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之间的矛盾,一多半以上与沟通有关。
毕竟,人际之间的沟通,没有那么多的顺畅,各类沟通障碍会层出不穷。无论刚开始是多么善意的出发点,多么简单的取向,由于存在各种沟通障碍,最后往往都能给你整出一团乱麻出来。
诸多的沟通障碍,基本可划分为两大类别,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外部的客观因素。
自身的主观因素主要包括:
1.自己有没有错?
一旦沟通不畅,是不是都在怨别人?有没有在自我身上找原因?是不是自己太主观了?说话方式有问题?保持自检意识,才能持续的修改完善,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技术。若是坚决认为自己的沟通方式没有问题,自然不会做修补调整,这水平也就上不去了。
2.对对方的了解程度。
为什么相亲第一次见面话特别少?原因很简单,互相不熟悉,对方情况不了解,性格脾气,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等等都不知道,自然没话说。在工作及日常人际交往过程中,若是对对方的了解太少,或是没前提做功课,自然没话说,甚至还能陷入冷场。打仗还讲究个知己知彼,人际之间的往来,充分的了解是基础。
3.话难听。
这个就不多说,总之就是那种完全不会说话的,一句话说出来能噎死人的那种。
4.直接表达。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没有一些铺垫和策略,过于直白。除非是非常严肃的工作场合,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这种直来直去的沟通方式,会让对方很难接受。
5.直接转述。
开口就是:“我们领导说了~~,我们领导要求~~。”把上级领导的要求和意思,直接转述给别人,在对方看来,这是你的领导,不是别人的领导,没必要一定要接受的。再有,沟通的时候,先把领导的话摆出来,多少有些狐假虎威的嫌疑。除非是领导明确要求你转述的。
领导对你的指令,那只是针对你,不是对别人。尤其是涉及非直接隶属关系的沟通对象,在转述时要进行柔化处理。不能硬邦邦的直接说出来。
6.语速太快。
有个说法,说话的语速与社会地位是呈反比关系的。说话越慢,往往社会地位越高,胸有成竹,从容不迫,自然说话慢。而这说话快,往往给对方的感觉就是你很着急,沉不住气,急于表达。再说了,话说的太快,含糊不清,对方听起来费劲,信息的遗漏量也大。
7.表情难看。
面对面的沟通,对方首先看到的,就是你脸上的表情。若是表情不当(释放出冷漠,高傲,看不起人,厌烦,无精打采等表情),就等于是在给对方脸色看,也许话还没说出口,对方就已经不高兴了。更为麻烦的是,自己脸上的表情,自己看不到。
8.肢体动作。
与表情一样,肢体动作也在传递信号,当然了,这肢体动作也分为有意识动作和无意识动作,得罪人的,更多是自己无意识的动作。
9.缺乏抗打击能力。
不是所有人说话都能客客气气的。有些人说话就是很直很冲,甚至很难听,但自己不听又不行,对方的口气、表情乃至肢体动作不当,都会给自己的情绪带来一定的打击。自己情绪低落,自然又影响到自己的沟通状态和语言组织。
我们没法要求别人的沟通态度,只能是自己提前导入抗打击能力训练,提前适应这种负面状态,减少对自己的情绪损伤。
10.缺乏整体规划。
希望什么事情都能一次沟通到位,一次性把所有的要求和目的都提出来。但事实上不可能,有些较为重要或是复杂的事情,得要拆分若干次沟通。这重大谈判都是多轮会谈的,需要做整体上的分解和次序推进,要为每次的沟通设定主题和功能定位,每次沟通之间,还要有衔接和铺垫。总是想着一步到位,未免有些想当然了。
除了自身的主观性因素,还有些外部客观因素:
1.传统家庭和学校教育。
出于“言多必失”的古训,家长对子女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是抑制的。从小就要求孩子少说话,尤其是在公开场合,是不能提出不同意见的,导致孩子长大成人后,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再有就是学校教育,虽然看起来老师也很鼓励同学们发言,可绝大多数老师只想听到标准答案,这又导致了在不确定是标准答案的情况下,就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
2.中国式沟通的刻意障碍。
相对于西方的直白,中国人的沟通模式要含蓄的多,有话不直说往往被认为是成熟的标志。说话含糊,说一半留一半,正话反说,话里有话,指东说西~~~~,这都需要对方具备非常高的悟性才行,万一对方没这么高的悟性,这沟通就进行不下去了。
3.生理性障碍。
人有周期性的生理低潮(会觉得什么都没意思),人的大脑每天不同时段的工作效能也不一样,还存在盲听(耳朵听到了,信息没送到脑袋里)、盲视(眼睛看见了,信息没送到脑子里)、走神(精神恍惚)加上人的记忆力也没那么好,这就导致了在沟通过程中,看不到、听不到、记错了、忘记了等情况,直接降低了沟通效果。
4.病理原因。
生病了,感冒、头疼、发烧、鼻塞这疼那疼精神萎靡,这种状态下,自然没有心情和精力来进行沟通。
5.对方的应对能力。
你今年二十几岁,对方已经六七十岁,见多识广,阅历丰富,位高权重,双方差距太大,完全不在一个等量级上,除非对方乐意,不然也很难做到有效沟通。
6.第三者干扰。
双方之间沟通没问题,可突然跳出来一个第三者,干扰或是反对,甚至还能把已经谈好的事情全部给否定掉。
7.音误和意误。
音误,就是一个音,可能有多个字。北京的“京”,黄金的“金”,兢兢业业的“兢”,精华的“精”,发出来都是一个音,可意思却完全不一样。再有就是意误,就是语言意思理解错了。
解决问题,先从了解问题开始。了解所存在的各类沟通障碍,分析对自身沟通所产生的影响。在解决层面,先解决自身的主观性问题,对客观性的因素,了解情况,掌握规律,提前规避和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