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岭组成,故又称“五岭”,地处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五省交界处,是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是长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岭。五岭山脉以南的地区称作岭南,主要是指两广地区。
天子玺书,常称为五岭名家焉盖石肯一支,是以入广后宋元屢有仕宦,至明興以来则斌斌盛矣。为此,以追立入粤一世祖拱公为“五岭名家”始祖的五岭名家梁氏大宗祠,是于1560年由石肯直涌村巷屋房、塘表房、霍村房、中村房等七位族人发起而建的。
旧谱记载:直涌村“巷屋房九世祖均定公,以子孙捐庄边田五亩为祠地,故从祀(五嶺)大宗祠”,“塘表房九世祖启成公,后子孙捐庄边田五亩为祠地,公与配冼氏从祀(五嶺)大宗祠”等。
原五岭名家梁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嘉靖三十九年庚申岁(1560年),卜建于直涌村吉地,历时三十九年后于万历年二十七年己亥岁(1599年),主体全部建成,又再历时五年的修饰,石料的牌坊横匾为“宗开柱國”。
内有"世掌丝纶"等各牌匾,大门上匾为“五岭名家”等,于万历三十三年甲辰岁(1604年)历时四十四年昭穆礼成:恭奉石肯梁族之共祖一至六世神主位外,还恭奉七位发起人名下的各分支房族人出钱出力捐田地的分房(村)祖:直涌村巷屋房祖、塘表房祖、中村房祖、霍村房祖之各房祖公神主位和出力的贤士,另还有十六世少辅公乃于1558年由省城回乡下石肯倡议建八世祖云靖公祠,族人具义捐其名下的神主位。
五岭总祠香火鼎盛于传世,辉煌屹立于石肯直涌村,可惜毁于1966年后的文革期间。
现盛世为表敬宗收族之举,于公元2000年前由石肯直涌等各村父老发起重建五岭总祠,并在报刊媒体登载呼唤,但因原址已建民宅及厂房,侧需筹大量资金及异地安置等因素一直在商议之中。
另一方案也提出异地重建五岭总祠,但有人坚决不同,此反复商量无了期。这样五岭名家总祠何日得重建?石肯五岭总堂号“丝纶堂”牌匾何日不用再漂荡流离,得以安家呢?也因原石肯入粤始祖拱公之五岭名家总祠(五进约占地3千平方)历史辉煌而无法代替。
于2011年直涌人惟有大胆地自筹资金,以异地距原旧址五岭总祠几十米的附近,根据地方面积大小,填鱼塘而扩地等因地制宜再建不同格式的石肯五岭名家梁氏大宗祠。于2013年农历10月19日隆重开光:拜祭石肯始祖拱公至以上梁姓氏宗梁康伯。
新建的石肯五岭名家梁氏大宗祠,占地1800多平方米,建筑总面积超过十亩,祠堂百米之外有三层高的牌坊,祠堂内有外庭、中庭、内庭,祠堂雕梁画壁,建筑精细,尤其是屋顶上雕塑,体现的是岭南民俗和传统美德故事祠堂旁有公园、篮球场、棋牌室、卡拉OK室、办公室、唱戏台等配套设施,堪称佛山面积较大、配套较齐全的宗祠之一。
石肯总堂号<丝纶堂>的牌匾得以安家,再以呈石肯世掌丝纶的辉煌与五岭名家的传承,真是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