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宝藏(12)丨国家一级文物柿蒂八凤纹铜镜:从遥远的东汉走来

西昌安宁镇出土的东汉柿蒂八凤纹铜镜。 文/王仁刚 图/凉山州博物馆提供 凉山州博物馆的“深闺”中,珍

西昌安宁镇出土的东汉柿蒂八凤纹铜镜。

文/王仁刚 图/凉山州博物馆提供

凉山州博物馆的“深闺”中,珍藏着一面古老而精美的柿蒂八凤纹铜镜,她从遥远的东汉走来,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古墓现身:街坊四邻津津乐道

1975年的4月,注定是安宁镇康宁村村支书胡孝顺脑海中记忆深刻的一段时光,虽然43年过去了,很多细节还记忆犹新。那时他还是六和公社(今安宁镇)的一名初中学生。一天,老师告诉大家,说是在铁路东面,红星大队(今康宁村)二小队三角包一带发现了古墓,考古人员正在发掘。三角包一带又称广东官山,小伙伴们平时都不去玩的,那是一带乱葬岗,恐怖又阴森。但现在不一样了,放学铃声一响,胡孝顺跟着同学们迫不及待抄小路向三角包飞去,要去看个究竟……

康宁村老村长赵文政称,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成昆铁路时,就听说三角包那里曾经挖出过金娃娃,还有“棒槌人”。自己还曾去看过一个古墓,在老邮电所那边。古墓背靠东山朝向西山,长约一丈六,宽约五六尺。自己曾跳下墓室看过,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墓室由青砖拱成,两边有腰坑。1975年3月,正是油菜开花的时节,自己受生产队安排外出养蜂,就不知道再次发现古墓的事了……

安宁镇今年95岁的老寿星赵开礼介绍,自己当时在喜德县工作,1975年回乡,听说挖出了古墓出土了铜镜,也去现场看了看。就在铁路和公路之间,那个发现铜镜的古墓只剩下一个墓道了,墓道两侧砌有波纹形的砖。根据自己参与黑沙河治理的地质方面的知识,可以判断该墓曾经历过大地震,因为墓室有明显的褶皱,至于出土文物情况就不清楚了……

原来,当时公社拟于三角包建磷肥厂(磷肥厂最终未建成,地段今属凉山州技工学校),正是“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红旗招展干劲冲天的时代,随着钢钎与十字镐挥舞落下,几位工人突然听到土包里传来咚咚的声音。大家奋力刨挖,一座青砖古墓逐渐出现在大家眼前。得到发现古墓的消息,西昌地区博物馆工作人员立即来到现场,对墓葬进行了为期约一个月的抢救性发掘。

三角包发现古墓的消息不胫而走,锅盖梁老街的乡民们纷纷邀约来看,至今谈起,大家还是津津乐道。

胡孝顺(右)所指红房子处,便是当年东汉柿蒂八凤铜镜的出土地。 王仁刚 摄

东汉铜镜:纹饰精美,意境丰富

胡孝顺和同学们一路奔跑,终于赶到三角包,在现场他们看到考古人员正在用小锄头等工具刨挖,周围并没有拉警戒线,大家可以凑近观看,可什么宝贝也没有看到。只看到墓室走向背东山向西山,比较深,长约2米,宽约1.5米,墓壁是齐整的青砖。考古人员天天挖,同学们天天都要去一趟,看上半小时一小时,持续了大概一个月,可是什么出土宝贝都没有看到。只是听说发现了一面宝镜,铜的,亮晃晃,照得见人,是夜里悄悄送走的,还听说这个墓此前已经被盗过。

安宁镇(原名六合乡、锅盖梁、西宁)出土宝镜确有其事,这面传说中神奇的宝镜现在就珍藏于凉山州博物馆。

凉山州博物馆“东汉柿蒂八凤纹铜镜”藏品信息显示,这件藏品基本部类为文物藏品,类别铜器,制造年代东汉,出土地四川省西昌市,搜集经过为西昌市六和乡(今安宁镇)东汉墓发掘出土,入藏时间1975年5月1日,藏品级别为国家一级文物。描述信息为“镜呈圆形,黑漆古,镜面略呈弧形,半球状钮,环绕钮饰柿蒂八凤纹,缘饰一圈带状三角形纹和云气纹”,直径11.4厘米,厚0.3厘米,重206克。

铜镜轻巧,正面平滑光亮,背面钮件设计精巧,纹饰图案精美,整体呈现黑色。镜背中心是半球状钮,球面光滑,钮中穿圆孔,系上巾带,便于手执照面,解决了无柄无支架的问题。围绕半球状钮座,为三圈浮雕纹饰。内圈由凸起双线、十字形柿蒂纹构成。中圈为四对、八只阳刻的凤鸟,凤鸟两两相对,喙爪相连,头有顶饰,尾有长翎,形体大方,挺胸展翅,高视阔步,气宇轩昂,围绕凤鸟饰有一周内向十二连弧纹带。外圈由带状分布的三角形纹和云气纹构成,其间以斜排凸点(数量4—6个不等)规律相间。纹饰线条细腻圆润,图案为中心对称,沿中心点旋转180度,图形不变。

汉代最流行的铜镜大致有十五类:包括蟠螭纹镜类、蟠虺纹镜类、草叶纹镜类、星云纹镜类、连弧纹铭文镜类、重圈铭文镜类、四乳禽兽纹镜类、规矩纹镜类、多乳禽兽纹镜类、连弧纹镜类、变形四叶纹镜类、神兽镜类、画像镜类、夔凤(双夔)纹镜类、龙虎纹镜类等。

汉镜纹饰多样,铭文逐渐成为铜镜纹饰的组成部分。内容主要是反映相思之情、祈祷高官、子孙蕃昌、长生不死等常见的吉祥语。

凤鸟纹是汉代青铜器常见纹饰之一。凤在神话传说中为群鸟之王,鸟类之最美者,是人们心目中的吉祥之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凤,神鸟也。天老(黄帝的辅臣)曰:凤之象也,鸿(大雁)前麐(雄性麋鹿)后,蛇颈鱼尾,颧颡(额,脑门)鸳思(同“腮”),龙文(通“纹”)龟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朴、濯羽弱水、莫(通“暮”)宿风穴,见(通“现”)则天下安宁。”凤鸟纹圆眼、毛角、大翅,多饰青铜器物上。

柿蒂纹也称“四叶纹”,因形状像柿子分作四瓣的蒂而得名,亦是我国古代的吉祥纹样。《酉阳杂俎》中写道:“固,柿为最。俗谓之柿盘。”柿蒂纹起源较早,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汉代,多用于伞盖、漆奁盖、铜镜及其他青铜器上,也见于汉代墓室天井及墓门上。汉代以后不多见于器物,转而以华服上的柿蒂纹流传后世。

这件精美东汉柿蒂八风铜镜既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自然是珍藏中的宝贝。

铜镜出土:符合汉代墓葬出现规律

史籍所载,早在秦代,西昌这片沃土已经设置过郡县,西汉设置越嶲郡,辖邛都等县,郡治邛都即今西昌。邛都纳入大汉王朝版图,与汉武帝刘彻的帝国宏图、张骞通西域的意外发现、唐蒙出征西南夷受挫、司马相如出使大西南、司马迁南游等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赵开礼《西康宁属靖边司令部始末》记载,汉武帝刘彻想开发西南边疆,开通西夷道和南夷道,遭到西南夷部族首领们的抵抗,致使“数岁道不通”。于是元光五年(前130年),拜司马相如为中郎将,持节往使,通灵关道,在孙水上建桥,来到邛都。其后由于民族部落间互相攻伐,大道时阻,政令不通,且有威胁中原之虞。元鼎六年(前111年),又派司马迁随军前往巴蜀以南,到达邛、笮、昆明等地,设置越嶲郡,辖邛都等十五县。此后中央王朝委派官吏,进行有效管理。

为实现大西南的长治久安,中央政府采取了移民实边政策。刘弘、贾丽在《凉山历史上的四次大移民》中介绍,汉代移民来源首先是劳工,其次是士卒,再次是屯田移民。从发现的汉代遗址看,当时屯田移民数量巨大,且大多定居于“蜀-身毒道”通过的区域。今天的甘洛、越西、喜德、昭觉、美姑、西昌和会理等县市,都发现了大量汉墓和汉代遗址,这些墓葬成群分布,墓葬群与墓葬群之间隔着大片平坦而肥沃的耕地。

“秀挹邛泸”的四川省级特色小镇安宁镇,位于西昌市城区北部,距市区仅12公里,自古是安宁河谷平原之一部,是西昌城北南丝路茶马古道上的第一个重要驿站,有“要道扼川滇,孙水潺湲长作带;严疆通冕越,螺峰绿翠远为屏”的美誉,符合汉代墓葬出现的一般规律。

凉山州博物馆珍藏的明代仙童镜,直径8.2cm,厚0.7cm。

使用久远:是生活用具也是工艺美术品

东汉柿蒂八凤纹铜镜仅是西昌出土的众多铜镜中的一件,凉山州博物馆还珍藏了一面东汉多圈凸线铜镜,直径8.95厘米,较为小巧;一面明代仙童镜,直径只有8.2厘米,更为小巧。此外还有宋代高士铜镜,金代四鼠葡萄铜镜,都是十分珍贵的藏品。

铜镜作为生活用具,使用时间跨度极长。关于铜镜的起源说法较多,主要为始于殷商、新石器时代末、春秋或西周。但就考古发现看,铜镜最早出现在距今4000年前的黄河上游齐家文化中,但局限于当时的手工技术,新石器时代的素面镜占很大比重。到战国时期,铜镜才得以发展和盛行,直至明清。

1、铜镜的产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光今人有,古人亦有之,美人更有之。装饰打扮,让自己以美好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的心理,古今亦然。照见自己,了解自我形象,修饰容貌等诉求,催生了镜子这种生活用具。

镜也称“鑑”“鉴”,可是最早的镜子并不是金属镜、玻璃镜,是自然界平静的水面,是器皿中清澈的水。表示照看自己容颜,最初的字是“监”,这是一个会意字,繁体为“監”。左上的部件“臣”表示睁大的眼睛,代表观察,照看;右上的部件是跪坐俯视的人(或者两个部件合在一起);下面的“皿”是“饭食之用器也”(汉·许慎《说文解字》)。严格的说,“皿”是盆盘之类口面较宽可盛水盛物的器物。几个部件合起来,表示人在水盆里照看自己的容颜倒影,故“监”的本义是察看。

这种照面饰容的盘子也叫“监”,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青铜的盛水监,于是字体就演变为“鑑”或“鉴”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鑑,大盆也,一曰监,诸(兼词,于之)可以取明水于月(映照出明月)。从金,监声”——但这仍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镜子。真正的镜子是由青铜合金铸造的铜镜,可以执于手中,不再需要借助水面为介质。

青铜鉴的诞生,在神话传说中亦由来已久。相传最早的镜子是上古黄帝的妻子嫫母发明的,那是一块可以在阳光下照出脸庞的石片,她把石块表面磨平,清晰度更高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块磨制的石镜诞生了!黄帝受嫫母启发,开始以铜铸镜,“帝因铸镜以像之,为十五面,神镜宝镜也”(《轩辕黄帝传说》)。“饶州俗传,轩辕氏铸镜于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石上常洁,不生蔓草”(《述异记》)。

2、铜镜的发展

考古发现证明,中国在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末齐家文化中,就开始使用铜镜,经历了商、周、汉、唐、宋、元、明,直到清代中晚期以后,铜镜才逐步为玻璃镜所取代,退出人们的生活。

铜镜可算是中国古代诸种金属器物之中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过许多影响的古器物。铜镜本身是一种工艺美术品,镜子的背面一般都铸有精美的纹饰或文字,这些纹饰的图案造型与铭文,往往浓缩了人们的社会思想观念与审美情趣,体现了较高的工艺制作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

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重要时期。汉镜不仅在数量上比战国时期多,在制作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了很大发展。镜形基本为圆饼形镜身,半圆球状钮,纹饰有平雕、线雕和浮雕。

3、神秘的技艺

汉代铜镜精美的铸造工艺和纹饰令人赞叹,特别是深埋地下数千年,至今仍不锈蚀的工艺更令人深感神秘。

《周礼·考工记》中就记载了制作铜镜的合金比例:“金锡半,谓之鉴。”铜镜合金中普遍含有铅,铅加入合金,提高了铜镜的强度。《淮南子·修务训》中也有明确记载:“明镜之始下型(模范),朦然而未见形容,及其扢以玄锡,摩(通“磨”)以白旃,须眉微毫可得而察。”《吕氏春秋·达郁》有用白毡蘸着“玄锡”来磨镜开光的记载,汉镜就曾有“和以银锡,清且明”“和以玄锡,清而明”的铭文。

古人使用铜镜需要经常磨光。因此也催生了磨镜职业,匠人手里拿着金属工具,沿街敲打,妇女们听见后就出来磨镜,这就叫做“惊闺”。

4、丰富的意蕴

铜镜是古人照面饰容的日常生活用品,其纹饰凝结了古代工匠的审美意趣,其功能便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铜镜本是日常用品,但由于镜子具有反光、照出影像的特点,引申出许多社会功能,其一就是随葬品。由于铜镜所具有的破暗取明作用,再加上古代“视死如生”和“诸养生之具,无不从者”的观念,人们以之为随葬品,以供死者在阴间继续“使用”。铜镜不独为古代贵族墓葬中常见随葬品,王公贵族的往往是制作精良、纹饰精美、尺寸大,而一般的平民百姓的尺寸较小,纹饰普通。

这些埋藏在古代墓葬中的铜镜纹饰特征,为墓葬的断代提供重要的依据,是考古断代的标识。

铜镜兼实用与审美价值,自然成为人们馈赠的礼品。据《唐书·礼乐志》记载,八月五日是唐玄宗的生日,这天也被定为“千秋节”,又称为“千秋金鉴节”,群臣会献上美酒和铜镜祝寿,玄宗也会赠群臣以铜镜,以示圣恩。习俗流传民间,赠镜活动盛行,自然推动铜镜制作的发展和技术水平提高。

铜镜大多是圆的,圆形在古代有圆满、团圆、吉祥之意,成为“花好月圆”的象征。因此在古代,铜镜就常用作为爱情婚姻的信物,图纹有双凤镜、雀绕花枝镜、瑞兽鸾凤葡萄镜等,还有启蒙和增加夫妻生活情趣的图纹。

“破镜重圆”的故事,“山鸡舞镜”的传说(《异苑》),“化鹊捎信到夫前”(《神异经》)等传奇,都与爱情有关,也往往成为许多诗文的题材。这些故事,既表达了古人的美好愿望,又说明了铜镜作为爱情的信物,其意蕴是渊源有自的。

古人不太理解铜镜映射的原理,以为铜镜本身可以发光,具有“法力”,可以照妖驱邪。因此很多道士修行炼丹时镜不离身,佛教和道教以之为不可缺少的法器。

古代铜镜的形制、纹饰和铭文的发展变化,展示了古人的艺术想像力和社会文化观念,研究这些纹饰铭文,为人们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实物证据与独特视角。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