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障”、“业障”一样吗?一文看懂“魔障”与“业障”的区别

我们学佛人常常能听到“业障”和“魔障”这两个词语,但是如果让你说出这两个词的区别,即便是学佛多年的老居士,怕也是模棱两可地说不清楚。如果简单一些来说,业障能障人道业,这个道当然指的是修习成佛之道;而魔障能断人修行成佛的慧命,魔障由业障而来,但又与业障有着不同之处,那么此二障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什么是“业障”?

“业”,梵语为羯磨,有造作之意。指我们人类以身、口、意三业所造作善恶是非的一切行为。

所谓“障“,即是障蔽。无明为造业的根本,我们众生因无明而生烦恼,使意念不净,意不净而懈怠,因懈怠而不精进,因不精进而失禅修,因不禅修,而无法得定,即离圣道。所以说,烦恼能障碍行者超凡入圣。

什么是“魔障”?

何谓“魔”,是摩罗的简称,含有能夺人生命,障碍善事,扰乱世人,破坏道场等意思。

魔障是正道修行者的障碍,一个学佛行者,在修行过程中,会遇到内在、外在环境等重重困扰与阻碍。

因此我们作为学佛人,应时时生惭愧心、慈悲心、忏悔心,对一切人事物都应该慈悲为怀,谦恭有礼,处处与人方便,恒顺众生,给予他人安慰、鼓励的爱语,无人我相的待人处事,如此之行才能将业障消除,才能受到每一个人的爱戴与崇敬,而魔障也就无缝可入,知难而退了。

“业障重”有哪些表现 ?

我们经常听到学佛之人说到“业障重”这三个字,那么哪些才是“业障重”的表现呢?

一、昏沉。这是业障重的表现之一,既是常常昏沉,每日里整个人无生气。

二、掉举。业障重之人学佛之后,很不容易平静下来,而且常易兴奋,不能自己。

三、散乱。业障重者的心很容易散乱,不易集中精神。例如禅坐时修习数息法,从一数到十,都很难作到,好像被一团大雾笼罩住了,故每次数着数着,就如在大雾中迷失一般而忘失了。

四、失念。业障重者的心容易失去正念,往往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做事怎样做才是如法的。

五、妄想。业障重之人的心容易有妄念,整日无所事事,胡思乱想的时候比较多。

■ 魔障来势汹汹,值得注意

魔障的震撼力很强,魔障要来便是来势汹汹。往往来临时,其余威及副作用也都很大。若不念佛、打坐及时忏悔回向,便很难度过难关。

如果当我们遇到业障时,意志不坚,心生恐惧,失去道心,那么魔障也会趁隙而入,运用种种的手段来诱惑我们,打击我们,刺激我们,从而使我们丧失理智,失去对佛法的信心,致使终生沉迷于凡夫的欲海里,生生世世都欲火炽盛,以欲为乐,茫然不知三界火宅的可怕。所以才在前文中说到,魔障能断人慧命。

■ 忏悔得清净,忏悔得安乐

首先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忏悔。我们常常能听到的一句话便是“忏悔业障”。而魔障又是由业障而来,所以忏悔“业魔二障”是解决业障与魔障的最好方式。

佛经上说我们每个人所造作的恶业都如须弥山那样之多,无穷无尽。如果说我们造作的恶业如同冰山,那我们的忏悔就像阳光一般可以融化冰山。我们忏悔因过去无明所造就的恶业,不仅忏悔的是过去的罪业,更是悔不再造作新的恶业。而忏悔重在心念,罪从心起将心忏。真正的忏悔要立足在改过的基础上,如此才能真正的远离“业魔二障”。

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忏悔后我们还要记得回向,回向给自己解除“业魔二障”。再将自己念经、持戒、放生、布施、行善等功德利益回向给广大一切有情众生,祈愿众生都能知因果,懂忏悔,早日离苦得乐,远离一切障碍,福慧双修,最终成就无上佛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