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圭测其方位,玉尺度其遐迩。——《葬书》
春秋时期,属于天文科学的方位概念开始产生和运用,“辨方正位”是中国传统建筑选址布局的一个重要原则,都城的方位,要求“背山、面水、向阳”。
汉代司南模型(来源:hi.baidu.com)
汉代的司南模型,外盘标着二十八宿,说明人们注重方位与天文的关系; 六壬式盘,则把二十八宿稍微错开。 这一变化,是因为他们掌握了磁偏角,证明我国先民对天文有着相当深入的认识。
方位概念最终导致“方位理论”的成熟和定型。 而随着“方位理论”的形成,“土圭法”、“土会法”、“土宜法”开始普遍运用。
四方定位对于葬事十分重要。 《地理新书》将四方定位放在卷一予以讨论,明确交代曰: “将欲营地事,必先正四方;四方正,然后十二位定。”
《周官》 : “土方氏掌土圭之法,以致日景,以土地相宅而建邦国都鄙。” 郑氏云 : “土地犹度地以知东南西北之深,而相其可居者。宅,居也。”
土圭日景(一)
土圭所以辨方正位,其制见于《周礼》。《周礼》曰: “匠人建国,水地以垂。置臬以垂,视以景。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
《地理新书》详细记述了古人使用土圭的情况:
玉人职曰:土圭,尺有五寸,以致日,以土地。冯相氏冬夏致日,春秋致月,然以致日者度其景至,不以土地者度其地广深,以求地中相其可居者。又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
土圭日景(二)
关于日影取正,《考工记》等亦记载有具体的操作方法。
土圭作为风水应用的基础性工具,日益普及。《葬书》曰: “土圭测其方位,玉尺度其遐迩。” 至此,土圭之于风水测量定向,已成定制。
在科技水平尚不发达的古代中国,以土圭之法应用于风水之事,反映了古人在天文、地理方面的探索过程。 虽然其方法在今天已多不用,但其原则、原理至今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本文选自桐源居士著作《千年堪舆——月泛金瓯》第五章“百说堪舆”,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