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中潜藏着的艺术名作:把名画穿在身上的N种可能

艺术与生活最好的结合就是变成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部分。以服装行业为例,不少潮牌和快销服饰品牌都热衷

艺术与生活最好的结合就是变成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部分。以服装行业为例,不少潮牌和快销服饰品牌都热衷跟潮流艺术家合作推出“联名款”;而一些国际时尚品牌服装的设计师会从艺术家的作品中找寻灵感。

最近,美国时装设计师杰里米·斯科特(Scott Jeremy)在米兰时装周上,以毕加索名画为灵感和元素,用一些列服装和造型展示了他对立体主义的理解,并用一场大秀将名画与服饰完美结合。 这场名为Moschino Spring/Summer 2020 Ready-To-Wear Collection的秀,被外媒称为“写给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情书”。

他设计的每一套衣服都是毕加索绘画、雕塑拼贴画的“变奏曲”,体现了色彩和几何在普遍运用上的变化。

比如, 《亚维农的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 。套装上不同颜色的亮片在灯光的照射下映出迷人的光芒。毕加索的原作上五个裸体少女的身躯是粉红色的,布料上的图案抽象出了画作人物的表情,并跟原作的整体颜色保持了一致。

我们来看看这件衣服的细节。

比如,《3D版的毕加索吉他》,“立体重建吉他裙”由镶嵌皮革制成,有一个性感的胸罩,印刷面板,看起来抽象,就像一个分裂的吉他。吉他的主题对毕加索很重要,设计师把它分解并剖析了它,从立体主义的角度来研究乐器。

比如, 《戴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Femme au beret et a la robe quadrillee) 。这件裙子的灵感来源于毕加索的缪斯们。此画记录毕加索与玛莉·德雷莎·沃特的关系变化。当时他仍然深爱玛莉·德雷莎,然而画中元素暗示了毕加索新恋人朵拉·玛尔日渐明显的介入,毕加索用此画探索他对这两位女子的感情,充分反映重叠与矛盾的状态。

比如,Bella Hadid穿着的这套小丑服装,灵感来自《支肘的丑角》《Seated Harlequin》。据说画中的这位身着蓝色小丑服的人是毕加索的朋友。

比如,《男子与裸女》(L'Homme et la Femme)。这种设计不是非常一目了然,假如不是在毕加索这个主题下,我们很难察觉设计师的设计灵感是什么。

再比如,秀场服装中模仿了毕加索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毕加索喜欢斗牛,所以设计师向1933年的《Bullfight: Death of the Toreador》等画作致敬,创作了一件带有金色流苏的绘画风格的斗牛士夹克和短裤。

△《斗牛怪之王》(The King of the Minotaurs)

△其他“斗牛”元素服装

除了在服装上的设计,设计师斯科特还为模特们在秀场制作了两个巨大的镀金画框——为向《蒙娜丽莎》事件致敬。

1911年,当达芬奇的杰作在卢浮宫失踪后,法国诗人纪尧姆·阿波利奈尔成为嫌疑犯,并最终牵连到他的朋友毕加索(直至发现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博物馆员工文琴佐·佩鲁吉亚,两人都被无罪释放)。这一琐事现在被归入艺术史书籍,成为斯科特Moschino SS20系列的设计灵感之一。

模特们依次穿着毕加索风格的服装走过,真的是非常拉风了。

我们都知道,毕加索的情人是他重要的创作来源,他为他们画了那么多肖像画——他的妻子,他的情人,甚至他的女儿。当将这些肖像画翻译成古怪的服装时,设计师斯科特尝试了大胆的色调,并调整了体积和比例。

无论是简单直接的印花,还是提取局部图案做素材,亦或是线条及颜色的模仿,时尚一直都在艺术中汲取养分。印象派的花卉,抽象主义的构成,日本的浮世绘……我们尝试用艺术的视角,来看看时尚中都潜藏着哪些艺术名作?

把名画直接搬到衣服上

1965年,YSL开创性地将蒙德里安的格子画引入时装,在时尚史赫赫有名。 蒙德里安清新明快的色彩,简单但极富张力的线条在模特身上呈现出了另一种奇妙的效果。

△Yves Saint Laurent,Mondrian Dress,1965-1966(左)

△Composition No. III, with Red, Blue, Yellow, and Black,Mondrian(右)

潮牌Opening Ceremony 2014年推出了一套名为“Perceptions of Reality”时尚单品,由著名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 René Magritte 作品为灵感,精选了René Magritte的12副经典作品精心打造了22个look。

△René Magritte的作品

这一系列抓住了Magritte的超现实主义风格,还选取了baby blue,粉红色,玫瑰花,人脸等十分讨喜的元素。

△OC的“Perceptions of Reality”系列单品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我们继续 欣赏 几组类似的作品(服饰 )。

△Christian Dior 2007春夏,神奈川冲浪图

△Off-White Fall 2016 借鉴了乔治·德·基里科的作品

△Bottega Veneta 2015秋冬,Negativo-Positivo (series) by Bruno Munari

△ Agi and Sam 2015秋冬, Yume N o Yonbai cover artwork

以图像为灵感的设计

可可·香奈尔说过, 时装是建筑学,它跟比例有关。 而从画作到服装更是不亚于一场艰难的二度创作

和直接印花这么“刚”的处理方式相比,香奈儿和Rodarte这些时尚品牌要低调许多。其对于莫奈《睡莲》系列 图像的借用 ,服饰与人体达到了某种协调的融合。

△Chanel Haute Couture Spring 2016(左右两端)

△《吉维尼穿过花园的主路》,莫奈(中间)

△Rodarte 2015春夏,Water Lilies (series) ,莫奈

有的设计师会从名画的配色或元素寻找灵感。

△Lanvin 2011春夏,Painting by Jaylon Israel Hicks

△Roberto Cavalli 2015秋冬,Silent View X (detail) by JACOB JUGASHVILI, oil on canvas, 2013

△ Oscar de la Renta 2012秋冬, The Bell Rock Lighthouse (detail) by J.M.W. Turner, 1819

有时候,设计师的灵感来源可能不止一位艺术家

譬如,J.Mendel 2016 秋季系列就以两位艺术家为灵感,分别是美国摄影师Sheila Metzner和波兰装饰艺术家Tamara de Lempicka。两位艺术家都曾创作过他目前最喜欢的花——马蹄莲,但呈现的风格却完全不同:Metzner 拍摄的马蹄莲朴素而朦胧,像睡不醒的黄昏;De Lempicka笔下的马蹄莲则线条明显,颜色对比强烈,如一个个爱憎分明的女子。

△Sheila Metzner拍摄的马蹄莲

△Sheila Metzner拍摄的商业作品,马蹄莲为道 具

△Tamara de Lempicka创作的油画

Mendel将马蹄莲作为印花运用在红宝石与钴蓝色的文胸长裙上,以缀珠的形式运用在一件亮 闪闪的及地长外套上。

罢特,这种“借鉴”手法相当隐蔽,如果不是设计师本人介绍,恐怕很难有人能get到这种用意。(如前文Moschino大秀中那件与毕加索《男子与裸女》结合的裙子。)

△J.Mendel 2016 秋季系列

说到 对名画的元素借鉴 ,HEAVEN GAIA 2019年春夏主题:“画壁 · 一眼千年”时装秀,则是很好的例子。设计师将最古典的中国艺术融入进最潮流的时装。设计师熊英以敦煌壁画中的宗教与神话元素为灵感,将东方美的刚与柔尽刻其中,仙气又恢弘。

△敦煌壁画(局部)

白纱与金边相交合,飘逸的材质包裹着曼妙的身姿,模特们犹如天仙下凡,整个画面如梦似幻。

△敦煌壁画局部

奥斯卡·王尔德曾说,“One should either be a work of art, or wear a work of art(一个人要么成为艺术,要么就穿一件艺术)”,从服装设计的角度来说,与名画的结合只是其中一种表现手法,无论是简单直接的照搬,还是巧妙的借鉴,都不失为对经典的致敬。我们通过欣赏一件作品,或者穿一件作品,间接表达着对时尚及对经典艺术的品味和热爱。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