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刀,筋膜枪到底有什么用,到底有什么区别?

筋膜是我们身体的一种软组织,当我们进行实体解剖时,夹杂在肌肉中白色的那一层网状物质,那就是筋膜。 如

筋膜是我们身体的一种软组织,当我们进行实体解剖时,夹杂在肌肉中白色的那一层网状物质,那就是筋膜。

如果没有接触过实体解剖,可以在日常买猪肉的时候发现,猪肉上也有这层白色物质,同样的,这就是猪的筋膜。

筋膜也是覆盖身体的一张大网,主要目的就是协助人体完成身体上的姿势固定和张力传导,筋膜分为深层筋膜和浅层筋膜。

从体表开始,依次分别是皮肤——浅层脂肪层——浅筋膜——深层脂肪层——深筋膜——肌肉。

浅层筋膜上面有丰富的血管与神经,主要是进行痛觉的传递,以及身体的体液循环。当浅层筋膜粘连后,容易出现回流变差的情况,造成水肿,也会影响皮肤的弹性。

深层筋膜包裹着肌肉,上面有非常丰富的本体感受器,几乎是肌肉的10倍之多,大部分我们身体感知到的肌肉收缩运动的感觉,其实都是来源于深层的筋膜。而大部分的肌肉拉伤,受损的也是深层筋膜。

深层筋膜之间的结缔组织里面含有大量的透明质酸(玻尿酸就是其中的一种),在PH值降低还有炎症反应时,透明质酸活性酶会上升。其含量就会减少,形态会由液态变成固态,粘连性就会加强。导致筋膜之间的滑动变差,运动能力的发挥就会受到影响。

而想要增加筋膜之间的相对滑动,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相对受力滑动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的压力,加速透明质酸的分解,使大分子变成小分子,固态变成液态。筋膜重新恢复更好的相对滑动。

筋膜枪和筋膜刀都可以促进筋膜之间的相对滑动,使其达到更好的状态。但市场上筋膜枪和筋膜刀种类繁多,仅是这两种就有很大的区别,到底是选择筋膜枪还是筋膜刀呢?

筋膜枪和筋膜刀的区别对比

筋膜枪的原理主要是通过高频的震动(每分钟约2000-3000次),对于局部的周围软组织进行放松。

筋膜刀主要是通过外在剪切力,在肌肉自己收缩的过程中,进行软组织之间的相互剥离,促进筋膜之间的相互滑动,增加透明质酸的分解。

筋膜枪与筋膜刀的具体区别如下:

筋膜枪对于人体肌肉解剖的要求比较低,掌握肌肉的大致走向,避开人体重要骨骼就可以进行,因此操作难度较低,普通人群在进行系统的筋膜枪培训后可以很快的使用;

筋膜刀则要求操作者熟悉各种软组织走向,对各种软组织的特性都必须有一定了解,因此,筋膜刀一般需要对各种筋膜刀的用途以及使用的部位有足够的了解,并且能够有很好的触诊感觉,熟悉各种软组织有效的松解步骤和方法,熟悉筋膜刀的5步流程处理法,难度较高。

就两者的效果而言,筋膜枪对于大面积且较厚实的肌肉,如背,臀部,大腿等地方会有非常快速的松解效果,并且能有效作用到更深层的软组织,进行更快的放松,由于机器自己完成的震动,可以很好节省操作者的力量。

而筋膜刀针对小臂手指,颈部,关节,足踝等小部位有很好的养护松解效果。对于大面积的肌肉的处理能很好的提高机体对于体表肌肉的神经感知,增加肌肉训练效率。

两者虽然效果不错,但也有禁忌情况。筋膜枪对于关节部位、肌肉等软组织较薄部位,骨折部位不能进行处理;筋膜刀则是不能对皮肤受损处进行处理。

筋膜枪的操作时间一般在30~60分钟较好,而筋膜刀的操作时间在2小时左右,在时间上而言,筋膜枪更适合在家庭中使用。

这两种都各有优势,不过对于普通人群、健身小白、瑜伽老师和家庭使用来说,筋膜枪更实用,也更适合在运动后进行及时放松。而筋膜刀更适合专业人士进行,难度也更高。

因此,我们更推荐从事于运动健身的人群选择筋膜枪,对于老年人来说,激活肌肉增强体质,也可以选择筋膜枪。

如果你想拥有一把筋膜枪,如果你想学习筋膜枪操作方法,如果你想获得具有权威性的肌筋膜技术认证证书,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开始学习。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