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时我们老祖先对外来文化包容,看起很好听,如果是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只说这段话,他并不想说实话,因为汉唐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不难找。
《后汉书》里班彪的奏折是这样写的“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大汉虽然包容,但坚持认为中国是当时全世界最好的国家,总率万国。
今天有人说唐朝不是中国王朝,唐王室不认同华夏文明,因为他们有蛮夷血统。但李白有“胡无人,汉道昌。”如唐王室不认同华夏文明,李白这算是反诗了。
唐代程晏《內夷檄》里说“中国之民长有倔犟王化,忘弃仁义忠信,虽身出于华,反窜心于夷,吾不谓之华矣。”唐朝人眼中背离了中国文化的人会“反窜心于夷”,成为现代人所说的精神外国人。
汉唐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在宗教里也有表现。
《历代三宝纪》载:“始皇时,有诸沙门释利防等十八贤者,赍经来化始皇弗从,遂禁释利防等”。僧人想让秦始皇皈依佛教,反被禁传教。
《高僧传卷第九·佛图澄传》载:“往汉明感梦,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汉人皆不得出家。魏承汉制,亦循前轨。”
《法苑珠林卷二十八.晋抵世常传》记载:“太康中,禁晋人作沙门”。
这些都是秉承汉制,汉朝虽然包容,但对待文化有主次之分,允许佛教进入中国,但禁止汉人出家。
我们熟悉的唐朝的包容,有胡床、胡衣、胡食、胡妾、胡笳、胡酒。
但《唐律疏义》里管外国人叫“化外人”,除此之外对胡汉通婚还有很多条例,官方秉承的不支持的态度,如《唐律疏义》里很明确的说“中国人不得越边塞与异族人通婚,违者,流二千里”。
唐高宗永徽五年,发生了佛道冲突,胡僧与道士争名之先后,曰:只闻人叫僧道,未闻人叫道僧,胡僧反列於道士之上。”
唐高宗裁决“道士乃朕中国人也,尔胡人也,岂可以夷狄之人列於中国之上乎?中国礼制之所尊;外夷,冠履之不加,贵贱分也”
看记载很容易发现汉唐自信包容是“汉并天下”,既是以华夏文明为主体吸纳外来文化的包容,不是无条件的包容。
解释的更通俗一些就是,儒道等华夏本来的文化是我们的身体,外来的文化如同猪肉。我们吃猪肉是为了补益身体,让自己过的更好,不是为了让自己变成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