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人民论坛网(rmltwz)
整理 | 人民论坛记者 李一丹
政务直播要防止“尬聊”
政务新媒体运营是必然的趋势,既要便民,但也要亲民。“政务直播”是顺应新时代发展的新生事物,必然会伴随着“质疑”的声音,要让“政务直播”真正成为架设在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亲民桥梁,关键在于“走心”,谨防直播干部“努力尬聊”。对于政务机关和干部来说,避免“努力尬聊”,首先要抓住科技机遇,关注网络动态,在开通直播的时候,有计划有步骤有思路地将政务信息传达给“网友”,做到与“网友”互动有话聊、不尬聊、聊准话。“直播走心”应形成常态化、规范化机制,既不能“虎头蛇尾”,也不能“蹭热度”,要让政务新媒体运营成为拉近干群关系的一种常态工作机制,避免某些政务机关“火”时风生水起,“热度”过后“鸦雀无声”。
——成都市温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杨晓昱
探索科学完善的“政务直播”机制
基层方面可以以县一级政府为单位,开通一个公共的直播账号,成立专门办公室,实行坐班制度,详细的制定直播时间表和直播班次并提前公布给直播间的观众,明确职责范围,这样既能让民众精准的将意见反馈给有关领导,维持民众的新鲜感,方便民众规划时间,也能给相关领导充足的准备时间,将有关问题集中解决,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中央方面,可以出台相应政策引导鼓励,设立先行试点,探索出一套科学完善的“政务直播”机制,并且培育典型,使得“政务直播”逐步趋向规范化、统一化,以此推动这条“便民通道”平稳快速发展。
——河北河间市委组织部 冯圣钧
把握好政府网站和政务直播的“一条线”
把握好政府网站和政务直播的“一条线”。应该正确把握政府网站与政务直播两者“一条主线”的关系,按照两者不同的特性来分配任务划分职责,同时还应建立两者现实的关联,形成一种嵌套机制,在政府网站建设积攒的人力资源可为政务直播所用,政务直播实时获取的信息和受众资源也能为政府网站所用,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只有把两者放在“一条线”上,才更加有利于推进“服务型电子政务”建设。同时要谨防政务直播与日常工作“两张皮”。政务工作不是“一播就灵”,光靠直播是无法缩短政务的距离。对于探索开通政务直播的部门来说,关键要处理好政务直播与日常工作之间的关系。
——陕西省府谷县府谷镇人民政府 杨钚涵
如何打破“搭台唱戏多,围观群众少”
一方面,要寻找严肃内容与娱乐化之间的平衡点。 政务服务因其单一化的流程、枯燥无味的政策语言,被笼罩了一层“严肃”的雾霾,这大大降低了群众的认同度和获得感。 纯娱乐的内容则会让人“一笑置之”,少了取信于民的信服感。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寻平衡点? 简而言之就是政务直播者要多用群众语言, 少一些“官腔”、多一些“民味”,用群众的话讲政策的理 ,比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群众才听得舒心、干得起劲。 在内容上,要“对焦”群众痛点,解决群众难点。 另一方面,要运用好市场平衡供需的机制,提升政务直播的服务能力。 从长远来看,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 还需要打破行业、单位间的壁垒,培育政策性平台、问题跟进式平台、热点堵点类等平台。 通过分析群众点击率,深度挖掘群众需求,在线上高效完成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
——中共淮安市清江浦区委组织部 李婧 黄文军
避免“过时不及时”
近年来,由于舆情回应不主动、不及时而导致舆情事件发酵蔓延的情况不在少数。尤其是在一些重大领域问题以及突发敏感事件中,有关部门反应不快,存在不敢说、不愿说、不会说的问题,没有解决好要不要发声、由谁发声、何时发声、怎么发声等问题,导致个别问题被舆论炒作,造成较为恶劣的影响。政务直播要做到主动和及时回应,摒弃围堵、删帖等消极手段,不遮不掩、直面问题,增强公开信息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要学网、懂网、用网,在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既要及时有效地满足公众知情权,又要清晰准确地解答公众疑虑,最大程度上扼杀谣言的产生。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永盛镇人民政府政务 杨建朝
把握公开与涉密的关系
机关工作之所以有一定的神秘性,是由于政府机关工作涉及到许多涉密工作,如人事、投资、招标、建设项目等工作,具有一定的涉密性,不能及时对外公开。因此机关干部在学做“直播网红”时,要正确把握公开事项与涉密工作的关系,涉密不能直播公开的内容坚决不直播、不上网,做到保守党内秘密。对不涉密事项,属于政策法规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及时公开,让人民群众知晓,甚至可以借助直播平台加大力度进行宣传,让所有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国家的最新的惠民政策。
——中共重庆市彭水县委组织部 肖江龙
防止政务直播成为一时大热的秀场
当下,随着各类直播软件兴起,政务直播已经成为一种治理的新尝试,也是一条反映民意的新通道。通过直播的形式,一方面可以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促进政务公开、提高干部业务素质和部门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接足地气的直播,在传播范围、传播层级、受众互动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但回顾政务公开的历程,从开始的市长热线电话被打爆,到后来最终成为摆设,鲜少有人问津;电子政务本可简化政府办事流程、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的监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部门网站更新缓慢、无法正常显示,逐渐沦为“僵尸网站”;掌上政务是近几年兴起的,但政府部门APP开发没有明确的管理办法,不少已经上线的APP内容不更新,在线申请业务办理无反馈,导致用户安装之后又愤然卸载。由此可见,对于新技术,能否用好才是关键。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委组织部 陈倩倩
政务直播要把握好“满意度”
无论处理政务、收取民意还是特色推广,政务直播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更好的为民服务,是网络上的群众路线,是否走好这个群众路线的标准就是群众是否满意。如何让群众满意?首先要取得群众的信任,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当中要履职尽责、恪尽职守,主动联系群众,切实为群众过服好务,将群众现实中的信任搬到网络当中,从而奠定走好“网络上群众路线”的基础;其次是要群众参与,在政务服务当中公众期望、公众参与与公众满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政务直播同样如此,不能唱“独角戏”,要让群众参与其中,与群众互动,从直播中听取建议和意见,改进工作方法。
——成都市龙泉驿区农业农村局 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