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交通条件,促进长治久安。西藏位于我国西南边疆青藏高原腹地,与多个国家接壤,少数民族聚居,是我国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的的重要屏障。总书记指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充分说明了西藏工作对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性。但长期以来,西藏受复杂的地形条件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影响,对外交通始终不便,这不仅削弱了它与外界的联系,也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进藏铁路规划前,虽已有川藏公路等陆路交通和进藏航线,但前者路况艰险、耗时长,后者费用高昂、运量小,都未能从根本上改善进藏交通条件。近年来,轨道交通凭借其运载能力大、通行效率高且费用亲民等特点取得了飞速发展,也为进藏交通打开了新局面。川藏铁路是青藏铁路后的又一条“天路”,更是贯彻党中央治藏方略的又一重大举措,它不仅能够有效分担青藏铁路的压力,加强西藏与中、西部地区的联系,同时也将彻底改变川西沿线地区落后的交通状况,“一个都不能少”的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扩大投资消费,拉动经济发展。川藏铁路不仅是西藏人民的期盼,也是全国人民的心愿,其投资建设将会带动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我们早已看准、迟早要建的有效投资项目。川藏铁路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预计投资2000多亿,届时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消费大批建筑材料,进而促进企业规模扩张和生产技术发展。俗话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川藏铁路沿线蕴藏的巨大资源和经济发展潜力,势必为铁路沿线地区的经济增长注入不竭动力。与此同时,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严峻时期,美国政府一再增加的关税虽然给我国外贸出口带来了阻力,但川藏铁路这一超级工程的全线开工,能够通过扩大国内投资、拉动国内消费的方式,刺激我国经济发展活力,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体现技术实力,彰显制度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接二连三的建成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从三峡大坝、南水北调到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再到现在的高铁成网、川藏铁路,“中国制造”超级工程屡屡刷新世界记录,一方面体现了我国科学水平的突飞猛进和技术实力的雄厚积淀,另一方面也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在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大局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干部群众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政府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下,进行全国范围内的资源高效调配,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内部壁垒,为超级工程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李晨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