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一行人收拾停当,吃过早饭后九点钟出发。今天的目的地是不冻泉,在昆仑山口南边,可可西里无人区的边缘。
出发后没多久就开始爬坡。这里比格尔木已经高出一千两百多米,缺氧状况更加明显,爬坡的过程也比之前艰难些。
离开西大滩骑行30公里后,到达海拔4760米的昆仑山口。一路上伴着一条小河,沿途风景比较优美。
过了昆仑山口本以为会有个大下坡,结果失望了,稍一下坡之后就是前面都是略有起伏的“平路”,看来是上了一个“台阶”,后面的路途基本都在海拔四千米以上了。
在这个“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相连”的地球第三极上,因为高原缺氧,每次上坡都比较辛苦,需要喝几口葡萄糖水补充下生理、心理上的体力。而且慢慢的开始惧怕和讨厌下坡,因为每次下坡都是对之前上坡成果的毁灭,接下来又得重新上坡。
昆仑山口南侧的景色与北侧有了很大不同,这里空气比北侧湿润得多,道路两侧经常可见河流和池沼。看来南来的水汽在昆仑山被挡住,使得北侧更干旱,南侧则降水充足得多。
路上还见到一种奇特的现象,一种高高隆起的冰丘。大概是池沼里的水结冰后体积膨胀,从而顶起来这样一个冰丘,由此推断这个地方的水还是挺深的。
这里属于常年冻土,每年夏天只是地表的冰融化,草就在这融化的一层土壤里生长。
青藏线在这么恶劣的地质条件下施工,可见难度是相当大的。
下午到达不冻泉。
不冻泉是因为一眼流量很大的泉水而得名,我们当然要去看看这眼泉长啥样。泉眼离道路不远,上面还盖有一个亭子。我们沿一条步道走过去,看到泉眼周围都用石材砌了起来,下面留有一个口让水向外流。泉水的流量很大,哗哗的流入下面的下河。
回来继续上路,不一会儿就到了可可西里不冻泉保护站,这是我们今天打算住宿的地方。保护站的桑周和扎多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藏族同胞的热情很让人感动。
然而他们的工作更让我们感动。那时候是藏羚羊被盗猎比较严重的时候,他们定期要到无人区去巡逻。因为经费不足,人手短缺,他们很大程度上是半志愿的方式在做着工作。在无人区巡逻是非常辛苦的,而且有很大的危险性,而他们仍然义无反顾。
晚上到保护站附近的餐馆吃饭,扎多跟我们聊起来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感觉像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故事。巡逻、盗猎、死亡、救援、还有路对面发廊里的四川姑娘,我们听得很入神。
扎多很能喝酒,不一会儿一袋散装劣质青稞酒就下肚了,然后又要了一袋,又很快喝完,基本没吃什么东西。喝完酒脸上泛起红晕,隐在高原红下面,使得整个脑袋看上去黑里透红。然后站起来摇摇晃晃的回去休息了。
我们几个继续聊天,议论起高原上的发廊,据说就连阿里无人区也有。看来这个人类最古老的职业同样也是分布最广的。
晚上睡在不冻泉保护站里,房间比较阴冷,再加上上了新高度,又是一夜没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