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业发达、子孙昌隆”的规律是什么?

智圆法师《改造命运的窍诀》 01 他的祖先是如何积德的 杨少师荣,建宁人。“少师”是皇帝的老师,属于

智圆法师《改造命运的窍诀》

01

他的祖先是如何积德的

杨少师荣,建宁人。“少师”是皇帝的老师,属于极高的官职,这位少师叫杨荣,是福建建宁人。先看他的祖先如何积德:

【世以济渡为生,久雨溪涨,横流冲毁民居,溺死者顺流而下,他舟皆捞取货物,独少师曾祖及祖,惟救人,而货物一无所取。

他家世代以渡船为生。有一年,福建建宁下了很长时间的雨,溪水瀑涨,横流冲毁了两岸的民居,淹死的人都顺着洪水往下漂流。这时候,看人为义还是为利,那些摆渡的人家大多数趁机捞取货物,只有少师的曾祖父和祖父一心救人,货物丝毫也没有捞取。

评:

为什么行为上有这样大的差别呢?造成行为差异的原因是意乐的差别。人会怎么做,就看他的心以什么为重,以名利为重,就惟恐捞得不多;以利他为重,一心就想救人。当人被贪欲蒙蔽时,根本不体会别人的痛苦,整个是自私自利的心态。所以,贪欲很坏,贪执自身的利益,就不知也不会去利他。

可以想见,当时摆渡的人家每天都有很多进账,今天捞到木材,明天捞到床,后天又捞到什么宝贝,确实是发了横财。人有利可图就兴奋,但只是愚痴的兴奋。杨荣家天天救人,不仅得不到利益,还要为别人付出。乡人认为这种做法很傻,摆在眼前的财物不要,反而付出!其实谁愚痴呢?以因果律来衡量,趁着灾难发横财,决定堕恶趣,子孙也不会好,这样毁灭自己,一点智慧也没有。所以,对因果愚痴的人,心态和行为整个是颠倒的,在他眼里:损害成了利益,利益成了损害。笑善人愚痴,实则自己是大愚痴。

杨荣一家,暂时看只是付出,没得到什么财富。可是因果律不会错乱,因果建立在心上,心善救人,绝无损失,必定会在将来现前丰厚的福报。杨荣家这样做才有智慧,为什么呢?这真正是自他二利,救人的同时大大增上了自己的福报,还能给子孙以余庆。如果船夫们能相信行善一本万利,一定都会抢着去救人,谁不求自己好呢?一本万利的事,谁不愿意做?

遗憾的是,人们被业果愚障碍,希求的是安乐,做的却是痛苦的因。不信三世因果的人,都是持一种断见。比如,少师的祖先救了人,当时也没有立即显现福报,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他的曾祖父、祖父也会死去,也没见到他们的后世和子孙的情况。这样见不到长远的结果、细微的变化,又不相信圣言,当然无法了知缘起的规律。

一般人就认为:行善也没得到什么,恶人照样日子过得好。这是最严重的一种愚痴——业果愚,对人的损害最大,被它障碍,一切通达缘起的智慧都不会产生,所有实现安乐的正道都无法趋入。

众生最可怜的地方就在此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下至成办增上生的一分安乐,也需要具有因果正见,懂得这分安乐的因是什么,再去修积才能获得。像这样,不论想获得财富、名声、地位、眷属,还是相貌、长寿、智力、事业,不论是自利,还是利益子孙,利益他人,无一不是从深信因果,修积正因而来的。

进而,希求解脱,一定要了解并相信更深细的轮涅两重因果,由此无误取舍,才可能进入解脱道,不懂因果,根本无门可入;如果求证无上菩提,更要了知大乘的因果,知道怎么发心,怎么修持是成佛之因,知道之后精进修集才会现前。所以,不论是十善业道、四谛十二缘起之道、六度之道,都要在深信因果的基础上面才能建立。不相信因果,所有向上的路都会完全封死,剩下来只有下恶趣了。

我们帮助世间,先要从因果入手,帮助世人解脱执著没有三世因果的邪见束缚,否则是没有办法的。学好了业果,就会对“善有善报”断定不疑,业有现法受、顺生受、顺后受这样三种,哪怕五年没报,十年、下一身或者多生之后决定会报的。佛在经中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02

后续的故事...

【逮少师父生,家渐裕,有神人化为道者,语之曰:“汝祖父有阴功,子孙当贵显,宜葬某地。”遂依其所指而窆之,即今白兔坟也。】

等到少师父亲出生时,家里逐渐富裕起来。原先是平民之家,每天摆渡,赚钱也不多。到了他父亲这一代,越来越富裕了。当时有神人化为道人,对他父亲说:你祖父有阴功,子孙将来会贵显的,应该把祖坟葬在某地。他按神人的指示埋葬,就是当时著名的白兔坟。

“阴功”是有高利润的,潜藏得深,报得就厚。如果当时送旌旗,送奖状,大面积宣传,以这种名誉就会让福德损耗。他当时默默无闻,所以后面很发达。

【后生少师,弱冠登第,位至三公,加曾祖祖父,如其官。子孙贵盛,至今尚多贤者。

后来生下少师,二十岁中了科第,官至三公。皇帝加封他的曾祖父和祖父同样的官爵。杨荣的后代子孙都很贵显,直到今天还出很多贤人。世上有人贵显,有人贫贱,有人顺利,有人坎坷,不懂缘起怎么想得通呢?懂缘起,就知道这样显现才合理,祖先福德深厚,决定后代贵显。有哪块肥沃的土地不长好庄稼呢?缘起不虚,势所必然!如果能做一个跟踪调查,那就很精彩。把杨荣家的子孙和那些不义之家的子孙摆出来比较,就会知道因果不虚。

评:

“积善余庆”是一条发家的规律。家不是以违反因果,造恶取巧能发达的。一个人的眼光短浅,做事的方式也会很下劣。今天更下劣了,很多人的想法是:管他什么子孙后代,自己能享受就好,反正几十年我就死了,至于子孙后代,管他有没有空气,有没有水,管它什么沙漠化。只要眼前能攒钱享受,就可以什么都不顾。

智圆法师《改变命运的窍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