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教授张弛:以开放包容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0月20日,在第九届北京香山论坛中外青年军官学者研讨会上,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教授张弛与各国青年军官学者、中外媒体、专家学者等就“共建命运共同体”展开激辩。

张弛举了华为公司的例子,他认为,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公司坚持开放性和包容性,扩大国际合作,增进交流沟通,以此方式推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九届北京香山论坛中外青年军官学者研讨会 莫倩如 摄

据了解,继去年香山论坛首次举办中外青年军官学者研讨会后,本届论坛再次举办,议题聚焦共建命运共同体。张弛也是连续两年参加该研讨会。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什么是最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张弛的答案是,开放性和包容性。他举了一个有关华为5G的例子来阐述坚持开放包容精神的重要性。

他表示,虽然中国华为公司在过去的几年里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但它仍然坚持开放包容的精神。在5g技术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华为已经在加拿大建立了一个6G研究机构,这种商业行为是跨国的,它将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促进信任加深,加强国际沟通,最终将有推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张弛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中外青年军官学者的热议。南都记者关注到,张弛是在会场上被提问最多的青年军官学者,他用流利的英文一一作出回应。一名印度学者提问:“当我们在展望命运共同体时,是在展望一个由特定组织垄断技术的未来吗?更重要的是,是在展望一个由特定国家规划的未来吗?”

张弛回答道:“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尤其是关于命运共同体的定义。”他认为,命运共同体包括共同利益、共同价值和共同未来的理念。因此,世界各国都必须考虑寻求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

张弛以中印关系为例,进一步解释了他的观点。他表示,过去几年,中国与印度的关系出现了一些问题。目前,中印关系之所以迎来新时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印两国找到了共同的利益、共同的价值观,这就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和平的国际安全环境,这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今年的交锋比去年更为激烈。”张弛说。谈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他认为,随着现在大国关系出现的一些问题,大家对于大国关系的未来走向都非常担忧,因为所有发展中国家、小国的命运都与大国关系密不可分,今年这一点尤其突出。

见习记者林方舟 记者莫倩如 发自北京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