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快速路是广州城区南拓的一项重点交通工程,呈南北走向,纵跨珠江南水系,连接海珠区与番禺区。而新光大桥则是整条新光快速路项目的控制性工程,其飞雁式造型成为新广州中轴线上的标志景观建筑。
这里,南望大学城,东临国际生物岛,西跨城市新中轴,北面琶洲会展中心和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发展日新月异,远眺广州塔、天河珠江新城建筑高耸云天。
驱车新光快速路 经行新光大桥 驰骋海珠区东南部 “岛、江、涌、湖、园、林” 美丽画卷 在车窗前徐徐展开
由番禺北行,过新光大桥,继续一路向北,进入新光快速路北段,过广州南环高速石榴岗大桥后,从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直穿而过,通往繁华城区的大道两边,风景如画。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俗称万亩果园,被誉为广州“绿心”、“南肺”,近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凸显岭南水乡的本土文化特色,是我国特大城市最大、最美的城央国家湿地公园,业已成为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的后花园。
新光快速路北起广州市海珠区华洲街道龙潭立交,接江海大道和新滘中路,向南依次经过海珠区南洲街道、番禺区洛溪街道、大石街道、钟村街道,止于番禺区东环街道,接光明北路和莲花大道。新光大桥,就在南通番禺、北接海珠,远眺广州“江、山、湖、城”的地理和行政区划连接点上。
北边是日益精致而又拥挤的都市文明,生活快节奏,显得五彩斑斓;而一江之隔,新光大桥南端,则是另外一个世界:农田粗粝,荒野萧疏,时日还像从前一样慢,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相对单调。甚至于,黑白照片中因为传统农耕渔猎文化元素的残存,即使处于开发热潮中的城郊结合部,也显现出原始宁静和朴素的脉脉温情,仿佛最后的田园诗,且歌且行、渐行渐远。
黑白桥南
新光大桥附近水域,早年曾有许多在江上讨生活的疍家人,如今已不见踪影。
新光大桥南端,一尊雕塑立在珠江边,与大桥静静相伴。
垂钓爱好者在珠江边享受垂钓乐趣。
暴风雨来临前的新光大桥。
桥旁的农田里,一把经风水日晒雨淋后表皮龟裂的椅子。
旧沙发被遗弃在沟渠内。江边在修路,曾经的灯塔吧早已不见,指引江上航船的灯塔尚存。
新修建的临江护堤上,用于种绿植的花基内野草恣意生长。
傍晚,新光大桥下,江畔花田中灯光点亮。
桥下农田里,农户燃烧农作物,浓烟升腾。
男子划着橡皮筏在江面上打捞物品。
新光大桥附近的龙舟制作基地,端午节前频繁有新龙舟入水。
桥下江畔年年野花,寂寞开无主。
今昔
2005年12月15日,重达3200吨、长达168米的拱梁合龙段从岸上顺利的拉移上广州打捞局潜驳上,整个绞拖上船过程历时11小时,是整条新光大桥建设中的一大难点和关键的环节。(南方日报资料图)
航拍新光大桥。新光大桥是三跨"飞雁式"中承连续刚构钢箱桁系杆拱桥,跨越珠江沥滘水道(主航道),主跨跨度达428m,全桥长1083.2m。新光大桥2007年1月建成时,主跨跨径位列拱桥跨径全国第三,居世界第六位。
新光大桥北段,罗马家园和周边城中村。新光大桥是一条连通海珠区与番禺区的过江通道,现日均车流量达到了15万辆次。随着车流量的不断加大,重型货运车辆特别是55吨以上的违法货车通行新光大桥,不仅严重降低了路段通行效率,还给大桥及人民群众出行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南都记者 何玉帅 摄
随着车流量的不断加大,重型货运车辆特别是55吨以上的违法货车通行新光大桥,这不仅严重降低了路段通行效率,还带来了安全隐患。
2019年10月17日晚上11点,广州市交通行政执法局、广州交警在新光大桥周边路段展开联合治超行动。
2019年8月,新光大桥不停车检测系统改造工程完工。新光大桥启用“不停车式非现场执法+路面精准打击”的综合治超模式,对该路段所有货车开展24小时不间断全覆盖式的检测工作,并重点对车货总重55吨以上严重违法货车开展执法,新光大桥成为广州市首个实施非现场执法的城市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