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楼市究竟发生了什么?各地房价纷纷翻番,背后真相

自房价持续上涨的几十年时间里,从来没有哪一年的楼市,像2016年这样风起云涌,让人怵目惊心。

2016年一开年,房价就实现爆发性的翻倍增长,而且是翻倍性的上涨,大部分城市都实现了翻倍的增长,甚至出现了全面的上涨。在这个特殊的预期市场里,房价如同星火燎原般快速升温,一时间全国楼市呈现一片火热。

2016年楼市突发性的爆发性开局,惊爆了所有人的预想。自2007年到现在,仅有的几次突飞猛进的上涨,这次突如其来暴涨甚至一点准备都没有。2016年楼市的爆发性开局,惊爆了所有人的预想,与此同时,在房企跟风非理性的推动下,致使土地市场再度创造了新的历史。

在2010年到2015年长达5年的横盘期里,全国房价基本不涨不跌,投机绝迹,库存量不停增加,房地产投资增速显著放缓,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下滑。房地产行业利润减少、周转减缓、规模增长失速等等都开始一并出现,房地产企业均出现了比较艰难的经营状况。市场对房地产行业的悲观预期也在增加。

房价上涨的让人措手不及,像极了偷心的盗贼

直到2015年底国务院出台去库存政策刺激房地产,房价就在上海等一线城市所出现疯涨的行情,楼市“四小龙”南京、合肥、厦门、苏州接棒领衔,其它一二线热点城市纷纷轮番上涨,大部分城市的房价实际涨幅远高于统计数据。“四小龙”成为2016年涨幅最大的几个城市。中国民众再次疯狂, 购房者无法让手中的资金淡定,更无法让自己内心的恐慌平息。出现了2016年全球房价涨幅前50个城市中,有合肥、厦门、南京、无锡、深圳、杭州、上海、福州、郑州、北京位居前十位。

2017年里各种排队买房、开盘即售罄的新闻屡见不鲜。在如此舆论环境下,政府不得不出台调控政策。从2016年930新政到2017年317新政,再到摇号购房、限制企业购买住宅等,各地纷纷出台楼市调控政策,楼市新政密集度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回头来看,这一切究竟是是什么原因让楼市如此疯狂?

2016年的房价暴涨根本原因是无非是“需求”的暴涨。

2015年初,由于楼市挤压了大量的库存,越来越多的城市降价销售,越来越多的房企也面临着破产的危险。全国各地库存严重。于是在2015年3月30日中央为鼓励大家购房“去库存”,颁布了“330新政”。

各地政府也纷纷积极跟进出台相关细则,不少一二线城市甚至降低二套房首付,提高公积金贷款上限、营业税契税免征放宽、公积金商贷利率打折等等一系列利好楼市政策。在大城市打拼的外来刚需蠢蠢欲动,为接下来的房价上涨奠定基础。

在通过释放一系列利好政策的组合拳下,给楼市带来的预期影响,大部分城市的房地产政策基本回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救市时的水平。房地产政策的全面宽松是导致热点城市房价成为出现暴涨的第一重推手。而货币流动性持续在宽松影响下,银行方面也带来的低廉融资成本给予了支持空间。

同时2015年夏天的大股灾。使得股市的大部分资金被套在汪洋大海里,而提前跑出来“股灾”的资金和其它的闲置资金在国内一时又找不到投资的“去处”。整个市场缺乏可投的优质资产,导致大规模的低成本资金借道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等进入房地产市场。

而后房子已不再仅仅是居住的,同时更是一种理想的投资产品。在银行利息式微、股市风险较大、黄金行情不稳等因素催动下,房子成了百姓最为保值增值的投资产品。

也正在此时全国一线城市的房子开始暴涨,在供需两旺中,大量融资,多方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到15年底和今年年初部分二线城市的房价开始上涨。使得房地产行业成为聚集吸引流动性资金的最重要的载体。

不管有钱没钱,都想着挤破头玩房地产

大量的信贷流入了房地产,全年新增贷款12.65万亿元,其中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主的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5.68万亿元,以实体经济贷款为主的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6.1万亿元,居民购房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重几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一半。在2016年下半年期间,每个月新增贷款中,居民按揭贷款的比重几乎每月超过了70%,全民皆玩房地产。

对于二、三、四线城市而言,产业薄弱,城市造血功能不足,只有依靠房地产来带动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仍然是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于是,在经济下行、货币宽松,土地供应下降以及房地产救市政策的刺激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2016年深度反弹,反弹的力度远超想象和政策的预期。

当然房价持续上涨的背后还有诸多因素,那未来的房价是跌还是涨,谁都说不准。但房地产周期向来是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政策。但无论如何,房价上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对于还未购房的刚需而言,与其抱怨高房价,不如赶紧上车买房。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