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老子送给孔子三句话 句句都是大智慧

各位喜欢国学的朋友,今天聊的这个话题比较有意思,是关于老子和孔子的。

这两个人的交往,绝对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件了不得的事情,比李白和杜甫的交往更了不得。

很多朋友认为这只是野史传说,其实不然,此事是见于正史的。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到周朝国都去,见到了老子。临别的时候,老子还送给他三句话。

在送出这三句话之前,老子有一个简单的开场白,《史记》原文是:

“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

这里边其实有个“彩蛋”,我们后边再说,这里先来听听他讲了什么。

原文是:

“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老子这段话共三句,其实可以分两层意思来解读:

第一层是“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所谓“聪明深察”“博辩广大”,无非说一个人很有头脑,懂得也多,又能言善辩,总之是个厉害角色,但结果如何呢?因为喜欢议论别人,揭别人的短,所以很难有好下场。

可以说,这是这一类人的宿命。当然特例不是没有,但是极少。

原因在于,厉害的人,往往习惯性地想表现自己的厉害,“好议人”、“发人之恶”都不过是表现方式而已。

正所谓“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再来看第二层,“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做子女的、做臣子的都不要老想着自己,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老子看得很明白,一般子女有孝顺父母的行为,潜意识里往往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孝顺,以求得自己的心安,同时博一个“孝子”的美名。

父母真正需要什么,反而不在考虑之列。

孔子所谓的“色难”之难,症结就在这里。

而一般臣子忠于君主呢,也不过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忠诚,博一个“忠臣”的美名,极端的表现就是事无大小、动辄“死谏”,这种奇异现象在明代发展到了顶峰,贻害无穷。

老子认为:忠孝,如果不是出乎自然、发自本心,而是人为造作的,充其量只是一种“伪装”罢了。

综合这两层意思来看,就能发现老子确实是“话中有话”,他有自己的潜台词。这个潜台词就是“处弱”,就是“无为”,这正是他一贯的主张。

虽然老子表面上在给“聪明深察”“博辩广大”的人提建议,给崇尚“忠”“孝”的人提建议,但他明确的观点却是: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经·十八章》)

以及: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十九章》)

为什么老子这么说话呢?因为有智慧的人都知道:讲话是一定要看对象的。

老子一开始自称“窃仁人之号”,其实就大有深意。

所谓“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德经·三十八章》),既如此,老子又怎会自贬为“仁人”?

因为他的讲话对象是孔子,孔子是谈“仁”的。而孔子我们知道,至少在青壮年时期,他是一个功名心很强、能力很强、做事风格也很强硬的人,正是所谓的“聪明深察”“博辩广大”的那一类人。

同时,他也是一个常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挂在嘴边的人。

所以老子对孔子说的话,都是站在孔子的立场,表达自己的观点,显然是“意在言外”的。

至于孔子能不能听出“言外之意”,那就是孔子自己的事了,于老子而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有些话,是一句都不能多说的。

否则,他不也成了“好议人者”、“发人之恶者”了吗?

孔子后来也非常强调“谨言慎行”,作为儒家的处世之本,但是“处弱”“无为”毕竟不是儒家的菜。

这么来看,老子的话,确实是恰到好处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