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黄花梨的名称有一个很长的转变历程,黄花梨先后有很多不一的名称。
花榈(榈木)的叫法是从唐朝开始的,唐朝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称黄花梨为“榈木”,书上说,“花榈出安南及海南,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
清朝的屈大均分别在《广东新语》中称黄花梨为“花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榈木拾遗”中明确:“榈木,木性坚,紫红色。亦有花纹者,谓之花榈木,可作器皿、扇骨诸物。俗作花梨,误矣。”李时珍将有花纹的榈木,谓之花榈木,平常众口广传的“花梨”叫法是乱传,但它确已变成明朝民间对黄花梨约定俗成的称呼。
花梨(花黎木、番花梨)的名称由宋沿至20世纪初,宋朝赵汝适的《诸番志》、明朝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和明清的广东海南地方志均有“花梨”及“花黎木”的阐述,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海关志进口商品名册中也用了“花梨”或“番花梨”的称谓。
老花梨和新花梨一说流行于清末至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学者艾克在他1944年出版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将中国家具中所使用的“高级花梨木”分为:
黄花梨——包含幽美的明朝和清初家具的黄花梨;
老花梨——是19世纪初叶的质朴家具中常见的,幽暗的褐黄色老花梨;
新花梨——归属于红木群的新花梨,新花梨变成近代行业的俗称。
黄花梨名称的使用从民国初期迄今,20世纪初知名学者梁思成在调查古建筑和研究明清家具时,发现明朝所用“花梨”木与近代所用的“新花梨”并非同一种木料,为了区别这二种相仿而不一的木料,他将明朝所用的“花梨”木加了一个“黄”字,自此“黄花梨”之名便流传开来。1960年,国家文物局《关于文物出口鉴定标准的几点意见》选用了“黄花梨”这一名称。
20世纪80年代,明式家具研究专家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研究》将明式黄花梨家具推来到史无前例的崇高地位,带起了收藏黄花梨家具的风潮。之后,红木国家标准中关于海南黄花梨的名称要求为“降香黄檀”。此后海南黄花梨拥有一个标准的名称,可是在民间,关于黄花梨的俗称依然在流行。
从留存下来的历史资料和文献看,黄花梨以前被称作“花榈”、“榈木”、“花梨”、“花梨木”、“老花梨”、“新花梨”、“黄花梨”、“海南檀”、“降香”、“降香檀”和“降香黄檀”。海南黄花梨有一段很长的历史,在不同时期,人们对海南黄花梨的了解也不一样。但无论黄花梨叫什么名字,集万千宠爱于全身的黄花梨从古到今都是备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