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就像一个剧场,当前排观众站起来的时候, 后排观众也不得不这样做。所以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不焦虑的妈妈。”
——《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最近很火的一本书,是】耶鲁人类学博士温妮斯蒂•马丁写的《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
本书的作者薇妮斯蒂·马丁早年在密歇根大学主修人类学,后于耶鲁大学取得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博士学位。高学历的她,同样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书中描写了薇妮斯蒂自己如何从一个曼哈顿上西区的“移民”变成了彻底的所谓“上东妈妈“(Upper East Side Mommy)的独特经历,以及作为上东区妈妈异于常人的育儿故事。
上东区对于很多人的印象,还停留在《绯闻女孩》或者《欲望都市》里——富有,完美,精英,上流社会。可是当绯闻女孩们变成上东妈妈时,看似只是移动了几条街而已,生活却像闯入另一个世界。
01
学位房,一切焦虑的开始
这里的妈妈也会历经读公立还是私立,要不要买学区房的纠结。更有甚者,上东区好的公立学区房奇货可居,为了得到心仪的居所,先要托各种关系才能找到赏你三分薄面的上等中介(是的,房产中介在纽约也分三六九等)。等有了全身穿戴香奈儿的中介,才可能排上看房的资格。
如果想买便宜一点的寓所,还必需通过小区家委会的层层面试。申请表繁复穷尽,巨细靡遗,包括你每一张信用卡号,大学时的GPA,以及你的父母毕业的学校。
相比于美国的精英社区意识,中国还算比较粗放的,至少在学区房上土豪们一掷千金就能买到,不像纽约还要经历种种社区委员会和业主的面试才能买到房子。
02
上流社会
作者虽然成功买到了学区房,但差一点老大上不了幼儿园。上东区的幼儿园供远小于求,且每年亦无新增入学名额,是一个存量市场。基本上每家都需要提前一年排队加面试。
作者的老大是一个出生在七月的男孩。她住进了上东区后,打了一圈学校电话才发现对性别和出生月份也有着赤祼祼的歧视。在同样情况下,幼儿园青睐大月份的孩子,而男孩本来发育就晚于女孩子。
所以在上东区,有着wrong birthday一说。备孕都得按照上东区的标准,以免生出一个月份不对的娃。这和我们国家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国内很多妈妈都想把娃生在9月前,以至于8月底时很多预产期差不多的妈妈都愿意把娃提前剖出来,以免晚一年入学,一不小心成了班里最大的学生。
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和一次次失败的面试后,作者最后和我们一样,找了关系,利用她先生姐姐的关系,终于认识了她先生姐姐孩子学校里手握大权的招生主任,她的孩子成功进入了这所著名的私校。
03
Playdate
孩子终于上了学,然后是Playdate,即周末找人玩。
这在上东区也是个天大的事。孩子自己在草地上玩显然是不被上东区妈妈接受的正常社交生活。被邀请参加某些家庭的Playdate才是检验自己是否成功进入当地社区的重要标志。
作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完全无法在儿子学校里刷到任何存在感,每次接送时,所有的妈妈都对她都视而不见。她写了很多邀请信给儿子班上的同学家长,都石沉大海。她每天努力把自己打扮的如别的妈妈一般时尚精致,并企图攀谈,但却备受冷眼。
阶级是隐形的,但无所不在,没有人能逃脱。
最后,一筹莫展的她是意外通过搭讪认识了某著名基金大佬,同时也是儿子班上的家长,得到了去他家聚会的邀请。从此,她儿子的社交命运得以改写,开始每周都有家长来主动邀请,络绎不绝。
04
选择,就意味着失去
融入妈妈群的标志就是买到一只爱马仕的铂金包。没有比手上挂出一只铂金包更快地在妈妈群中建立身份认同的方法了。毕竟,铂金包在这个世俗世界里代表了财富和人脉(没有关系的人只能无限期的排在备货客人名单上)。
方法论是好的,但实操时要买到这只铂金包着实不易。于是,向来自诩反对奢华的作者开始了废寝忘食的觅包之旅。爱马仕在纽约也是需要配货的,就算她托了人也根本买不到理想中的35厘米黑色款。最终她先生在日本某次出差时为她买到了一只金色款。
至此,上东区精英妈咪形象初养成。
二胎后她开始了疯狂健身,Physique 57(位于纽约的高消费瑜伽馆,提供各类瑜伽及健身课程)或 SoulCycle(著名的健身工作室品牌,主要提供室内自行车健身项目), 像每个上东区妈妈一样既育得了儿,也秀得出身材。
恪守上东区怀孕法则,即怀了也要看上去像没怀一样,控制身材,迅速恢复。一个上东区的女人到底要在经济上付出多少才能在当妈后继续维持体面的美丽?
这是一张她们的年度清单:
● 头发(洗剪吹染,加上时不时造型需要,头皮护理)-$ 12K
● 脸部(季度水光针等,月度去角质,作脸,修护,化妆品,护肤品)-$16K
● 身体(课程,私教,营养师,排毒,作指甲,按摩,水疗)-$30K
● 衣柜(常规季节性衣服,重要事件礼服,度假服,鞋,包,配饰)-$33K
......
总计约9.5w美金!
05
焦虑
这群野心勃勃的妈妈们,另一面则是极端的焦虑。
她们住在精英社区,送孩子去最好的私校,骋用口碑最好的奶妈和帮手,积极管理自己的颜值,这些理应带来自信和冷静的事反而让人越来越焦虑。
阶层越高的人也许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与此同时,更多的选择往往是焦虑的源泉,她们承受着不能踏错一步的巨大压力,必须当完美的母亲,完美的社交对象,完美的衣服架子,还得当完美的性感女人。
为了完美,她们投注无数时间与精力,许多人濒临崩溃。为了对抗压力,她们中有的人搭乘私人飞机前往拉斯维加斯、圣巴斯岛(St. Barths)或巴黎“放松一下”。
有的人一掷千金,不眨眼地买买买 ,对她们来说,一天之内就在Bergdorf Goodman(纽约市曼哈顿中城第五大道的奢侈品百货公司)或Barneys(著名高档百货连锁店) 花掉一万美元,算不了什么。
但她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经常服用抗抑郁药,喝酒消愁,担心着丈夫会不会出轨,离婚了自己怎么过,小孩要去哪个学校读书,自己体重怎么才能快一点减掉,为什么还没怀上下一胎,为什么这一次流产了......
“这世界就像是一个剧场,当前排观众站起来的时候,后排观众也不得不这样做。所以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不焦虑的妈妈。”
都说为人母不易,不仅要为孩子当下的生活辛苦操持,也要为孩子为了的生活做长远规划。日常的开支,日后的教育没有金钱做支持又谈何容易。
现在孩子的教育投入一年比一年高,在教育支出水涨船高的大环境下,很多父母都打算在孩子一出生下来不久就为孩子买一份教育金保险,提前为孩子未来的教育支出做好资金的准备。
=== 什么是教育金===
教育金简言之就是教育保险,是以为孩子准备教育基金为目的的保险,一种储蓄形式的保险。既有强制储蓄的作用又有一定的保障功能,还有理财分红功能。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力和对孩子未来的规划来为孩子选择产品和金额。
=== 教育金的必要性===
1.强制储蓄
很多家长赚钱能力强,花钱能力也强。虽然一直都考虑为孩子将来教育存一笔钱,但是今天买买买,明天去旅游,钱总是在不经意间花掉了,实际存下来的钱并没有达到预期。这就需要一份储蓄险,强制性的每年存一笔钱,从而保证未来的教育支出。
2.明确储蓄目标
没有明确的目标,所有的很多事情都是盲目或随意的,甚至事倍功半。明确教育金的转款专用的用途之后,我们可以更好的选择理财方式,挑选最合适自身需求的产品。
3.从小树立理财意识
现在的孩子在生活上过得十分轻松,如果缺乏来自父母的财富教育,那么孩子很可能从小而来便缺少对财富的正确认识,缺乏必要的理财观念,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从小带着孩子一起进行教育金的规划,在潜移默化中会培养孩子的财富观念和理财意识。
4.应对家庭变故
意外无处不在,教育金保险有投保人遭遇不幸时豁免续期保费的功能。一旦家长遭遇重大意外失去缴费能力,保险公司豁免剩余保费,而对孩子享受的保障权益不变。
=== 赴港投保教育金火热===
随着香港保险越来越被内地人知悉,赴港为孩子配置教育金保险的人数大幅上升,就连国内的明星也接踵而至,亲自为孩子做好财务规划。
姚晨
姚晨平时对儿女小土豆和小茉莉关爱有加,网友拍到在香港买完保险后,在海港城就餐。
奥运冠军田亮给女儿Cindy和儿子Seven买储蓄险,赴港与保险公司洽谈保单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