊/栏目:校长谈安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