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年以前,一股“闯关东”的浪潮席卷山东。300年后,一部电视剧《闯关东》又让我们记起那段峥嵘的岁月。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走进闯关东那段被时光铭记的历史。
300年前齐鲁大地上的农民们推着小车,挑着担子,用两条腿开拓出一条充满血泪的“闯关东”之路。一个“闯”字,就足以概括他们的一生,这个闯里面蕴含了太多山东人的血泪 ,已经他们不屈不饶的精神。
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闯关东的历史源自清顺治元年(1644年)止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共绵延了300年的历史,先后有3000多万迫于生计的华北穷苦百姓离乡背井,相继踏上关东大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人口大迁移才尘埃落定。
第一次闯关东
在清朝以前,东北一直是人们眼里的蛮荒之地,清朝之后,关外大量迁入关内,这也就导致了人口本来就不多的辽东人烟更加稀少。辽东处于地广人稀的局面之中,清王朝为了改变这种局面 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百姓迁往辽东,奖励和降低赋税的办法,鼓励关内人民出关开垦,并分配给移民耕地、种子、口粮等。在这样优厚条件的吸引下,人们开始踏上前往辽东的征途。
因为迁入辽东地区的人口太多,于是清朝颁布了政令,实行严密的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严禁汉人进入满洲的“龙兴之地”,对东北地区的边界把控更为严格,哪怕是到了19世纪初,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政府依然不为所动,严格禁关。但那些百姓天灾人祸不断,食不饱,穿不暖,连生存都成了问题,在这样艰难条件的驱使下,百姓硬着头皮也得闯这道关卡,去东北讨得一条生路,这就是“闯关东”的由来。
第二次闯关东
中华民国成立后,张作霖取得东北政权,东北地区尚有两亿多亩沃土没开垦。为发展东北经济,增强实力,以张作霖为首的东北当局采取一系列措施,吸引、鼓励移民流入东北。
从1915年到1924年,奉天省被丈放王公庄地达190万亩。这些荒地对于这个时期关内的难民来说,就是巨大的诱惑。于是关内移民开始大量移入东北,形成历史上罕见的移民浪潮。
大凡是闯关东者,都是在关内难以生存下去,于是不得已走向闯关东的道路。张学良就是抓住了难民这种心理,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条件,妥善接纳和安置难民 ,在闯关东的浪潮中,
大批的人口迁入给东北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其经济和文化都处于空前的繁荣之中,这种局面上形成,张学良父子也算是功不可没。
闯关东浪潮的背后展现的是那一段段动荡的历史,也是中国人在面临困境后仍然不屈不饶的精神,一个闯便是对那群开垦东北先民最好的概括,也是中国精神的最好展现。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