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天后土话“成纪”——易学高人之乡

伏羲赞

木德风姓,八卦创焉。

龙瑞名官,法地象天。

庖厨祭祀,纲罟鱼畋。

瑟以象时,神德通玄。

女娲赞

古之国君,造簧作笙。

礼物未就,轩辕纂成。

或云二皇,人首蛇形。

神化七十,何德之灵。

——曹植

女娲伏羲人首蛇身神话画像

1700多年前,那位以惊人天赋和“七步成诗”典故成为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杰出诗人曹植,怀着虔诚、崇敬的心情,写下了对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娲的赞歌。打开汗牛充栋的典籍文献,记载伏羲、女娲及其出生地成纪的历史篇章洋洋大观,光彩照人 。

成纪,是中国历史链条中一个遥远而神秘的结。自此结之后,华夏民族就在伏羲文化的曙光映照下,最早进入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成纪古城

在混沌初开、天昏地暗的时期,九河神女华胥氏在一条河岸的沙滩上踩了一只硕大无朋的脚印,霎时,一条五彩霓虹缠绕其身。华胥氏就这样履大人迹而孕圣人。直到12年后,华胥氏才生下这个取名为伏羲的婴儿。

古人以12年为一纪,因华胥氏孕伏羲12年才出生,所以古人为了纪念这位万世圣人,就把他的出生地命名为“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西南部。),并把伏羲氏尊为古代的三皇之首,与神农氏、燧人氏并列为上古文明之祖。

伏羲秉天地灵气,智慧非凡。及长,这位中国远古史上最具开创意义的部落酋长,与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女娲结为夫妇,繁衍生息,瓜瓞绵绵。伏羲与女娲创造了人类,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炎、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老子等,递传进展,确立了中华道统。

伏羲氏创画八卦

伏羲氏对人类贡献最大且影响至今,历久弥新的圣德是创画八卦。这个取之于大自然物象,又能通达神明、比类万物的八卦图,实乃是宇宙存在的一种模式。万物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形态符号,人类还可以根据这种模式穷天人之际,察万物之理。破译了这个符号,可以窥视到先民们对自然规律的把握和应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又是中国自然科学之滥觞。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伏羲圣德,起源于八卦;

人类文明,归功于八卦。

中国人向来有崇拜祖先的传统,究其实,是因为祖先无与伦比的高超智慧服膺了一代代后人。现如今,观风水、断吉凶的风水预测学在国内乃至海外大行其道,造福良多,这就是最好的明证。

一块养育了杰出人物的土地必然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一块神奇的土地又会滋长出一代代灿如星汉的杰出人物。汉唐以来,成纪这块诞生过伏羲、女娲的皇天后土,又培育出了许多彪炳史册的著名历史人物。

成纪文化城手绘图

西汉名将李广,一生经历大小七十多战,令匈奴闻风丧胆,称其为“飞将军”。他为国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请缨杀敌的赫赫战功,以及临大节而不辱的杀身成仁,为中国军人树立了最为经典的范例。

在南宋初年宋金战争十分频繁而激烈的关头,伏羲故里又涌现出与岳飞、韩世忠齐名的吴玠、吴璘、刘锜三位名将,吴玠、吴璘兄弟面对金人不断兴兵入侵中原的现实,力主抗战,并在抗金卫国战争中建树了不朽功勋。他们在西北地区及关中、巴蜀的咽喉地带上坚持10多年,赢得了著名的和尚原大捷、仙人关大捷,创造了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成功战例。同时期的的刘锜将军,在保卫江南半壁河山的战争中,富平之战,力战有功,顺昌之捷,威震中原,柘皋一战,金人丧胆,赢得千古英名。

人文始祖伏羲圣像

皇天后土,王气帅星,使伏羲故里这个在黄土高原并不起眼的小地方平添了无穷的魅力。明代末年,名道张三丰云游到此,在城西南的西岩寺山盘桓数日,身临其境地感受伏羲先祖的遗泽和卦义。起初,人们对这个行为怪异的道士莫名其妙,有一天早晨,人们发现寺院的粉墙上写着龙飞凤舞的两个大字“瀛洲”,张三丰大师在静宁书“瀛洲”二字,寄寓了大师对静宁这块曾经诞生了伏羲、女娲的圣地无限崇敬的心情。

伏羲故里,地灵人杰,历代文韬武略的治国安邦之士和支撑危局、砥柱中流的名将豪杰之士代不乏人。如汉代著名摩崖石刻《西狭颂》的主人公汉阳太守李翕,再如以陇西成纪为郡望的成纪李氏中,出现了大唐开国皇帝李渊,还有唐太宗李世民、“诗仙”李白等,他们都以成纪为籍贯,以成纪李氏的后裔而自豪。再如宋代抗击西夏的民族英雄曲珍、清初治理漕运有功受到康熙皇帝嘉奖,后来又参与收复台湾的一品重臣慕天颜等。这些如灿烂群星般的历史人物,将伏羲故里的天空装扮得那么绚丽夺目。

作为始创八卦的伏羲的后人,静宁人历来对八卦、易数之学十分推崇,且成果不菲,代不乏人。清代静宁州人王汝蕃,曾经集数十年心血,写下了《易经数》一书,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被易经研究者奉为圭镍,并被收入《大清甘肃文献录》。辛亥革命曾参与秦州起义,并担任甘肃临时军政府军政司厅长的受庆龙先生,就是一名擅长诗书画的饱学之士。同时,受庆龙又是一位深谙八卦预测的易坛高人。

世事如白云苍狗,历史变沧海桑田。近年来,静宁县充分发掘历史遗存,弘扬成纪文化,使中国最早的古成纪遗址被列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天水市首发《伏羲画卦》邮票

20世纪90年代,该县在建成明丽典雅的成纪文化街之后,又集中力量启动了气势恢宏的成纪文化城建设。由国内著名的国家级建筑设计大师任震英先生担纲设计的汉代风格成纪文化城,以其高品位的设计、高质量的建设和高层次的文化内涵,受到了全国乃至海外有志于成纪文化建设的学者及朋友的关注和大力支持。

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主席沈鹏题词:“伏羲故里”,著名民俗学家、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主席贾芝题词:“太皡伏羲故地”,著名民俗学家、台湾中国民俗学会荣誉理事长娄子匡还为静宁县编辑出版的《羲皇颂》、《伏羲文化论集》等题词赞誉。古老的静宁,而今成为海内外发掘和研究伏羲文化最具规模最有成效的区域,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卓有见地的学者、专家及伏羲八卦预测学家。

国际著名易学专家黄道为成纪古城伏羲圣像揭幕

多少年来,静宁县曾产生了许多民间易坛高手,他们隐居乡里,艰难度日,默默地钻研和传承着先祖伏羲的精神遗产。直到静宁县大力弘扬伏羲文化,开始由官方斥资大规模修建成纪文化城时,2002年12月31日黄道在静宁县政府及领导们的支持下,与同人们发起并正式成立成纪文化研究会,并担任研究会会长,此后一颗易学新星终于在汲取伏羲八卦精髓、博采众家精华之后,从静宁升起,并光耀大江南北的易学星空,被人们誉为“易神”的国际著名易学专家黄道,终于横空出世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