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手机的孩子,原来是现实中情感有缺失!

五岁的小明从幼儿园回到家,第一件事抢过来爸爸的手机,妈妈不让玩,小明就大哭大闹!奶奶在旁边说,就让他玩一会儿吧!于是小明熟练掌握了王者荣耀,缺对10以内的加减法毫无兴趣。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破?小孩沉迷手机,家长无能力为吗?

沉迷的心理学原因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的沉迷的行为其实是一种瘾,从生理学上来说,是由于某种行为的快感增加了多巴胺的分泌,并且这种行为和多巴胺不断加强关联后,形成了一套激励系统,变得越来越依赖,直至无法控制。小孩沉迷手机也不例外,通过滑动手机玩游戏刷抖音,获得即时性的满足,并产生了对手机的依赖。

沉迷手机这背后的原因

  1. 孩子玩手机需要减轻压力。孩子想摆脱之前对父母的过度依赖,获得暂时的自由,玩手机可以逃避父母或者作业的压力。
  2. 孩子玩手机弥补现实中的情感缺失。父母是否平时缺乏对孩子的陪伴,或者缺乏高质量的陪伴,导致孩子缺乏真正的情感沟通。从手机中可以满足一部分心理需求。
  3. 父母示范的力量。孩子看到整天低头玩手机的父母,肯定要模仿,并且觉得理所当然。
  4. 孩子自制力尚未建立。而孩子处在两三岁,处在学习自我控制的关键时期。这种得不到满足就哭闹的行为,其实和幼儿阶段饿了就要哭,便便后不舒服就要哭是一个道理,孩子的心理年龄还不成熟。

前面的小明同学,放学就玩手机,家长要问问是否在幼儿园过得不开心,是否因为到家以后发现父母也在玩手机?而家长要先了解背后原因,才能从根源上改变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培养一些小的好习惯,来帮助孩子逐步可控的玩手机。

沉迷手机治本的方法

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有目的的训练,帮孩子培养一些很小的好习惯,改变孩子对手机顽固任性的沉迷。否则即使孩子改掉了沉迷手机,长大还会沉迷其他方面。具体的建议:

1、养成按时大小便的习惯。

1岁半大3岁是孩子性心理的肛门期,是锻炼孩子规律大小便的最好阶段,但是稍大也不晚。中国妈妈对这个认知的缺失,才导致带孩子出去会大街上随地大小便。而规律大小便,是孩子自我控制的第一步,请家长朋友们一定重视。

2、养成按时刷牙睡觉的习惯。

规律的刷牙和睡眠时间,也是为了未来能规律安排学习和生活工作的前提。对其他好习惯的形成具有示范和影响作用。何况一口洁白的牙齿,可以让孩子充满自信,规律睡眠的好习惯,是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

3、养成整理自己玩具和书本的习惯。

收纳的习惯,对孩子的秩序感非常重要,经过这样锻炼的孩子,长大以后对工作学习上的安排也会井井有条。更有秩序的环境,会让孩子的情绪更稳定,思考学习时精力更集中。

4、帮孩子初步建立对时间的认知。

时间是上帝带给每个人最宝贵最公平的礼物。爸爸妈妈可以,通过看让孩子10分钟电视,连续几天以后,孩子对10分钟的时间就有了初步的认知。再通过看30分钟书的方式,让孩子对30分钟有初步的认知。这样孩子玩手机的时候,就不会沉迷进去忘记了时间。

我说的治本的方法,不是能很快见效的,但是家长们坚持下来,耐心引导,孩子必然能让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得到提升。有了这些基础以后,给孩子定一个玩手机的规矩,就不会遇到太大的障碍,甚至半途而废了。

具体的方法建议是,等孩子心情好的时候把孩子叫到身边来,郑重口吻问孩子,问他你觉得天天玩手机是不是不应该啊,孩子肯定能认识到不应该。接着,和孩子一起商量一个规则,最好让孩子自己提出来一个方案,人都不喜欢否定自己,小孩子也不例外。这样父母后面监督执行就好了,有进步就要鼓励。当然大人一定要同步配合,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做好孩子的榜样。

以上从心理上分析了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而且我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个人并不赞同通过强制的方法限制孩子玩手机,因为这样会让孩子积累反抗的压力,同时还可能失去对父母的信任,以后想听到孩子给你说真话就难了。针对孩子沉迷手机这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不知道其他家长有什么好的方法,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还没有关注抓兔兔的朋友,我先做一下简单介绍。抓兔兔频道主要面想传达的理念是:孩子的所有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成人的所有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我们会坚持发布原创文章和小视频,向朋友们分享,最科学和最有效的儿童心理教育相关的认知和方法。如果你感兴趣的话,请记得一定要关注这个频道,这样才不会跟任何帮助孩子成就更大未来的机会擦肩而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