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 于伊人
整理 | 周修文
编辑 | 美龄
2019年7月,巴黎卢浮宫装饰艺术馆的元帅厅被东方元素浓墨妆点。珠宝的璀璨夺目与中式帷幔的诗意交融,引导着参观者深入探索并感知自己与珠宝、与艺术、与东方文化的交互。熙·东方艺术珠宝受邀举办的“中国皇家珠宝前世今生展”,以108件横贯古今的旷世巨作,极致的中国皇家细金工艺和非凡创意灵感,惊艳卢浮宫。
法国时尚媒体折服于皇家古董珠宝,盛赞道:“我们重新认识了,极高辨识度的中国皇家珠宝风格”。法国高定协会也给与了极大的肯定和赞赏,“东方艺术家对工艺、设计的辛勤耕耘,让世界看到了高定精神的回归,东方强大的创造力给高定带来了深厚的影响。”
缔造这一切的是熙·东方艺术珠宝的创始人阮熙紫,她把传承宫廷技法的当代珠宝艺术带到世界,让传统技艺惊蛰,并与这个时代的气质相得益彰。“珠宝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交融,无论是中国材质或者国外材质,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只要能够把民族的美学和精神完全理解和诠释,就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阮熙紫是一个感性的理想主义者,以几近失落的传统技艺,打造出让世界惊艳的东方珠宝,这是她创立品牌的初衷。艺术家的人文精神与皇家珠宝技艺合体,古今美学的融合,流淌在每一件作品中,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情感记忆,诠释独特的东方韵味,这也是在未来的设计之路上她一直在做的事情。
2005年,阮熙紫在苏富比的拍卖图录上看到一对清宫发簪,发簪集花丝镶嵌、点蓝、点翠等传统工艺于一体,精美绝伦。尤其是发展所用到的复杂工艺以及色彩和美学上的强烈冲击,深深地震撼到了她。可遗憾的是,这对发簪已被别人收入囊中。
熙·东方艺术珠宝佩玉明珰翡翠、珍珠、绿松石、珊瑚、钻石、18K金
带着些许遗憾与对传统之美的执着,阮熙紫回国之后开始了寻找和溯源,“起初的想法很简单,古董或许没有了,但技艺还在,我可以去找一些老工匠,有图片也许我可以定做一个。”随着她对行业了解的加深,她发现传统手工技艺越来越边缘化,研发能力、经费和流通渠道都制约着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甚至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状态:老的师傅年纪都很大了,当年的工艺美术厂倒闭时,很多手工工匠都选择了另做他行。
熙·东方艺术珠宝射手·宙斯绿松石、钻石、18K金
中国古代技艺辉煌的过去和如今的窘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带给阮熙紫巨大的冲击。面对如此情境,一种与生俱来的责任感让阮熙紫无法坐视,这些精湛的传统工艺如果就此失传实在可惜。虽然在手工技术上,阮熙紫是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但她有对市场的了解,对品牌化的思考,和对技术、设计层面的革新,“我觉得在这些工作上是我的优势,我是能帮到这个行业。”
当时的阮熙紫已是上市公司高管,此时离职创业,意味着放弃全部期权,“当时所有的人都觉得非常惋惜,可是当我看到老师傅手颤颤巍巍地工作,戴着啤酒瓶底厚的眼镜时,我觉得没有时间再等了,一天都不能,必须立刻动起来。”
万事开头难,当一切从零开始,阮熙紫才发现面临的困难比当初设想的还要大得多。所有的链条都要重新构架,无论是工艺流程和工具、配方的恢复,还是重新建立标准,到说服老师傅们从原来的单打独斗,到融入团队,相互配合,以老带新……一个个难题接踵而至。而凭着对传统文化和技艺的热爱,阮熙紫把多年职业生涯积累的经验、以及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其中。
熙·东方艺术珠宝环姿笑靥欧泊、珍珠、钻石、18K金
虽然投入了所有的积蓄,但做珠宝永远都捉襟见肘,“如果现在做,可能需要的资金量是那时的十倍,人选择做事的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当一个行业不是那么热门,你进入的压力就相对小一些。”然而她一往无前,“只有往前看,只有更好地帮助到这个行业去成长,我才能证明我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而且在阮熙紫看来,“中国有那么多值得骄傲的东西,尽管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有断层,但只要把这个断层链接上,以不断的创新理念赋予这些传统手工艺新的生命,它们就能很好地发展下去。”她相信,在世界舞台上,未来一定需要东方的璀璨,“中国人一定能实现我们自己的愿景”。
熙·东方艺术珠宝长川忘返海蓝宝石、月光石、钻石、18K金
在创业的过程中,她难免被外界质疑:“传统手工工艺已经OUT了,多土啊,现在谁还带啊?”“你做这个,不成先驱就成先烈。”开弓没有回头箭,阮熙紫一旦开始,就会把事情做成她满意的样子,即使遇到再多困难,她会更专注去找寻克服困难的方法。她的身上有一股韧性,雷厉风行,这是她职场经历的痕迹。不断地去追求以往不能做到的,或者不能去尝试的,她很享受这个过程,因为这件事是全新的创造。
在不断的研究探索中,传统工艺得以恢复,技术流程也逐渐完善,由此复制出来的金丝翼善冠等高难度文物,几能乱真。阮熙紫并不就此满足,“传统手工艺如果只停留在对传统工艺的简单复制,是没有生命力的”,现代人的审美情趣、美学理念及生活方式与古代大异其趣,只有将经典的美学,以现代的设计理念与传统的手工艺相结合,才能让珠宝真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这样的理念下,阮熙紫开始把自己对当代人文精神的理解、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对传统和现代融合的思考一点点梳理出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国外的设计师沟通、合作,把现代的设计理念和传统手工工艺结合起来,通过全新的创造,使珠宝艺术焕发出新的色彩。
创业从来没有一帆风顺,其中的艰辛,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无法体会的,个中苦楚不足为外人道。“经历过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在放弃和崩溃的边缘,而最后还是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
2010年,阮熙紫受邀参加法国巴黎时装周,她带着精心创作的五十件珠宝作品前往法国参展,受到西方媒体的高度认可,赞誉而归。“所有成功的人,并不是因为多幸运,也没有那么多的‘锦鲤’,能够站在这里,不过是因为付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坚持罢了。”
熙·东方艺术珠宝摩羯·赫淮斯托斯青金石、钻石、18K金
艺术和商业之间是有矛盾的,艺术需要花时间去精雕细琢,而商业的本质考虑的是利润率、回报速度,希望尽快见到收益。在阮熙紫看来,很多东西不是通过物质来衡量的。她真正引以为傲的,是熙·东方艺术珠宝这些年做了几千件作品,75%都被客人青睐和收藏;是她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设计出众、技艺精良的优秀团队;是所有的展览都能够获得众口一词的好评。
阮熙紫说做企业不能浮躁,“当你想的是能为世界做多少时,精神格局会给你无限大的力量支撑。”将其回归到珠宝设计的理念上,那就是不以堆砌彰显奢华,只用技艺来演绎灵性,因为文化和艺术本身就具有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崇高力量。
“我们的每一件作品都不为一时流行而做,因为它们的使命是传世,是要在几百年后依然能感动世人,就像发簪感动我那样”。
熙·东方艺术珠宝气若幽兰坦桑石、钻石、18K金
熙·东方艺术珠宝神宵蔽光金色绿松石、钻石、18K金
熙·东方艺术珠宝凌波微步祖母绿、钻石、18K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